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都去哪了?8月央行数据揭露:投资等成主要去处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文I夙夜玖歌

编辑I夙夜玖歌

前言

存款都去哪了?随着最近央行 8 月金融数据一出来,“居民存款搬家去股市” 的说法就传开了,居民存款连续两月少增、非银存款多增,M1-M2剪刀差还收窄到了2021年以来最低,投资等或成主要去处。

存款都去哪了?

但琢磨琢磨,这里头其实有不少值得细聊的疑问,咱们一个个捋明白。

或许有人会说:“非银存款涨了就是老百姓把钱挪去炒股?可万一这些钱不是居民的,是企业或者机构投的呢?”

这话还真有道理,中银证券的管涛就提过,非银存款来源不光是居民,还有企事业单位这些机构,它算 “广义的存款搬家”,不一定直接对应居民存款少增。

比如 8 月非银存款新增 1.18 万亿,而居民存款同比少增 6000 亿,看起来有对应,但没法排除其中有机构资金的贡献。

毕竟企业也可能把钱放进基金、券商账户做投资。不过反过来想,这种 “跷跷板” 关系连续两个月出现,7 月非银存款更是飙到 2.14 万亿(2015 年有记录以来同期最高),还正好赶上 7 月上证指数涨 3.74%、两市成交额增超 40%,要说完全没居民资金参与,也不太现实。

所以更客观的说法是:非银存款多增里,确实有居民存款的影子,但不全是,得区分 “广义” 和 “狭义” 的搬家,不能一看到非银涨就喊 “老百姓都去炒股了”。

从另一个角度看,M1-M2 剪刀差收窄说 “资金活性增强”,可会不会是大家把定期转成活期,却没真的去消费或投资,只是暂时放着?

毕竟现在不少人对未来预期谨慎,说不定转活期是为了“灵活点”,没打算入市也没计划花钱。这个疑问得结合数据背后的逻辑看。

华泰证券的张继强说 M1 回升有四个原因,其中一个就是存款利率走低,现在定期存款利息没那么吸引人了,有人就把钱转成活期,等着找更合适的去处;再加上8月股市行情不错,交易需求上来了,存款自然就 “活” 了。

而且央行数据也显示,今年以来M1-M2剪刀差一直在收敛,这说明不是偶尔一次的活期化,而是趋势性的,资金从“躺着不动的定期”变成“可能流动的活期”,就算暂时没动,也比一直锁在定期里更有“入市或消费的潜力”,不能说完全没活性。

还有人会问:“一边说存款流向权益市场,一边居民储蓄意愿还高达 约63.8%,这不是矛盾吗?想多存钱的人这么多,怎么会有钱去炒股?”

这其实是把 “储蓄意愿” 和 “资产配置” 混为一谈了。李超表示到,M1-M2剪刀差收窄反映资金活性增强,居民或企业将定期存款转为活期,用于消费或投资理财。

国信证券的王剑也提到,现在正好是大量高利率定期存款到期的时候,居民有 “重新配置资产” 的需求,这时候股市要是表现好,就会吸引一部分资金过去,和储蓄意愿高并不冲突。

最后一个疑问可能是:“居民一边多存少贷,还在降杠杆(杠杆率从 61.5% 降到 61.1%),怎么还有闲钱去股市?

是不是只有少数人在动,大部分人还是保守?” 还真让你说对了一半。居民 “多存少贷” 和降杠杆,主要是因为房贷收缩,房地产销售没稳住,还有人在提前还贷,所以贷款少了、杠杆降了。

但 “存款搬家” 是另一回事,是居民在调整 “手里的钱怎么放”:有的钱用来还房贷(降杠杆),有的钱存起来(多储蓄),还有的钱可能觉得存银行利息低,就挪去非银账户试试水(存款搬家)。

这不是 “所有人都这么做”,而是不同需求的居民在做不同选择。管涛也说,近年来非银存款多增时,居民存款往往也在多增,说明大家是 “一边存钱,一边尝试多元化配置”。

不是 “把所有钱都拿去炒股”。而且居民资产多元化的空间还很大,现在的 “搬家” 只是刚开始,远没到 “大规模” 的程度。

说到底,这是当前市场环境下所导致的,居民资产配置开始 “小幅度调整” 的信号,既不用夸大说 “全民入市”,也不能忽视这种 “部分资金流动” 的趋势。

后续怎么走,还得看股市能不能稳住、存款利率会不会变、居民对未来的预期有没有改善,毕竟钱是自己的,大家都是一边谨慎,一边慢慢找合适的去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7

标签:财经   央行   去处   存款   数据   居民   活期   剪刀差   杠杆   资金   夙夜   股市   资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