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有个挺有意思的说法,他说中国崛起本身没啥可怕的,真正厉害的是中国压根不是个普通国家,马丁觉得中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而且足足绵延了五千多年没断过香火。
这话乍听有点绕,但细想确实点破了许多人长期以来的困惑,为啥历史上那些西方大帝国一垮就彻底凉透了,而中国哪怕跌到谷底,过阵子总能拍拍土站起来,答案或许就藏在中国独特的文明基因里。
马丁·雅克对比过东西方历史轨迹,西方的罗马、亚历山大、大英帝国都曾横扫世界,可一旦衰落,基本就只剩教科书里的名字了,比如大英帝国,当年号称“日不落”,如今经济总量却已然被前殖民地的印度追上。
反观中国,从秦汉到唐宋,再到元明清,每个朝代垮台后总会有新政权以“复兴华夏”的名义接棒,连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满族建立的清朝,都宣称自己是中华文明的正统延续,这种“换朝代不换文明”的特性,在人类历史上几乎是独一份。
基辛格也曾提出类似观察,他认为西方国家成立都有明确“起点”,但中国没有这种概念,中国人建立盛世时,总觉得是在“恢复老祖宗的荣光”,而不是开创新时代。
仿佛黄帝时代之前,那个完美的中国就已经存在了,这种思维背后,其实是文明认同超越民族认同的体现,中国人认同的是文字、礼制、家族伦理这套文化体系,而非单一民族血统。
所以元朝皇帝要学汉文、祭孔子,清朝皇帝也得用“仁政”证明自己配得上“中国”这块招牌。
西方看中国总像在解谜,很大程度上源于双方文明逻辑的根本差异,马丁总结了四点关键区别,首先他认为在国家观上,西方拼的是“民族身份”,比如法兰西民族、德意志民族,但中国靠的是“文明认同”,只要你接受儒家伦理、用汉字守礼法,就是“自己人”。
教育观上,西方受宗教影响深,习惯讲“人生来有原罪”,中国却信“人性本善”,更重视家族荣辱教化,信仰的是“人”,讲究人定胜天,与西方有着很大的不同。
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差距就是对外关系,西方传统是殖民扩张,用炮舰开商路,而中国郑和下西洋时,船上装的是瓷器茶叶,爱建“朝贡体系”搞礼仪外交。
最后是治理逻辑上,西方重实用主义,政权不行就推翻,中国则像经营大家族,讲究“天下一家”,改朝换代也得先认“孝悌忠信”的祖训。
这些特质让中国显得“另类”,举个例子,当代中国人读两千年前秦始皇的竹简,连蒙带猜还能懂个六七成。
但英国人看古英语文献,基本等于看天书,文明的连续性给了中国一种“超能力”,社会可以暂时混乱,但只要文字不断、家族不散、礼制犹存,重建秩序就有模板。
这种文明底色深刻影响着今天的中国外交,今年7月金砖峰会刚发的《里约热内卢宣言》,主题直指“加强全球南方合作”,反对单边制裁和贸易保护主义,这和中国历史上“协和万邦”的思路一脉相承,不搞零和博弈,专注搭台子拉群聊。
巴西学者罗尼·林斯点破关键,金砖机制的魅力在于提供“务实方案”而非“空谈大道理”,比如中国推动建立“中国-金砖国家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瞄准人工智能、绿色能源这些增量蛋糕,让成员国共享技术红利而非互相拆台。
人工智能治理是个典型例子,西方大厂卷的是通用大模型竞赛,中国却跑去非洲搞智慧农业,在医疗资源匮乏地区用AI辅助诊断。
技术在这里不是“赢家通吃”的武器,而是填平发展鸿沟的脚手架,这种思路,本质上和古代丝绸之路“以茶换马,各取所需”的智慧相通。
再看中巴合作,过去十年,巴西卖大豆铁矿,中国卖手机衣服,是经典的“优势互补”,如今两国联手造电动车、建数字基础设施、合作生物技术,甚至巴西初创企业能直达中国市场。
这种从“买卖关系”升级为“创新合伙人”的模式,恰似文明交流的古法新用,不再是你产我销的简单交易,而是共同创造新价值。
西方常吐槽中国发展“不够透明”,却忽略其文明逻辑的特殊性,马丁指出,西方传统推崇“决战决胜”的英雄主义,而中国擅长“十年磨一剑”,用“一带一路”十五年逐步联通欧亚,连科技规划都敢定“2035远景目标”。
这种“持久战”思维,本质上来自农耕文明积淀的耐心,春种秋收急不得,治大国如烹小鲜。
说中国“可怕”,绝非指武力或经济胁迫,事实上,马丁强调中华文明“没有侵略他人基因”,真正的震撼在于一个数千年未中断的文明体,正用现代语言诠释古老智慧。
当金砖国家拒绝阵营对抗、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时,当中国把技术合作变成“授人以渔”的公共产品时,世界看到的或许正是当年“兼济天下”理念的升级版。
未来学家总爱争论“中国能否超越美国”,但这问题本身就被“国家竞争”框架局限了,理解中国,或许该换个视角,它不是又一个崛起的大国,而是一个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身。
它的目标从来不是当“新霸主”,而是证明一条可持续的路,文明的火种能穿越五千年烽烟不灭,本就是对人类集体智慧的最高致敬。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参考资料:
环球网,2025-06-10,《【理响中国】读懂中华文明 | 中华文明统一性的文化基因》
环球人物杂志,2024-09-11,《知名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形容中国只需要一个词,“非凡” 》
环球网,2024-12-06,《英国著名学者马丁·雅克:读懂中华民族为世界带来的新机遇》
#5月·每日幸运签#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