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步入初中,亲子关系常因一部手机陷入“谍战”般的紧张氛围。当孩子一句“妈,我要用手机查题!”脱口而出,家长们瞬间被卷入两难的漩涡。
父母的两难与孩子的“理直气壮”
“妈,历史卷子图糊了,得查一下!”“这题不会,搜下思路!”孩子的要求看似合理,可一旦家长提出陪伴监督,孩子便情绪激动:“你在旁边就是不信任我,出去!”家长们心里犯难,给吧,担心孩子借此偷懒玩游戏;不给吧,又怕孩子被难题困住,自己却爱莫能助。而孩子们则理由充分,委屈与理直气壮交织,仿佛全国的娃都一个模样。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们究竟该如何抉择呢?

“爽快”妈妈的教训:手机并非“救世主”
曾经,有位妈妈也是“爽快派”。儿子初一,科目增多、难度加大,看着孩子被难题折磨,作业堆积如山,睡眠严重不足,她心急如焚。于是,手机成了她眼中的“救世主”,痛快地交到孩子手里,还想着文科不会就抄标准答案,抄对总比抄错好,记住正确答案不就等于学会了吗?
然而,现实很快给了她沉重一击。老师发来信息,温和却直戳要害:“孩子答案和标准答案一字不差,怎么回事?”她硬着头皮回复是自己让孩子抄的。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我需要通过作业看到孩子最真实的思考痕迹,哪怕是错的。抄来的正确答案掩盖了所有问题,会让孩子慢慢失去独立思考能力。”那一刻,她虽认可老师观点,但迫于现实没太放心上,还和孩子约定不会的题可以看思路但不能直接抄答案。可后来她才明白,自己亲手递过去的“捷径”,差点毁了孩子。

信任的崩塌:诱惑面前的脆弱防线
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看思路”的口子一开,孩子要手机的频率和时长与日俱增。更让她心惊的是,一次推门而入,孩子脸上闪过慌乱。她拿过手机,滑开页面,在“名师讲解”的小窗口下,赫然是孩子正在浏览的游戏网页。要求孩子声音外放后,她又发现孩子会同时开着视频和小窗口,偷偷刷感兴趣的内容。
一次又一次,信任被无情瓦解。她不得不承认,在唾手可得的诱惑面前,用成年人的定力去考验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无疑是一场胜算渺茫的“豪赌”。手机就像一个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飞出来的不只有“知识”,还有无数分散注意力的“妖精”。孩子习惯遇到难题就查手机后,会形成依赖性,这是对“独立思考之苦”本能逃避的最大助力。那种面对难题的不安、苦苦思索的焦虑,只需按一下搜索键就能瞬间缓解,这种“即时的解脱感”,诱惑实在太大。

正确引导:让手机成为学习助力
要想让手机成为孩子完成作业、高效学习的工具,家长必须掌握正确方法,既不能盲目制止,也不能完全放纵,科学处置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先思考再查询:孩子遇到难题时,家长要引导孩子先思考10分钟,结合所学知识和课堂要点,自己想办法解题。过程中孩子可能抗拒或多次尝试无果想放弃,这时家长要及时引导鼓励,让孩子完成思考过程。只有孩子拼尽全力仍无法解决难题,手机才能登场。若孩子想都不想就用手机查,久而久之会变得非常依赖手机,丧失独立思考能力。比如,孩子做数学几何题时,家长可以提醒孩子回忆课堂上老师讲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鼓励孩子自己画辅助线尝试解题。
理解思路:很多孩子查到答案后兴奋地立马照抄,这是错误的做法。直接抄答案虽能快速完成作业,但失去了做题目的真正意义。通过做题,孩子能巩固知识点,将零碎信息串联起来,融会贯通,演变出更多解题思路。若只是单纯照抄手机答案,而不理解解题思路,这道题相当于白做。家长要引导孩子对照手机解题思路,结合自己思考,找到差距,明白再遇到类似题目该如何做,才算真正把题吃透。例如,孩子做英语阅读理解时,查到了答案,家长可以让孩子分析文章的结构、段落大意,以及每个选项在文中的依据。
重做巩固:遇到不会的题,孩子自己思考完用手机查到答案并深刻理解后,这只是第一步。人的记忆有周期性,48小时以内记忆深刻,超过这个时间记忆效果就会减退。再加上题目答案和方法是借鉴手机的,和自己深入思考有区别,记忆没那么深刻,知识点也不明确。家长要让孩子三天之后再将题目重做一遍,不仅是那一道题,同样知识点不同演化的题目也要多做尝试。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掌握难题的解决方式。比如,孩子做物理力学题时,三天后让孩子重新做类似的题目,包括不同受力情况的变式题。

手机与电脑永远是把双刃剑。对于未成年的孩子而言,自控力相对较弱。我们不能指望每个孩子都能在贪玩的年纪学会自觉,这时父母的监督与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监督可以帮助孩子充分利用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有利面,促进学习。如果父母不能起到监督作用,手机电脑很容易成为孩子学习的绊脚石。家长的监督,其实是孩子能否控制好使用手机的关键。
更新时间:2025-11-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