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练内功不松懈!洋河研发激增近8成,64亿预收款彰显复苏底气

最近几年,白酒行业的日子并不好过,整体市场仿佛笼罩在一层“寒气”之中。不少酒企都在为短期业绩发愁,但也有一些企业,像洋河股份,反而静下心来,默默修炼起了“内功”。2025年10月30日晚,洋河交出了一份引人瞩目的成绩单:今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大幅增长近八成,合同负债达到6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近三成。

这组数字背后,不仅仅是业绩的体现,更折射出一家老牌酒企在行业调整期中的战略定力和长远眼光。那么,洋河究竟是怎么做到在“寒冬”中依然稳步前行的?它又凭什么被市场看好?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拆解洋河的这份“内功修炼手册”。

坚守品质:研发投入背后的硬核逻辑

在白酒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不少企业选择收缩战线、削减开支,但洋河却反其道而行之,大幅增加了研发投入。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洋河的研发支出同比飙升77.92%。这个数字可不是随便砸钱就能堆出来的,它背后是洋河对“品质生命线”的长期坚守。

为什么洋河这么舍得在研发上花钱?说到底,行业竞争的逻辑已经变了。过去那种靠铺货、压货就能增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现在消费者越来越看重酒的品质和口感。洋河显然看准了这一点,一边依托老窖池、老工艺和老酒储备夯实基础,一边通过新产品不断试探市场的反应。

有意思的是,洋河并没有把宝全押在某一款“神级单品”上,而是构建了一个覆盖全价格带的产品矩阵。从高端的梦之蓝手工班,到中端的天之蓝、海之蓝,再到亲民的洋河大曲,几乎每个消费层级都能找到对应的产品。这种打法,既避免了“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又让品牌在不同市场环境中都能保持韧性。

当然,光有产品矩阵还不够,关键还得让消费者愿意买单。洋河这几年在“真年份”认证、老酒储备上的投入,其实就是在为品质做背书。当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只有实打实的品质才能建立起长期的信任。这也难怪海之蓝的开瓶率能有接近两位数的增长,梦之蓝手工班也能在千元高端市场站稳脚跟。说到底,洋河是把研发当成了“内功”来练——短期看是投入,长期看却是构筑护城河的关键。

开瓶为王:从“铺货”到“开瓶”的思维转变

过去白酒行业有个不太好的习惯:过分依赖渠道压货。结果就是库存越堆越高,价格倒挂现象屡见不鲜。洋河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把考核重心从“铺了多少货”转向“开了多少瓶”。这个转变看似简单,实则是一场深刻的运营理念革新。

为了提升开瓶率,洋河没少在场景化营销上动脑筋。比如赞助足球赛事,搞“进球抽福袋”“主场礼遇”这类活动,把观赛的热情直接转化为消费动力;再比如打造“海之蓝龙虾嘉年华”这样的IP活动,单月就能吸引十几万人参与,成功把娱乐、体育和白酒消费融合在一起。这些做法不仅拉近了品牌和消费者的距离,还让喝酒这件事变得更自然、更有趣。

更值得一提的是洋河对年轻群体的“攻略”。如今白酒的主力消费群体正逐渐向85后、95后转移,这些人对品牌的认同感、文化内涵都有更高要求。洋河通过冠名《遇鉴文明》这类文化节目,或是打造《梦响中国音乐盛典》,不仅提升了品牌的文化格调,也悄悄完成了品牌的年轻化转型。数据显示,新品在年轻群体中的试用率明显提升,说明这些努力没白费。

当然,光靠营销还不够,渠道的精细化运作同样关键。洋河在省内市场深耕婚宴、家宴等高频场景,在省外则聚焦梦之蓝M6+这类大单品,通过控量稳价来维护价格体系。同时,面对行业库存压力,洋河还通过“阶段释放压力”的模式,实现了全国库存两位数的去化。

战略定力:出清旧包袱,布局新未来

在行业深度调整期中,洋河并没有选择“躺平”,而是主动推进“去库存、提势能、稳价盘”等一系列举措。这种做法,被不少券商解读为“出清旧包袱,轻装上阵”。西南证券、华创证券等机构都指出,洋河的出清进程领先于行业,这为其后续复苏打下了基础。

具体来看,洋河在省内外市场的策略有所不同。省内市场通过精细化运作率先企稳,省外则加速出清,集中资源突破重点市场。这种分步走的策略,既避免了“一刀切”带来的风险,又能根据各区域特点灵活调整。而在产品端,洋河通过海之蓝迭代巩固腰部市场,用高线光瓶酒开辟新市场,精准卡位不同价格带。

从财报数据来看,这些努力已经初见成效。前三季度合同负债大幅增长至64.24亿元,说明经销商对品牌的信心在恢复。而渠道库存的下降和产品价格的稳定,更是反映出经营质量的提升。短期来看,洋河的业绩确实承压,但高分红、高股息的政策为估值提供了支撑;中长期看,随着行业周期逐步修复,洋河有望凭借其全国性品牌影响力、产能和渠道优势,率先实现反弹。

回过头来看,洋河在行业“寒冬”中苦练内功的故事,其实给不少企业上了一课:短期的业绩波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变化中迷失方向。通过加大研发、优化产品、激活消费场景、稳步推进出清,洋河不仅展现出了战略韧性,也为行业提供了一个“以静制动”的样本。

说到底,白酒行业的调整期终会过去,而像洋河这样坚持品质、重视消费者、放眼长远的企业,反而有可能在周期底部积蓄更多能量。未来,当市场回暖,谁又能说今天这份“苦练内功”的坚持,不会成为明天领先行业的底气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美食   预收款   内功   松懈   底气   行业   市场   白酒   品质   品牌   库存   消费者   业绩   说到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