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第一,小米第四背后,小米手机的新挑战:被汽车遮盖光环

文/王新喜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4.1%,华为以1250万台重回榜首,vivo、OPPO分列第二、第三,小米跌至第四。从手机市场来看,华为上行,小米OV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而小米因为汽车业务越来越强势,反而成为小米手机的新挑战。

自从Mate60麒麟芯片回归之后,华为手机的反弹趋势就非常猛烈,重回第一,这几乎没有悬念。在过去一两年,华为一直受限于芯片产能的问题,导致前期产品出货量受限,无法满足消费者抢购的需求,导致不少消费者转入其他竞品。但根据余承东的透露,其芯片产能已经上来了,那么前期新品出货量受限产能的情况或将大大改善。

加上鸿蒙操作系统如今已经迈过生死线,从芯片到操作系统的底层框架全部搞定,在麒麟芯片与5G回归之外,华为正自研CMOS图像传感器、并且发布了Atlas 900 Supercluster,打造自主的坚实算力底座,华为已经成为中国手机市场唯一掌控自主芯片到自主操作系统的厂商。

在央视财经《对话》栏目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透露,鸿蒙生态今年年底能够做到与安卓和iOS的生态看齐。鸿蒙系统是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第一次迁移有点难, 一旦迁移成功效率非常高。鸿蒙版的微信是重新写的,新的架构,未来发展会有更高的效率。

这意味着鸿蒙操作系统最大的生态难题与业内所担心的微信适配问题都将得到解决,未来与iOS、安卓三足鼎立或已没有悬念。

华为势头越来越强,小米、OV、苹果谁能守住自己的份额?

现在国内手机市场是存量市场竞争,华为上行,小米OV苹果就会迎来明显的守势。

根据IDC公布的数据,vivo和OPPO在Q2分别出货1190万台和1070万台,同比下滑10.1%与5%。这两家厂商具备极强的线下渠道掌控力,但在高端话语权方面仍然缺席。

小米二季度出货量为1040万台,同比增长3.4%,但环比来看,小米一季度出货量为1330万台,Q2小米的出货量环比减少290万台,跌幅超过21%,是榜单前列厂商中最为明显的一家。

苹果Q2在中国市场出货960万台,同比微降1.3%,为前五中降幅最小的厂商,排名第五。

在目前,华为手机由于软硬件的短板基本已解决,在未来国内第一的位置很难被撼动了,在高端手机市场,伴随着苹果将重心不断向印度转移,高端市场,华为的增长空间还很大。

而小米手机这两年也在发力做好中高端,比如小米14Ultra、小米15系列在4000~5000元价位成绩也算符合预期。小米15系列开售仅9天就已突破百万销量,但伴随着小米目前重心已转入到了造车这一领域,在手机市场,小米面临资源、精力与专注度与产品创新不够的问题,新机的发售有点青黄不接。

在年初,小米K70系列与14系列集中发售,完美迎合了年初的换机潮,但在集中式的一波销售之后,又很快迎来了长时间的新机空窗期,在二季度小米根本没有推出重磅新机,且前期产品库存压力显现,导致渠道提货减少,这导致消费者换机的动力趋弱。

而OV这几年的销量与排名非常稳定,基本上是二三四这几个位置徘徊,发新品激活量不会大规模上涨,不发新品不促销,激活量不会明显下降。本质上,这源于OPPO、vivo长期深耕手机这个赛道,其品牌调性与忠实的用户群也是相对稳定的。

比如说在5~6月份线下新机中,OPPO Reno 14系列和华为 nova 14系列五五开,尤其是Reno 14单品,是所有这些单品里销量最高的。曾经网上都说OV高价低配,小米能不能做高端?结果现在OV却成了高性价比厂商,小米手机发力做高端,在性价比这一心智阵地有点守不住了。

不同于华为小米既有手机业务又有汽车业务,OV只有手机这个核心业务,而且经过了时间与市场考验,消费者认为OV是专业做手机的,这种专注带来的专业品牌形象认知更高了,也带来了较高的忠诚度。

小米手机的挑战:被汽车遮盖光环

因为有汽车业务更加吸引消费者眼球,舆论曝光度更高,小米反而面对一个幸福的烦恼与挑战——如何避免汽车光环过于耀眼而冲淡、遮盖小米手机新品的曝光度与吸睛度。

现如今,小米明显在汽车业务上投入更多,也给人一种在手机业务上缺乏专注度与用心度的印象,多少也影响了部分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信任,转而购买其他品牌。

雷军对风口的判断是非常精准的,小米造车拉高了小米的品牌溢价,由于过去小米性价比认知,让消费者相信小米汽车在性能上也能超出同价格产品,加上小米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整合能力,大家相信小米产品在同价位能给到最好的配置,这也使得小米YU7 1小时完成28.92万台大定。

可以说,雷军造车把小米的品牌与发展潜力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小米汽车做的越好,相当于为小米的未来打造了一个新的支柱,让小米的市值天花板更高了。

但问题在于,小米汽车光芒更耀眼,一定程度上遮挡了小米手机的光环。现在谈起小米,大家的关注点基本都在小米Su7/Yu7等汽车业务线了,这也推动小米不得不把更多的资源与人力物力投入到汽车业务上,这往往导致汽车与手机两个业务上,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

放到过去,小米新机发布是非常频密的,很少会出现新品的空窗期,但如今由于造车业务牵扯了更大的精力与各种产品口碑、舆论、品控问题需要应对,相对而言投入到小米手机上的精力不太够了。小米一个季度没有出新品,这放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现在的小米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避免被过度曝光的汽车业务遮挡小米手机的热度与投入,如果小米手机长期被汽车业务压着并被抽走资源,大家只关注小米汽车的创新与发展,而越来越多的人对它的手机产品不再关注,这对小米而言,同样不是一个好的趋势,这或会影响小米的投入方向。

如果业内越来越认定小米是一家汽车厂商,而不是一家手机厂商的时候,这对小米手机产品线不是一个好的信号。毕竟小米正面临越来越强、且没有短板的华为手机的竞争,还要面对持续建立专业度与性价比心智的OV竞争,如何打造自己的高端生态位,建立稳定的用户期待值,这或许是小米面临的新挑战。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0

标签:数码   小米   华为   光环   汽车   手机   业务   鸿蒙   消费者   出货量   产品   芯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