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AMD玩新招!放弃砸钱模式,资源互换成新风口,AI玩法变了

以前提起科技公司搞AI,大家都觉得无非是“砸钱建数据中心、买芯片”。

可现在不一样了,巨头们早就玩起了更灵活的资本玩法,不是单纯花钱,而是靠“资源互换”抢占先机。

就说甲骨文和AMD的合作吧,要是搁以前,可能就是甲骨文直接花钱买AMD的芯片。

但现在,他们玩的是“深度绑定”——甲骨文承诺长期采购AMD的AI芯片,用来搭建自己的算力平台;

作为回报,AMD能拿到甲骨文的部分股权,还能优先使用甲骨文的云服务来测试新芯片。

这样一来,两家公司不光是买卖关系,还成了“利益共同体”,风险一起担,好处一起分。

还有OpenAI和博通的协议,更有意思,OpenAI不是直接买博通的芯片,而是约定“未来几年内,用博通的芯片搭建多少算力集群”。

博通则给OpenAI提供定制化的芯片设计服务,甚至还能通过“算力分成”的方式获得收益。​

这种玩法跟以前的“砸钱模式”比,优势太明显了。

传统方式下,公司买了芯片建了数据中心,要是后续技术更新快,之前的投入可能就打水漂了。

但现在的“股权换采购”“算力换股权”,能把双方的利益绑在一起,比如AMD会更用心给甲骨文设计适配的芯片,因为甲骨文发展好,AMD的股权也能升值。

不过我觉得,这种模式也有风险,比如双方要是对未来的技术方向判断不一致,很容易闹矛盾,所以合作前得把规则定得特别细,不然后面容易扯皮。​

AI资本破圈

以前总有人说“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两张皮”,金融机构想支持实体企业搞AI,却怕风险太高;实体企业想搞AI研发,又缺资金缺资源。

但现在,AI资本的新玩法正在打破这种隔阂,让两者慢慢“融”到一起。​

就拿传统制造企业来说,以前想搞AI智能化改造,得自己花钱买算力、请团队,投入大还不一定能成。

现在不一样了,有些制造企业会跟AI公司玩“算力换股权”。

制造企业提供厂房、生产线的数据,让AI公司来做智能化改造;AI公司则投入算力和技术,改造成功后,能拿到制造企业的部分股权,还能把改造方案复制到其他工厂。

比如有家汽车零部件厂,就是靠这种模式,让AI公司帮自己优化了生产流程,次品率降了20%,AI公司也因为拿到股权,后续跟着赚了不少钱。​

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金融不再是“单纯的借钱”,而是成了“连接技术和产业的桥梁”。

以前金融机构支持AI,可能就是放笔贷款,不管后续发展。

现在,通过“股权绑定”“算力分成”这些方式,金融机构会更关注项目的实际进展,比如投资AI芯片公司时,会帮着对接下游的应用企业,让芯片能更快落地。

而且,这种模式还能让资源流动更高效,比如有些小的AI创业公司,有好技术但缺算力,就能通过“技术换算力”的方式,跟大公司合作,不用自己砸钱建数据中心。

不过目前这种模式还在探索阶段,比如怎么评估“算力”“技术”的价值,怎么避免合作过程中的利益纠纷,这些都还需要慢慢完善。

但不可否认,这种让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手拉手”的模式,肯定是未来AI资本发展的大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9

标签:科技   甲骨文   风口   玩法   模式   资源   芯片   股权   公司   技术   实体   金融机构   资本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