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望软件遭Autodesk起诉侵权,回应称“正在沟通、化解误会”

十年间两次法庭对峙,一场诉讼揭开国产工业软件的光荣与软肋!


失业君小编 | 文

Sora Shimazaki | 公共图库图

“公司对Autodesk主张不予认可,将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应诉。”7月30日盘后,中望软件在公告中如是表态。就在当天,这家中国工业软件龙头企业获悉,全球设计软件巨头Autodesk已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北区联邦地区法院对其发起著作权侵权诉讼。

这并非双方的首次交锋。早在2014年,Autodesk曾在荷兰海牙法庭起诉中望CAD+侵权,但最终法庭判决中望胜诉。十一年后,战火重燃,而这次战场移到了美国本土。

2025年7月30日,中望软件一则公告引发市场震动。公告显示,Autodesk在美国法院提起多项指控,直指中望软件及相关主体存在侵犯著作权、商业秘密以及违反双方既有协议等行为。

Autodesk的诉讼请求异常严厉:要求法院发布禁令禁止中望继续实施相关行为;判令承担侵权及违约责任;扣押或销毁涉及侵权的ZWCAD产品复制品及载体;并赔偿Autodesk的各项损失。

中望软件反应迅速而坚决。公司当天即发布公告明确表示:“对Autodesk主张不予认可”,并将积极应诉维护权益。其证券部工作人员进一步透露,公司已组建专门应对小组,“包括与Autodesk公司进行沟通,以消除分歧、化解误会”。

资本市场反应审慎。截至7月30日收盘,中望软件股价报64.75元/股,总市值109.8亿元。投资者担忧的是,这场诉讼可能对这家国内首家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上市企业带来不确定性。

历史总有惊人相似之处。2014年,Autodesk以几乎相同的理由在荷兰起诉中望CAD+2012、2014版涉嫌抄袭AutoCAD2008部分源代码。当年4月7日,荷兰海牙法庭作出判决:中望CAD+不构成侵权,驳回Autodesk所有诉求。

耐人寻味的是,在荷兰法庭判决前,Autodesk已于2014年3月26日在美国再以同样理由提起诉讼。这种“双线作战”策略如今重现。

十一年前的中望在胜诉声明中豪言:“中望CAD+会代表中国CAD,用技术和市场改变世界CAD格局”。而今,中望软件已从创业公司成长为科创板上市企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88亿元。

但核心矛盾依旧——国际巨头对中国追赶者的压制从未停止。Autodesk在2014年荷兰诉讼中的声明已显露端倪:“欧特克不会容忍和接受非法复制或侵占知识产权的不正当行为”。

这场诉讼表面是法律争端,实则暴露了国产工业软件的核心技术短板。几何约束求解器作为CAD软件的“心脏”,其算法精度直接决定三维建模的可靠性。

业内专家指出,中望至今仍依赖西门子DCM求解器,而竞争对手达索已转向俄罗斯LEDAS公司的LGS求解器,Autodesk则自研VCS引擎。这种技术依赖如同悬顶之剑,随时可能危及产业安全。

2021年,华天软件发布国产DCS求解器虽实现零突破,但与西门子DCM存在代际差距。中望在三维参数化建模领域与达索CATIA的代差更为明显,核心算法库自主化率不足40%。

这种技术断层在高端制造领域尤为致命。某大型基建项目的BIM协同测试中,中望CAD出现13次关键性崩溃。复杂图纸的要素损失率仍达5%-8%,远不能满足精密制造需求。

失业君小编观察认为,市场数据昭示着国产替代的艰难征程。在EDA领域,Synopsys、Cadence、Mentor三巨头占据中国90%市场,国产华大九天苦战多年仅拿下10%份额。CAD领域格局更为固化,达索、西门子、PTC和Autodesk形成联合垄断。

用户迁移成本构成无形壁垒。实地调研显示,尽管中望2023版菜单逻辑与AutoCAD相似度达85%,工程师仍需2-3周适应期。更棘手的是插件生态问题——LISP/VBA插件移植成本高昂,极大阻碍了企业整体迁移。

财务压力同样不容忽视。2024年中望软件扣非净利润为-9135.37万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2025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0.48亿元,亏损幅度同比增长87.30%。持续亏损背景下,巨额诉讼费用和潜在赔偿可能进一步挤压研发投入。

华为EDA团队探索出一条可行路径:通过与芯片设计工具协同发展,实现技术迁移突破。这一模式证明,OEM合作能快速填补技术空白。而达索收购俄罗斯LEDAS团队的案例更指明另一捷径——通过并购成熟技术团队实现弯道超车。

长期而言,需要建立“国家工业软件攻关联盟”,将高校基础研究与企业工程化能力深度耦合。龙芯处理器的产学研模式值得借鉴——坚持自主研发虽然艰难,却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根本之道。

荷兰胜诉案例同时警示:逆向工程的法律红线不可触碰。中望软件在公告中特别强调:“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研发创新,所研发的软件均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这种知识产权意识将成为国产工业软件国际化的护身符。

十年一轮回。2014年荷兰海牙法庭的判决书墨迹早已干透,上面写着“中望CAD+不构成侵权”。如今Autodesk再启诉讼战,表面是知识产权之争,实质是对5%市场临界点的防御反应。

市场换技术的时代早已终结,唯有掌握核心算法,才能赢得主动权。中望软件证券部工作人员那句“持续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的承诺,或许是这场漫长战役中最具战略眼光的注脚。

网友热议


@RainGnag(IP粤):
十年了,Autodesk又来这一套!上次荷兰输了还不死心?摆明了就是打压国产软件崛起!中望顶住,必须应诉到底,支持国产工业软件突破封锁!



@童绍鸿996(IP川):
文章点出关键了,核心求解器依赖西门子,自主率低...这才是真‘卡脖子’。诉讼只是表象,没有真正的核心技术突破,永远受制于人,光靠情怀没用啊!



@Zeichary(IP沪):
5%市场临界点防御反应!说到点子上了。中望在国内抢了Autodesk不少份额,巨头急了,专利大棒是打压竞争对手的常规操作,商业世界就是这么残酷。



@公子昕语(IP粤):
看财报一直在亏,亏损还扩大近90%...现在又摊上跨国诉讼,律师费就是天文数字,还有潜在赔偿。研发投入怎么办?别被官司拖垮了,真替中望捏把汗。



@焦小郑Jessie(IP京):
2014年能赢,说明中望不是毫无准备。这次在美国打官司难度更大,但荷兰胜诉的经验和证据很关键。希望公司能再次证明清白,用法律武器反击。



@Bobby欢雯(IPHK):
Autodesk在美国主场优势太大,而且要求销毁产品、巨额赔偿...手段太狠了。即使最终不完全输,漫长的诉讼过程和中途可能的禁令就能让中望元气大伤,前景不乐观。!




最后一条,

悲观预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科技   误会   软件   荷兰   海牙   法庭   公司   工业   市场   技术   知识产权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