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食物都有甜咸之争,最重口味的它怎么被忘了!

五一已过,端阳将至,天气开始直线变热。对于古人来说,苦夏的开端已来,接下来要面对的除了辛苦的耕种之外,还有蛇虫、瘴气、暑毒的入侵。所以,一到端午节前后,挂艾草、包粽子、做五毒饼、绿豆糕、煮绿豆汤,都是老祖宗们认为非常重要的事情。除了仪式感,还有实在的保健意义。而绿豆,也正式走上了一年中的高光时段。





传统绿豆汤和苏式绿豆汤你爱哪个?


王八看绿豆,一眼竟千年


中国是绿豆的最大生产国,也是绿豆食用文化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千百年来,我们用绿豆蒸饭、制糕、做汤、烙饼、做粉丝粉皮,乃至入药。然而,绿豆并不是我国“自古以来”的粮食作物。


为绿豆凉粉打call


绿豆的原产地是印度,缅甸一带,妥妥的热带亚热带植物。从现代植物遗传学的研究也能证明,绿豆天然分布的东北线就是中南半岛,我国大陆应该说是“自古无之”的。上世纪,有学者论证绿豆在我国的耕种历史可以推到先秦,并得到了广泛支持,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


绿豆种植田


“先秦论”的论据来自屈原老师的《离骚》,其中有一句“薋菉葹(cí lù shī)‌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绿豆古称菉豆,这个“菉”屈原都提过,岂不是两千来年了?


其实,分析下这句话就知道不对了。“薋”是聚积的意思,“葹”是苍耳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就算菉和苍耳这种恶草都长满屋了,老子也不服,不和它们为伍”,这当然是屈原老师影射朝廷奸佞的,呃,也不算影射了,这都明着骂街了。绿豆的植株没刺没味儿也不膈应人,断不是和苍耳并列的恶草,这个菉字一定是别有所指。


人畜无害的绿豆植株

左滑看讨厌的苍耳(密恐慎入


还有“北宋说”,这是来自北宋僧人文萤的记录。他在《湘山野录》中写道——真宗皇帝派人从“西天”求得绿豆种子……西天就是印度,这倒是符合科学的实锤证据了。


但翻翻史籍又发现,绿豆的传入可能没有这么晚。北魏的《齐民要术》和唐代的《食疗本草》也都提到了绿豆,也不算孤例了。可见至少在唐朝之前,绿豆已经传入。


民间有句话叫王八看绿豆——看对眼了,这本是说王八眼睛和绿豆都是很小的球球。但如果用生物学的角度看,王八也就是鳖,是我国除西北以外地区的原产动物,分布的西南线是越南,恰恰和绿豆天然分界。难怪王八得和绿豆看对眼儿,这俩人几千万年来就没见过,看着能不新鲜嘛,这一看就看上了。从唐朝算起,这也算“一眼千年”了。


王八:我感觉我比绿豆还是炯炯一些


解暑又败毒,夏季好伙伴


绿豆进入我国之后,很快就成为了药材,味甘性凉,解暑败毒。李时珍老师对绿豆的评价更是高出天际,称它能消肿治痘,还能益气厚肠胃、通经脉,并可解金石、砒霜、草木等一切诸毒。这家伙,从程灵素到绝命毒师全都得下岗啊。也因为这个因素,绿豆一直是端午阳生阶段的重点食材。


端午要吃绿豆糕的话……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9

标签:美食   口味   食物   绿豆   绿豆糕   印度   咖喱   绿豆汤   苍耳   鞣酸   屈原   古人   端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