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难料:两位父亲的骄傲与落差,折射出多少父母的无奈


李叔和王叔一个住村东头一个住村西头,平时忙于农作很少碰面,然而两家的儿子是同龄,这便成了他俩较劲的由头,把“三年河东三年河西”这句话用在两位叔身上太贴切了,因为两个儿子不同的人生,王叔是先失落后崛起,李叔是先扬眉吐气后失落透顶,这种落差不是一般的大。

那么两位叔到底经历了什么?

01

李叔和王叔俩人的家境相仿,都是靠着几亩薄田和打零工拉扯孩子,平日里见面不多,关系更说不上有多亲近,就是乡里乡亲这般,他俩却总在不经意间较着劲,这较劲的由头,自然是家里的独生儿子。

王叔的儿子叫王小强,自小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主,有点小聪明但是又不爱读书,整天跟着镇上的一群半大孩子晃荡,王叔夫妇没少为他操心。

小强自然是棍棒没少挨,可这孩子性子生来就野,左耳进右耳出,愣是没把心思放在正道上。

十八岁那年,不知天高地厚的王小强跟着几个所谓的"兄弟"参与了一起盗钱案,数额虽然不是太大,但足够判刑了,最终他被判了四年。

消息传到村里,就像长了翅膀似的,没半天的功夫就人人皆知了。

王叔一 夜之间愁白了头!见了人都低着头走,仿佛自己犯了错一般。

村民们提起王小强,都摇头叹息:“多好的孩子呀,咋就走了歪路呢?这一进去,这辈子也算是毁了”。

小强在里面那四年里,王叔和王婶每次去探监,都忍不住抹眼泪。

王小强在里面也像是被磨去了棱角,话少了很多,只是一个劲儿地说让父母放心,自己在里面学了门手艺。

后来大家才知道,小强在监狱里被分到了缝纫车间,日复一日地踩着缝纫机,从一开始的生疏笨拙,到后来的熟练精准,四年时间里,小强硬是把缝纫机踩成了“老本行”。

02

住村东头的李叔,日子却过得风光无限。

他的儿子李磊打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听话又懂事,高 考 时不负众望,考上了省会一类大学。

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李叔特意摆了好几桌酒席,请了村里的亲戚邻里,席间他喝得红光满面,话里话外都是掩饰不住的骄傲。

酒过三巡,有人提起了村西头的王叔家,语气里带着几分惋惜,李叔听后,他放下了酒杯,提高了嗓门。

李叔说道:唉,可不是嘛,孩子走了歪路,这辈子都翻不了身了。你看我家李磊,读了大学,将来毕业就是文化人,坐办公室拿高工资,那才叫出人头地!反观老王家的儿子,在里面踩四年缝纫机,出来能有啥出息?怕是连口饱饭都难挣到哟!

这话不知怎地就传进王叔耳朵里了,他攥紧了拳头,却一句话也没说,只是默默地转身回了家。

王叔心里憋着一股子气,盼着儿子出来能争口气。

03

时间如白驹过隙,四年刑期很快就到了,王小强刑满释放回了村。

村里人见了他,眼神里多少带着些异样。

有人悄悄议论:“出来了又能咋样,没学历没背景,还犯过事,能找到啥好工作?”

李叔更是在背后没少嘀咕,说王叔家的儿子算是彻底废了。

可王小强却没在意这些目光,他回村没几天,就收拾行李去了县城。

搁谁都没有想到,王小强凭借着在监狱里练就的一手过硬缝纫技术,竟然被一家规模很不错的服装厂录用了。

而且一入职他就当了老师,专门指导新员工操作机器、把控服装版型。

要知道,小强踩了四年缝纫机,再加上他好学,因此对各种面料的特性、针法的运用了如指掌,就连一些老裁缝都比不上他的熟练度。

很快就到了发工资的日期,王小强拿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8000元,他第一时间就把钱转给了父母。

王叔看着手机里儿子的转账信息,眼眶瞬间就红了,积压了四年的委屈和担忧,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了。

