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
“梅花香自苦寒来。”
寒冬腊月里,梅花凌寒独自开。
只有经受住寒冬的考验,梅花才能绽放出醉人的芬芳。
其实,学习也一样!
孩子需要经历一些事儿,方能提升个人的认知,才能真正静下心来学习。
那么,孩子到底要经历什么!
才会看清学习的真相,从而端正心态攀登学业的高峰呢?
一、静不下心学习,是什么原因?
小学的时候。
孩子即便不爱学习,也会听从家长的安排。
而当孩子变成了初中生。
他们回到家,要么看电视、要么拿起手机。
当家长督促学习的时候,孩子满脸的不耐烦,甚至跟家长赌气。
升入初中后,孩子为何静不下心学习呢?
一方面,孩子不愿吃苦。
不可否认:
现在的条件变好了,很多学生都没吃过什么苦头。
面对学习的压力!
孩子更愿意,选择舒服的方式去对待。
大家不知道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所以不懂得感恩和珍惜。
另一方面,诱惑变多了。
随着网络的发展。
孩子面对的诱惑,也越发多了。
比如手机、电脑,都可以用来看视频,以及玩游戏。
许多的诱惑,如同磁铁一样,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很难静下心来学习。
二、孩子要经历什么,才会端正学习态度?
俗话说:
“事非经过不知难。”
没有足够的阅历,会导致孩子缺乏认知。
因为认知不足,很多初中生看不清学习的真相,所以学习缺乏干劲。
经历这几件事,有助于初中生静下心来。
1、经历“挫折”,明白学习的意义!
有一位初中生!
平时,他的成绩还不错,家长也对他寄予厚望。
可有一次考试,因为粗心大意,这位同学的成绩下滑了。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偶尔失误。
但是,同学和老师却不这么认为,看他的眼神都变了。
经历这个挫折之后,这位初中生的心里很难受,于是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
接下来,他改掉了粗心的习惯!
成绩稳定下来,不仅让他赢得了中考,还收获了老师的赞扬。
你知道吗?挫折就像一面镜子。
能帮助初中生,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进一步理解学习。
有时候,不妨让孩子自己承受挫折,让其在失败中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只有经历过挫折,孩子才会明白:
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只有不断改进和付出,才能取得好成绩。
2、吃过苦头,培养专注的能力。
当生活变好了。
学习环境,变得更加舒适了。
很多初中生,因为安逸的生活,从而不愿意直面各种挑战。
大家缺乏吃苦的精神!
所以,在学习中难以做到坚持和专注,导致学习效率下降。
让孩子适当吃些苦,是有必要的。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锻炼孩子的意志力,让他们学会专注。
此外,吃苦能让孩子懂事。
要知道,许许多多的事情,都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
学习也一样,需要全身心地投入。
让孩子经历生活的苦,从而认识到学校的意义,在学习中做到专注和高效。
具体如何做呢?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做一些体力活,比如爬山、徒步旅行等,让孩子在吃苦的过程中,学会坚持,学会专注。
3、经历“成功”,激发内在的动力。
固然!
让孩子吃苦很重要。
但与此同时,家长也要帮助孩子,尝到成绩提升的甜头。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找到持续的动机。
当孩子尝到了成功的甜头,才会有动力继续学习,不需要家长督促也能主动提升。
就像运动员一样!
每次获得突破,都会不断激励自己去挑战更高的目标。
举个例子来说:
有个初中生,不擅长学习数学。
在他看来,自己没有学习这门学科的天赋,公式定理如同天书一般。
可是,家长和老师都没放弃他。
后来,在父母和老师的鼓励下,他报名参加了数学竞赛。
为了竞赛,这位同学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学习,梳理知识点、不断刷题练习。
结果在竞赛中,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而这次成功,让这位同学信心大增,数学也变成了他最为喜爱的学科。
作为家长,要发现孩子的优点。
根据孩子的爱好,鼓励孩子参加一些活动,从而找到成功的喜悦。
而成功的体验,能够激发孩子的信心,让孩子更有动力去学习,也会静下心来钻研知识。
写在最后
有句歌词这样写: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在孩子端正心态学习之前,往往要经历一段认知提升的过程。
尤其在初中三年里。
孩子的认知有限,需要经历过挫折、吃苦和成功,才能真正明白学习的意义。
所以说,家长朋友们!
别总把孩子保护在温室里,让他们去经历一些风雨,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在您看来,是不是这样呢?
更新时间:2025-08-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