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在央视热播中。剧中吴石利用国防部次长身份,在以翻译身份协作白团(日本人)顾问时,参与了蒋介石布局成都重庆的兵力部署,并及时将情报送出,对刘邓二野解放西南起了重要的作用。

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被大巴山、巫山、武陵山等山脉环绕,长江和嘉陵江在境内的交汇形成“山环水绕”天然屏障。眼观地形地物联想到抗战时期,蒋介石国民政府躲进重庆大山里,日军多次进攻重庆的企图始终未能得逞。而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之后。刘邓率二野直插大西南很短的时间就解放了重庆成都,值得做一点研究。

战线从石牌、到平善坝(桥边)、曹家畈(土城)、太史桥、木桥溪、高家堰、馒头嘴、偏岩、龙舟坪、都镇湾、龙潭坪、聂河、渔洋关共长达约200公里。此战,蒋介石亲自坐阵,第六战军兼远征军司令陈诚具体指挥。国军第74军(51、58师)、第79军、第29集团军所属161师等精锐部队参战。
抗战时期南京沦陷后,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就撤到重庆,利用险恶崎岖的自然地理环境抵御日寇的大举进攻。1943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失利(如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为尽快结束中国战事,集中10万兵力(第3、13、39师团及配属部队),由第11军军长横山勇指挥,发起“鄂西会战”,目标直指石牌。石牌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右岸,距重庆仅480公里,是拱卫战时陪都重庆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若失守,日军可沿长江直逼重庆。
重庆的地形与自然环境是其抵御日军进攻的首要优势。日军试图打通长江水路进攻重庆,必须突破长江三峡的险峻峡口,而峡区水流湍急、两岸悬崖峭壁,日军舰艇无法大规模展开,且易遭到两岸中国军队的炮火阻击。因此,长江天险成为日军难以逾越的天然障碍。在水路进攻的战略显然是失策。

被誉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石牌要塞血战:国军第18军11师固守石碑,师长为胡琏。1943年5月28日:日军集中炮火轰炸石牌主阵地,并派飞机轮番轰炸,试图摧毁中国军队防御工事。第11师官兵死守不退,日军多次冲锋均被击退。日军以大队级兵力连续冲击中国军队防线。胡琏下令部队“死守不退,战至最后一人”,并组织敢死队反冲锋。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日军一度突破部分前沿阵地,逼近石牌核心要塞。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惨烈的白刃战,史称“刺刀见红三小时”,最终击退日军。
日军因久攻不下,补给困难,士气低落。中国军队抓住战机,第11师和第18军其他部队发起反击,夺回部分失地。日军被迫后撤,中国军队乘胜追击,收复外围据点。至6月3日,日军全面撤退,石牌保卫战以中国军队胜利告终。

胡琏(1907年11月16日—1977年6月22日)黄埔四期,“陆军副总司令”,“总统府”战略顾问,一级陆军上将。参加过北伐,围剿过红军。抗战时期参与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鄂西会战、湘西会战,期间于石牌保卫战中击败日军,获青天白日勋章。在淮海战役的双堆集战役中被解放军溃败,胡琏带伤逃出重围。1949年为首任“金门防卫司令官”,指挥金门战役,使解放军金门登陆作战失败,损失惨重。国民党军队为数不多能打战的军事将领。
石牌要塞保卫战成功阻断了日军从长江进攻的路线,其中中美联合空军掌握了一定的制空权也很关键。此外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战线拉的太长,兵力分散不足。战略上的失误和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使得几次攻击石碑均以失败告终。确保了重庆的安危。
祭天誓言(胡琏)全文如下:陆军第十一师师长胡涟,谨以至诚昭告山川神灵,我今率堂堂之师, 保卫我祖宗坚苦经营,遗留吾人之土地,名正言顺。 鬼伏神饮,决心至坚,誓死不渝, 汉贼不两立,古有明训,华夷须严辨,春秋存义, 生为军人,死为军魂。 后人视今,亦尤今人之视昔,吾何惴焉! 今贼来犯,决予痛歼 力尽,以身殉之。 然吾坚信苍苍者天 必佑忠诚,吾人于血战之际,胜利即在握,此誓! 大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七日正午