04

王小强在厂里踏实肯干,不仅技术好,还肯动脑子,他经常琢磨着怎么改进缝纫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厂长看他是个可塑之才,便有意培养他。

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王小强从缝纫老师做到了组长,又凭借出色的管理能力和对生产工序的熟悉,被提拔为车间主任,月工资也涨到了1万2。

这期间,他省吃俭用,再加上奖金,就攒下了不少的钱。

没过多久,他就拿出积蓄作首款,在县城买了一套三居室,还通过同事介绍,认识了一位温柔善良的姑娘。

姑娘知道小强的过去,不但没有嫌弃他,反而欣赏他的踏实和上进,两人情投意合,很快就领了证。

办婚礼那天,王叔夫妇笑得合不拢嘴,村里不少人前来道贺,都说王小强是“浪子回头金不换”。

王小强由失败到崛起,这让王叔如同坐过山车,愿他以后的日子会更加优秀。

05

可李叔家里,日子却渐渐没有了往日的风光。

李磊大学毕业,本以为能顺顺利利找到一份好工作,可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

如今大学生遍地都是,虽然他的学校是一类大学,但是他学的专业不算热门,又没什么实践经验,投出去的简历如石沉大海,偶尔有几家公司邀请面试,要么薪资太低,要么工作内容与自己专业不符,他挑来捡去,大半年过去了,工作愣是没有着落。

更让李叔头疼的是,儿子在大学期间谈了个女朋友,毕业前两人甜甜蜜蜜,约定好一起在省城打拼。

可眼看着李磊一直找不到稳定工作,姑娘的家人开始反对,姑娘自己也渐渐没了耐心,没多久就提出了分手。

失恋加上失业的双重打击,这让李磊变得意志消沉,整日窝在家里打游戏,对找工作的事提不起半点的兴趣。

李叔看到儿子消沉的样子,既心疼又心烦,可自己又什么忙都帮不上,只能眼看着他在家里躺平、啃老。

06

一天傍晚,王叔提着刚买的菜,哼着小曲从村东头经过,正好碰到了蹲在墙角抽烟的李叔。

李叔看着王叔容光焕发的样子,再想想自己家里愁眉不展的儿子,狠狠吸了一口烟,烟头在地上摁了好几次才摁灭,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王叔看到了李叔不正常的举动,只是笑着点了点头,便径直走了。

一旁的村民看到这一幕,都忍不住感慨:“真是世事难料啊!当初谁能想到,踩缝纫机的王小强能混得这么好?而大学生李磊却落得这般境地,看来啊,人生的路长得很,一时的风光不算啥,一时的低谷也不代表永远,只要踏实肯干,总能闯出一片天来。”

这话传到李叔耳朵里,他长长地叹了口气,终于明白,当初自己那番沾沾自喜的炫耀,如今想来,真是可笑至极。

王叔一家,却用实实在在的日子,印证了“天道酬勤”这四个字的分量。

曾经被人嘲笑的“缝纫机手艺”,成了王小强逆袭人生的底气,曾经被视为“污点”的过去,也在他的努力下,变成了成长路上的勋章。

结语:

王叔和李叔家里的情况,映射出了当今社会的现状。

当然了王小强的错误不是他成功的秘诀,不值得拿来说事,但是王小强知错就改的态度值得学习,他没有破罐子破摔,而是蓄势待发,学得手艺服务社会,服务家庭。

李磊的现状戳疼了多少家庭?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又不能放低姿态从基础工作做起,躺平、啃老,让辛苦付出的父母失望透顶。

通过王小强和李磊的经历,只能感慨:世事难料呀!

屏幕前的您,怎么看这事?欢迎讨论。

《免责声明: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修改或删除,我非我,他非他,撰写身边真事故事,请勿对号入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育儿   落差   世事   骄傲   父亲   无奈   父母   儿子   缝纫机   孩子   村里   家里   歪路   手艺   姑娘   日子   踏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