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无人机
20
25
LOW-ALTITUDE ECONOMY
低空经济 拥抱未来
低空经济,你真的了解吗
作者/编辑:严月浩 郝瑞 杨卓谕 傅智浩
当滴滴还在优化地面出行时,深圳已开始打“飞的”;当快递小哥穿行大街小巷时,顺丰的无人机正从百米高空投递包裹——低空经济,这个看似遥远的概念,正在加速闯入我们的生活。如果你觉得低空经济离我们生活还是很遥远,那就是大错特错!
01
什么是低空经济?
低空是指垂直范围原则为真高1000米以下,可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具体划设高度范围的空域。
低空经济是以各种航空器在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
02
低空经济发展具有必然性
物流配送正在取代传统快递和外卖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具有“产业链条长、辐射范围广、成长潜力大”的特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
据中国民航局预测:
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
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无人机正在重构生产安全与效率边界,以 “多元载荷” 适配全生产场景,用科技赋能效率革命,它是新质生产力在实体产业的典型载体。
重构生产安全与效率边界
无人机摆脱了人力限制,可攻克 “不可能” 场景。无需载人的设计,让无人机可深入高压带电区、有毒化工车间、地震废墟、核辐射区等高危环境作业,避免人员伤亡风险。这必然是一场降本提效的 “无人化革命”,省去了载人所需的安全防护、人员培训、体力限制成本。
多元适配,覆盖全链条生产需求
农业:载荷精准喷雾系统,亩均农药用量减少 30%,作业效率达人工 20 倍;
工业:载荷热成像仪 + AI 算法,风电叶片裂痕识别准确率 98%,较人工检测提速 80%;
物流:载荷恒温货舱,偏远山区生鲜运输损耗率从 25% 降至 5%;
测绘:载荷激光雷达,单日完成 10 平方公里三维建模,精度达厘米级(传统设备需 3 天)。
科技驱动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
无人机正以 “智能化控制 + 模块化载荷” 重构生产逻辑:替代重复性、高危性人工劳动(符合 “高科技”);单位时间产出提升 5-20 倍(符合 “高效能”);作业数据可追溯、精度可控(符合 “高质量”)。
03
低空经济的特征
技术颠覆性
促进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低空通信导航网络、电力储能等技术的成熟;推动航空业从“高空大飞机”向“低空多场景”延伸;催生出“低空基础设施+智能装备+数据服务”的全新产业链。
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
生产要素的变化,由国防建设到民航运输到低空经济,打破传统“陆-海-空”经济边界,将空域资源转化为具有普世性性、可开发的生产要素。
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低空经济带动了第三产业服务业(低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第二产业制造业(无人机、eVTOL整机及零部件)、第一产业农业(智慧农业服务)全链条升级。
04
怎么看待低空经济?
发展低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和使命,以中华民族的智慧为基础,带领人类社会从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探索迈出的重大举措,具有普世性。
更新时间:2025-10-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