抗战胜利后,国共谈判破裂内战爆发。经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 、“渡江战役”后,国民党蒋介石政权大势已去。刘邓大军经过淮海战役围歼黄维兵团后,实力有了较大的提升,由中原野战军整编为第二野战军后渡过长江,以“大迂回、大包围”为核心战略解放大西南,通过左翼(第五兵团及第三兵团第十军)西进贵州、右翼(第三兵团主力及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七军)东向川东南的多路突击,最终形成对重庆的三面包围(东、南、西)。
左翼:第五兵团及第三兵团第十军——西进贵州。从湘西邵阳、桃源地区出发,直插贵州,先后解放镇远、三穗、贵阳、遵义等地,随后向川南(宜宾、泸州、纳溪)推进。1949年11月,第五兵团解放贵阳后,迅速向川南进击,占领叙永、赤水等地,彻底封锁了国民党军南逃云南的通道。
右翼:第三兵团主力及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七军——东向川东南,直逼重庆。从湘鄂西(湖北宜昌、湖南常德)地区出发,向川东南(渝东、渝南)推进,先后突破宋希濂集团的乌江防线,解放秀山、酉阳、彭水、南川、綦江、江津等地,对重庆形成三面包围(东至木洞、南至綦江、西至江津)。

为挽救危局,蒋介石于11月26日紧急调遣胡宗南第一军(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空运至重庆,负责加强南岸防御。胡宗南第一军的核心任务是守住南温泉及周边要地,阻止解放军从南川方向逼近重庆。国民党军在西南地区部署了胡宗南、宋希濂、罗广文等主力部队,总计约45万人,企图以重庆为“大本营”,利用山地地形建立“西南防线”,阻止解放军西进。

胡宗南(1896年5月16日—1962年2月14日)黄埔一期,陆军一级上将。 宋希濂(1907年4月9日—1993年2月13日)。黄埔一期,陆军中将。抗日名将。
胡宗南第一军此次部署的核心兵力为第167师(师长曾祥廷),该师是胡宗南集团的“王牌师”,下辖3个团(第501团、第502团、第503团),总兵力约1.2万人。 国民党军的防线分层:以“乌江防线”(外围)、“南岸防线”(中层)、“重庆城区”(核心)形成三道屏障;将胡宗南部第一军作为“最后王牌”精锐殿后,部署在南温泉等关键节点。
国民党军内部混乱及士气崩溃。解放军势如破竹突破各道防线,很快就抵近重庆。1949年11月26日至28日,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12军35师103团(先头部队)从南川抄山路直插南温泉,与胡宗南第一军展开三天三夜的激战(史称“南泉战斗”),将其击溃。
刘邓大军(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第11军、第12军及第四野战军第47军,总兵力约28万人。在占领长江南岸之江津,顺江场、鱼桐镇、南温泉、木洞镇后,乘胜由上列各地强渡长江解放重庆。
重庆解放了。11月30日清晨,蒋介石的座机掠过歌乐山上空时,山下的枪声已化作迎接解放的礼炮。江姐们用生命守护的火种,终于在阳光下燎原。当五星红旗在解放碑升起时,那些倒在11·27大屠杀中的年轻生命,终于等到了他们用青春换来的黎明。紧接着成都等地的国民党军守敌纷纷起义。宣告大西南解放。

日前前往川渝十余日的旅行,当车子在山峦叠嶂、延绵不绝的崇山峻岭间穿梭时,不由的深深沉浸在巴山蜀水的美景之中。。。
谢谢阅读。点赞加关注!!!
更新时间:2025-11-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