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北京日报客户端】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文史典
编辑|文史典
4岁认字、7岁作诗,结果成了被处决的汉奸?!这事儿听起来荒诞,但却真实发生在民国的抗战初期。
蒋介石怎么也都想不到,泄密的人其实就坐在他对面开会。
1937年8月26日,国民政府在南京雨花台公开处决了一个18人间谍团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国民政府行政院机要秘书黄浚。
他是个高官、曾经的神童,也是一手把情报卖给日本、坑了无数国军官兵的“超级汉奸”。

黄浚的故事,不只是一个人走向堕落的记录,更是抗战初期日本间谍如何渗透中国高层的典型案例。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神童”是怎么一步步毁掉自己的。
黄浚的起点可以说是相当亮眼,甚至可以用“天选之子”来形容。
他生于1891年的福建福州,父亲是光绪年间的进士,在京城做官,正三品军机京章行走的头衔,放到今天就是“高干子弟”。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黄浚从小被当成天才培养。他4岁就能认字,7岁开始作诗,11岁进入京师译学馆,还被严复、林纾这些大人物夸过,成了梁启超的学生。

梁启超
后来,他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学的还是当时最时髦的政治经济学。
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个人,须磨弥吉郎,这个名字你可能不熟,但他是个实打实的日本间谍头子。
须磨表面上是外交官,实际上是日本在中国的秘密情报网负责人,黄浚和他当时成了同学兼朋友。
回国后,黄浚凭借自己的家世背景和学识,很快进入了国民政府,还通过同乡林森(那时候的国民政府主席)的关系,成了行政院的机要秘书。
这个职位可不简单,直接参与最高军事会议,能接触到蒋介石的作战计划和最核心的军事部署。

可以说,他的位置非常关键,但也正因为如此,他后来成了日本间谍的“香饽饽”。
黄浚堕落的开始,是因为他过分爱享受。身为机要秘书,他的工资根本撑不起他的奢靡生活。
他沉迷于香车美酒,甚至还娶了上海名妓梁翠芬为妾,在南京和上海各置豪宅,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1931年,须磨弥吉郎找到他,用金条直接砸开了他的防线。从那时起,黄浚彻底沦为日本的间谍,开始为日本源源不断地提供最核心的军事情报。

黄浚的间谍生涯,直接给抗战初期的国军造成巨大损失。1937年发生的几次重大情报泄露事件,几乎都和他有关。
最著名的,莫过于“江阴要塞封江计划”的失败。
1937年7月28日,蒋介石在最高国防会议上,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作战计划:利用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水道,围歼长江中上游的70多艘日本军舰和6000多名海军。
这一计划如果成功,可以极大削弱日军在华东地区的海上力量。

然而,这个计划刚刚在会议上通过,就被黄浚写在一张纸条上,藏在巧克力糖纸里,通过玄武湖边的树洞传递给了日本间谍。
情报到手后,日本军舰连夜撤离,国军的计划根本没来得及实施就宣告失败。这一情报泄露,让国军错失了重创日军的绝佳机会。
但这只是开始,黄浚的泄密还直接威胁到国军高层的生命安全。
1937年8月,日军在华东战场的行动异常精准,国军多位高层险些丧命,而这些精准打击的背后,无一例外都有黄浚的影子。

冯玉祥
冯玉祥遇袭:8月16日,冯玉祥赴南翔视察前线,结果刚到就遭到日军飞机四次精准轰炸,所幸侥幸脱险。
宋美龄受伤:8月22日,宋美龄前往上海慰问前线官兵,途中在苏州郊外遭到日军飞机扫射,车辆失控冲进水沟,宋美龄摔断三根肋骨。
白崇禧改道逃生:8月23日,白崇禧原定赴上海先施公司参加宴会,但临时改变路线,侥幸避开日军轰炸。而宴会现场被炸得一片狼藉,死伤近千人。

蒋介石躲过刺杀:8月26日,蒋介石原定乘坐英国驻华大使许阁森的车辆,结果日军战机对许阁森的车辆精准扫射,导致许阁森重伤,蒋介石因为临时改行程躲过一劫。
这些事件绝非巧合,而是日军通过黄浚掌握了国军高层的行程安排,才能实施如此精准的袭击。
黄浚的泄密行为终于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多次情报泄露后,蒋介石命令宪兵司令谷正伦成立专案组,重点调查黄浚。
经过跟踪和监控,专案组发现了黄浚的情报传递方式。

最初,黄浚通过玄武湖的树洞藏情报,后来改为更加隐蔽的方法:由他的司机小王在新街口咖啡馆,与日本间谍河本明夫用“互换礼帽”的方式进行情报交接。
为了彻底抓住黄浚,专案组决定设下一个局。他们伪造了一封须磨弥吉郎的邀请信,假意告诉黄浚将在8月26日晚上举办一场聚会,颁奖感谢他的“贡献”。
黄浚信以为真,当晚在家中宴请了包括他的儿子黄晟(外交部副科长)、参谋总部高级军官等18名同伙。
就在宴会进行时,宪兵冲进黄公馆,将整个间谍团伙一网打尽。

黄浚被捕后,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详细交代了从1931年起为日本提供情报的过程和细节。
他还供出了整个间谍网络,包括涉及的军政高层、海军部和其他机要人员。
1937年8月26日,当晚被捕的黄浚等18人被押往南京雨花台执行枪决。这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首次公开处决高级汉奸团伙。
黄浚死后,他的名字成为“卖国贼”的代名词,而他的堕落轨迹,也成了那个战火纷飞年代最令人唏嘘的案例之一。

黄浚的故事令人愤怒,但也让人深思。他曾是一个家世显赫、才华横溢的“神童”,却因为奢靡的生活和对金钱的贪婪,最终沦为出卖国家利益的间谍。
更可悲的是,他的堕落不仅断送了自己的性命,也让无数国军士兵和无辜百姓付出了惨痛代价。
抗战时期的汉奸何止黄浚一个,但他无疑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
一个曾经有无限前途的人,为什么会选择背叛国家?或许,这正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警示。

你对黄浚的结局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参考来源:中国海军发展史:也曾民国贫弱,只能用大豆换军舰——北京日报客户端
更新时间:2025-11-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