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老顾客发现,想在网上下单买箱汇源果汁,变得挺困难。
抖音和天猫上那两家粉丝好几千万的官方旗舰店,里头空空如也,点进去啥也买不着。
虽然线下超市里还能找到它的身影,但这线上的“静悄悄”,难免让人心里咯噔一下:这个陪伴了咱们几十年的老牌子,是不是又遇上大麻烦了?
说起来,汇源这些年的路,走得是真不踏实....
提起汇源,上了年纪的人没有不知道的。
那句“喝汇源,走健康之路”的广告语,当年在央视黄金时段反复播放,真是刻进了一代人的记忆里。
创始人朱新礼的故事也带着点传奇色彩,1992年,他接手了一个快要经营不下去的罐头厂,硬是靠着一股闯劲,把汇源果汁做了起来。
最风光的时候,汇源在全国建了二十多个厂子,一年能消耗掉几百万吨的水果,不仅在国内卖得好,还出口到世界各地。
2007年在香港上市那天,更是风光无限,募了那么多钱,股价一口气涨了快一半,成了当时名副其实的“果汁大王”。
那时候,谁家过年过节桌上不摆两瓶汇源,都觉得少了点啥。
可谁也没想到,顶峰之后就是下坡路。
2008年,饮料巨头可口可乐想花大价钱把汇源整个买下来,这本来是个让汇源走向世界的好机会,可惜啊,这事最后没成,打那以后,汇源好像就有点使不上劲了。
尽管表面上看,销售额还在涨,但实际赚到手的利润却越来越薄,甚至有些年份还得靠政府帮衬或者卖点家当才能维持。
到了2017年,窟窿彻底捂不住了,欠了一屁股债,足足有一百多亿,公司里的高管也走了好多。
更糟糕的是,2018年还查出来他们偷偷给关联公司借了四十多个亿没对外说,这下信誉彻底垮了,股票也没法交易了,终于在2021年被摘了牌,彻底离开了资本市场。
一个好好的国民品牌,落到这步田地,让人唏嘘不已。
汇源倒下了,但牌子还在,大家的情怀也在,2022年,一家叫文盛资产的公司,带着16亿现金过来了,说是要当“白衣骑士”,救活汇源。
这家公司以前处理过不少类似的棘手案子,经验丰富,所以当时大家都觉得汇源这次有救了,说不定过个三五年,还能重新上市。
刚接手的那阵子,汇源确实有点起色,2023年算账,发现不仅收入回来了不少,赚的钱也比以前多了,一口气盈利了四个多亿。
这可乐坏了一家叫国中水务的上市公司,他们之前投了钱成了汇源的股东,汇源赚了钱,他们也跟着分了不少,正好填补了自己的亏空,那段时间,一切看起来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可好景不长,甜蜜期很快就过去了,股东们之间开始闹矛盾。
主要就是新来的大股东文盛资产,和另一个叫粤民投的股东,为了以前别的生意上的纠葛,吵得不可开交,最后甚至闹到了法院,还冻结了汇源的部分股权。
真正的闹剧在今年夏天爆发了,新上任的总经理王清汉,发现公司的公章、营业执照这些重要东西,管理得一塌糊涂,老团队不怎么配合。
没办法,他只好在报纸上登告示说原来的章丢了、没用了,重新去刻了新章,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
老股东方面不干了,跳出来说新章是“私刻”的,不合规矩,新管理层则坚称老章管理混乱,自己是为了公司好,双方你来我往,各说各的理,甚至还报了警。
这场“公章大战”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文章开头说的,电商平台一看你们公司连谁是合法代表、哪个章有效都说不清,生怕惹上麻烦,干脆先把店铺给停了,重整该到位的资金也因为内斗迟迟进不来,汇源的经营再次被蒙上了厚厚的阴影。
好好一个牌子,眼看着就要被无休止的内斗给拖垮了。
最受伤的还是汇源这个品牌本身,和那些还对它抱有感情的老顾客。
股东们争的是控制权、是利益,但消耗的却是汇源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名声和信誉。
而生产线上的工人、种水果的农民、还有习惯了这个味道的消费者,都在眼巴巴地看着。
资本本来应该是来帮忙的,帮着把企业做大做强,现在反倒成了问题的根源。
如果股东们不能放下争执,把心思重新放回到怎么做好产品、怎么开拓市场上来,那汇源的前路,可真就让人捏一把汗了。
咱们这些老用户,也只能希望这场风波能早点过去,让这个老牌子能真正稳下来,别真成了回忆。
汇源的起伏,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商场上的复杂冷暖。
它提醒咱们,再厚的家底,也经不起反复折腾,对于一个品牌来说,最核心的永远应该是产品和用户。
真心希望汇源能尽快走出内斗的漩涡,别让几代人的共同记忆,最终只剩下遗憾。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