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 年上海外滩,一座顶着墨绿色铜皮金字塔屋顶的 10 层大楼拔地而起,这就是沙逊大厦 —— 当时远东最豪华的建筑。
可谁能想到,这座流光溢彩的大厦砖瓦下,藏着的是无数中国人的血泪。
从 19 世纪用鸦片敲开中国大门,到后来垄断金融、地产、交通,再到近年暗中破坏中国主权,沙逊家族这百年在中国的 “生意经”,说到底就是一部赤裸裸的掠夺史。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犹太家族是怎么在中国薅羊毛,还差点把中国经济的命根子攥在手里的。
沙逊家族的发家史,得从创始人戴维・沙逊说起。
1793 年这哥们出生在巴格达的犹太富商家庭,后来因为当地排犹,他带着钱袋子跑到了英国殖民下的印度孟买。
精明的戴维知道,光有钱不行,还得有 “靠山”,于是花钱买了个英国国籍,成立了沙逊公司。
但他的眼睛从来没盯着印度的棉花茶叶,而是越过印度洋,死死盯上了遥远的中国。
1833 年机会来了,英国议会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垄断权,戴维立马带着早就准备好的鸦片,像饿狼一样扑了过来。
那时候的鸦片贸易有多疯狂?
1836 年一年,沙逊家族就往中国卖了超过 3 万箱鸦片,每箱鸦片在印度成本不到 200 卢比,到中国能卖到 2000 卢比,翻了十倍的利润!
这些白花花的银子像流水一样流进沙逊的口袋,而中国这边呢?
沿海地区 “十室九空”,多少家庭因为男人抽鸦片败光家产,多少士兵抽得手无缚鸡之力,连枪都扛不动。
清廷终于意识到不对劲,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
1839 年林则徐一把火烧掉了 2 万多箱鸦片,这可把戴维・沙逊心疼得直跳脚,他联合其他鸦片贩子跑到英国议会哭天抢地,说自己 “损失惨重”,怂恿英国政府 “为商人做主”。
结果大家都知道,1840 年英国军舰开到了中国海岸,第一次鸦片战争就这么打起来了。
《南京条约》签订后,沙逊家族借着英国的特权,在广州、香港、上海开起了分公司,鸦片生意做得更大了。
到 1854 年,戴维的儿子阿尔伯特接手家族生意时,沙逊公司已经成了英属印度的首富,而中国的白银储备却在这十几年里减少了近三分之一。
更讽刺的是,他们用赚来的黑心钱在孟买盖豪宅、办学校,墙上挂着家族徽章,却绝口不提这些财富背后堆着多少中国人的白骨。
靠鸦片发家后,沙逊家族觉得这生意虽然赚钱,但名声太臭,开始琢磨更 “高级” 的掠夺方式。
1864 年,他们在香港创办了汇丰银行,这名字听着挺洋气,其实就是 “薅中国羊毛银行” 的缩写。
那时候清末民初的官僚军阀们,手里的钱大多是刮老百姓的民脂民膏,他们怕自己倒台后财产被清算,就纷纷把钱存进汇丰。
毕竟这是有英国背景的银行,清廷想管也管不着。
汇丰银行拿着这些钱,一边给清廷放高利贷,一边打压中国本土商人。
1883 年中国首富胡雪岩就栽在了他们手里。
胡雪岩想支持民族产业,搞了个生丝垄断对抗外资,结果汇丰联合李鸿章的淮军集团,一边散布谣言说胡雪岩资金链断裂,一边催逼他还贷款。
不到半年,胡雪岩就从首富变成了破产户,最后郁郁而终。
而汇丰银行呢?通过这种 “借钱 - 逼债 - 抢地盘” 的套路,把铁路经营权、关税、盐税这些国家经济命脉都攥在了手里。
有数据显示,从 1874 年到 1894 年,清廷向汇丰借了 17 笔贷款,总额超过 2800 万两白银,这些贷款的利息普遍在 6% 以上,比当时国际市场利率高出一大截。
更狠的是他们对民间商户的压榨。
那时候中国的茶叶、生丝在国际市场很受欢迎,汇丰就趁这些商户需要资金扩大规模时主动放贷,可等到茶叶生丝快收割时,突然收紧银根催着还钱。
商户们没办法,只能用货物抵债,汇丰给的价格却低得离谱,一转手又是暴利。
与此同时,沙逊家族还把手伸向了房地产。
1916 年他们在上海的 10 处里弄房产估价 237.6 万两,到 1921 年就涨到了 580.9 万两,短短 5 年涨了 2.45 倍,而当时上海的物价指数才涨了不到 60%。
1929 年建成的沙逊大厦更是嚣张,3.6 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10 层楼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当时的上海鹤立鸡群,成了他们炫耀财富的地标。
这哪里是做生意,分明是用金融手段对中国进行 “经济殖民”。
进入 20 世纪,沙逊家族的胃口更大了。
他们不满足于金融和地产,又把魔爪伸向了交通领域。
先是兼并安利洋行,控制了上海的汽车公司,接着又收购英商电车公司,把公共租界的公交系统牢牢攥在手里。
那时候上海人坐电车、坐汽车,钱都流进了沙逊家族的口袋。
他们还拿到了会德丰轮船公司的控制权,中国沿海的航运生意也被他们分走一大块。
1911 年辛亥革命后,这家人表面上低调了不少,实则换了更隐蔽的方式打压民族企业。
当时中国好不容易冒出些本土工厂,结果汇丰银行要么不给贷款,要么故意提高利率,很多民族企业刚起步就被掐死在摇篮里。
1949 年新中国成立,汇丰银行眼看在中国内地混不下去,就把重心转移到了香港,成了港英政府的 “钱袋子”。
他们拿到了港币发行权,市场份额最高时占到 70%,那时候大陆和香港做生意,资金往来几乎都得看汇丰脸色,难怪当时流传 “认识汇丰总经理,等于高攀财神爷”。
1992 年眼看香港要回归,汇丰玩了手阴的,把总部搬到伦敦,却把赚钱的业务都留在东方,继续赚中国人的钱。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本着开放的胸怀,批准汇丰成为首批在上海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之一,2019 年还允许他们开展 “集中办理人民币购售业务”。
可汇丰怎么回报这份信任?乱港事件中,他们暗中给不法分子提供融资。
其更是成了美国打压中国企业的帮凶。
香港前特首梁振英忍不住骂他们:“一边赚中国人的钱,一边跟着西方国家损害中国主权!”
这百年下来,沙逊家族和汇丰银行的套路就没变过:靠着殖民特权抢资源,踩着中国人民的利益往上爬,一旦遇到风险就脚底抹油,遇到机会就咬一口。
如今再看上海外滩的沙逊大厦,早已改名为和平饭店,成了中国的文化地标。
而沙逊家族虽然还在福布斯排行榜上晃悠,但在中国的名声早已臭不可闻。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华为、大疆这些民族企业用实力告诉世界,中国不再是百年前那个任人宰割的国家。
历史早就证明,任何想在中国吸血的势力,不管包装得多光鲜,背景多强硬,最终都逃不过 “多行不义必自毙” 的结局。
沙逊家族百年的所作所为,就像一面镜子,提醒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过去的屈辱,更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经济主权。
毕竟,这天下早已不是殖民者可以随便撒野的天下了。
更新时间:2025-09-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