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最近阿里新出的AI模型真是把这话玩明白了!
中国AI技术再次产生新突破,直接刷新了业界对AI能力的期待,全球技术的竞争又上新难度!
高德地图AI旅行器“小高”规划行程时,只需要提“带猫、3天、避开人流”这几个需求,它自己就能搜动物园开放时间,还对比了十几家酒店的母婴设施和步行距离。
这背后,是AI的“思考-行动-观察”循环能力,先拆需求,再找数据,最后判断是否符合要求,不是简单的关键词匹配。
更让人意外的是,支撑这些功能的AI,实际运行只激活30亿参数。
要知道,很多大模型参数上千亿,可这AI在人类最终考试(HLE)里拿了32.9分,超过了OpenAI的o3模型,FRAMES测试还拿了第一。
秘密在于它的训练方法:不用人工标数据,而是靠维基百科模拟环境自己学,还能根据表现调整训练难度,真是把参数的价值用到了极致。
除了C端的高德地图,这AI在专业领域也挺能打。
统一法瑞系统用它做法律研究,律师输入“宠物伤人侵权”,10分钟内就能拿到近5年的类似判例,还标好了对应的法律条款,甚至分析了不同法院的判决倾向。
之前律师整理这些资料,至少得花大半天,现在效率能提高60%以上。
在专项测试里,它的案例引用质量得分64.26,远超OpenAI的57.56和AnthropicClaude的40.43。
这是因为它能把复杂任务拆成多个小步骤,每个步骤都专注处理,避免了信息混乱,特别适合法律这种需要精准度的领域。
最让人惊喜的是,阿里巴巴把这AI的模型权重、训练代码全开源了,用Apache2.0许可证,开发者在GitHub上就能免费下载,甚至能商用。
以前小企业想用高质量AI,要么买不起授权,要么自己训练不起,现在有了这个开源模型,将其改改就能用到自己的业务里了。
比如小旅行社可以基于它做定制化行程工具,小律所能开发简易的判例检索系统。
这不是简单的“送技术”,而是帮更多行业降低了AI的使用门槛。
虽然目前它的上下文窗口比GPT-5小,大参数训练还没验证,但已经让不少人看到:AI不用靠堆参数,走“高效率”路线也能很实用。
现在再用“小高”规划行程,总觉得这AI离咱们的生活越来越近。
它不像以前那些“只活在实验室”的技术,而是真能帮大家解决旅行、工作里的实际问题,还通过开源让更多人受益。
或许未来,这样的AI会越来越多,也会慢慢改变咱们的生活方式。
更新时间:2025-09-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