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人一天吃了2吨!就在阳羡东路420号!

宜城街道的夜风里,不仅有生活的咸,龙虾的鲜,还有这样一群人在宜城打拼的劲。


凌晨两点,宜城街道阳羡东路420号的门店内,盱眙姑娘潘香正在直播。


很难想象在这样一家店里,高峰时期一天能卖出去4000斤小龙虾,也就是2吨


2011年,1992年生的潘香来到宜兴,因为丈夫选择了留在宜兴做机械行业,她便毅然留下相伴。


此后的日子,她像无数异乡人一样在宜兴扎了根。



2011年入职餐饮店,从基层做起;2015年转战服装店担任店长五年。


由于家里在盱眙开过龙虾店,对于龙虾的味道把控有自己的见解,这位盱眙人便在宜兴开了一家虾佬大。


开业时店内满座,日客流飙至百桌;但仅仅两个月后,人流骤减如潮水退去。


一年23万的房租、一个月16万的人员工资压得她喘不过气,开店的150万投资眼看就要打水漂了,可潘香从不认输。


为了搞懂数字时代的流量密码,她自费去广州、杭州,学直播技巧和短视频运营。



回店后夜夜试错,视频播放量从500爆发到了2万+。如今,单场直播能卖5万多,今年四月以来门店核销80多万。


更难得的是,她将这份光传递了下去,通过公益直播培训课,潘香为同样追梦的创业者点亮火把(有需者可咨询:xicunyixing),让异乡的温情不再孤单。



宜城街道的夜色里,这股劲不仅来自小龙虾,更来自一个奋斗者被托举的暖意。

如今的虾佬大,每晚都有很多人排队。这些人流的回归,少不了她对盱眙口味的坚持。



从盱眙专门运来的香料与香油,熬出了红油滚烫的灵魂。


蒜蓉汤底裹挟着宜兴本地食客偏爱的微甜,这种“盱眙辣+宜兴甜”的融合,恰似城市对异乡人的态度,既尊重传统又鼓励创新。


“在这里,外地人不是‘外来者’,而是城市烟火气的共建者。” 潘香笑道。



在虾佬大,穿着拖鞋的食客、举着手机打卡的美女、嗦着虾尾谈生意的老板,在“盱眙辣”与“宜兴甜”的碰撞里,酿出这座城市独有的烟火气息。



宜城街道用这片热土的温度与力量,托举起异乡人的梦想,让创业的扁舟在风浪中锚定希望。


店堂里升腾着的,不仅是十三香的鲜辣滚烫,更是奋斗者被城市温情托举的曙光。




宜城街道“百店故事”


百店烟火皆故事,一味一店总关情。在宜兴,品宜城。如果你也有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有故事的店,都可以推荐给我们,一起为宜城街道代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8

标签:美食   宜兴   东路   宜城   盱眙   街道   异乡人   奋斗者   龙虾   城市   烟火   食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