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9号,贵州茅台干了件大事,完成了自己上市23年来的第一次股份回购,一下子花了60亿,还顶格完成了计划。
不光如此,控股股东茅台集团还紧接着说要增持,金额在30亿到33亿之间。

这俩动作放一块,就像一套“组合拳”,在白酒行业不怎么好的时候,一下子吸引了整个市场的目光。
茅台这回购可不是临时起意。
早在2024年9月,它就放出话要回购,当时说准备拿30亿到60亿的自有资金,回购价不超过1795块多一股。
等了8个月,到2025年8月底才算落地,最终买了392万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31%左右,买的时候股价在1408块到1640块之间晃。
最关键的是,这些回购的股份全要注销,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这操作对股东挺实在的,股份少了,每股的价值自然就上去了,比那些回购了给员工发福利的公司强多了。
而且这是茅台2001年8月上市以来头一遭这么干,单看60亿的回购金额,在2025年A股所有公司里也是排第一的,比第二名宁德时代的45亿还多不少,能看出茅台是真舍得花钱稳市场。
茅台自己回购完不算,控股股东茅台集团也没闲着,同一天就宣布要增持。

计划是在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买30亿到33亿的股票,理由也说得很明白,就是认可公司的长期价值,对未来发展有信心。
本来想,单独一个回购可能只能短期刺激下股价,没想到还加了个增持,俩动作凑一块,就像给股价装了个“双保险”。
一边是公司注销股份提升每股收益,一边是大股东真金白银进场,市场看到这种信号,心里多少能踏实点。
不过话说回来,茅台好好的为啥突然搞这么大动作?还不是因为股价和产品价格都有点扛不住了。

2024年下半年开始,茅台股价就一路往下走,到9月20号那天,收盘价跌到了1263块多一股,跟2024年初比跌了不少,市值也跌破了1.6万亿,从A股“市值一哥”的位置掉下来,排到了第五。
更别说跟2021年2月的历史最高价2627块多比,差不多跌了一半还多,这跌幅对茅台来说可不算小。
股价跌还不算,核心产品飞天茅台的批价也在降。
2025年10月30号的数据显示,53度飞天茅台散瓶的批价跌到了1660块一瓶,创了上市以来的新低,离1499块的官方指导价就差161块了。

要知道,以前飞天茅台全靠稀缺性撑着价格,现在批价往下跌,说明市场上的需求没那么旺了,库存可能也有点多。
不光是价格承压,茅台的业绩增速也慢了下来。
看2025年三季报的数据,前三季度茅台一共赚了1309亿多的营收,跟去年比增幅也就6个多点;净利润是646亿多,增幅也差不多6个点。
单看第三季度,营收398亿,净利润192亿,增幅都不到1个点,快接近“零增长”了。

这个增速跟前几年比确实慢了不少,但放在整个白酒行业里看,能保持正增长已经算不错了,毕竟好多同行都在下滑。
再拆解开看茅台的产品和渠道,也能发现些变化。
2025年三季度,茅台酒的收入是349亿多,增幅有7个多点,占总营收的比例提到了89.4%;但系列酒收入才41亿多,还比去年少了不少。

这说明茅台现在更依赖高端的茅台酒,产品结构往高端靠得更紧了。
渠道方面也有意思,批发渠道收入235亿,涨了14个多点,可直销渠道收入155亿,反而跌了14个多点。
尤其是之前被寄予厚望的“i茅台”平台,三季度收入才19亿多,比去年少了一半还多,看来直销渠道的增长遇到了瓶颈。
茅台遇到的这些问题,其实是整个白酒行业的缩影。
2025年三季度,白酒行业调整得挺厉害,消费场景少了,库存又多,整个板块的业绩都不好,而且分化得特别明显。

高端酒增速慢了,次高端和区域酒企更惨,舍得酒业前三季度净利润跌了29%,迎驾贡酒跌了24%,口子窖直接跌了43%,好多企业都在“营收利润双降”的坑里爬不出来。
更麻烦的是,不光茅台,其他高端酒的价格也撑不住了。
第八代五粮液的批价在820块到855块之间晃,比1019块的出厂价低了不少;泸州老窖国窖1573的批价也比去年高点跌了36%,好多品牌都陷入了“价格倒挂”的麻烦,就是卖价比出厂价还低,渠道商赚不到钱,自然也没动力推货。
面对这种情况,茅台不光搞了回购和增持,还搭了一套完整的市值管理体系。

茅台的高管蒋焰之前在股东大会上说过,“价值创造是市值管理的根基,抓好生产经营是第一要务”。
这话没毛病,毕竟业绩才是硬道理。
除了回购增持,茅台还发了三年分红规划,说2024到2026年,每年分的现金红利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75%。
按2025年的股价算,隐含的股息率有3.8%,比工商银行、中国平安这些蓝筹股还高点,对长期投资者来说吸引力不小。
另外,公司还专门定了《市值管理办法》,定期监测股价,及时调整策略,复盘优化,这样市值管理就不会乱搞,更有条理。

茅台这套“组合拳”打出来,不光是为了自己稳股价,还为整个白酒行业提供了个参考。
现在行业这么难,茅台用真金白银证明自己有底气扛过去,其他头部酒企说不定也会跟着学,比如泸州老窖2025年10月就说要把分红比例从60%提到70%,这样慢慢就能推动行业的价值体系重新建立起来。
对A股市场来说也有好处,茅台作为价值投资的标杆,这么做能引导资金往优质资产上靠,缓解大家对消费板块的担心,给波动的市场添点确定性。
当然了,茅台也不是没挑战。
飞天茅台的批价要是再往下跌,跌破1499的指导价,渠道商的利润就更少了,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i茅台”收入下滑这么多,也得想办法搞点新品或者改改模式,不然直销渠道的增长就没指望了。

但从长期看,茅台的品牌在那摆着,百年的酱香工艺不是谁都能比的,全国还有3000多家经销商,资金实力也雄厚,行业调整的时候反而有可能抢更多市场份额,实现“逆势扩张”。
茅台这23年首回购加增持,不是随便搞搞的“护盘动作”,而是应对行业调整、稳住股东信心的系统性策略。
60亿回购注销提升每股价值,30多亿增持托底股价,再加上三年75%的分红比例,这一套下来,能看出茅台的基本面还是稳的,长期价值也在。
现在白酒行业“头部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茅台这套操作不光能帮自己扛过寒冬,还能给行业立个标杆。

虽然短期有批价、渠道的问题,但凭着品牌和盈利的稳定性,茅台大概率能稳住。
对投资者来说,3.8%的股息率加上清晰的规划,茅台算是当前市场里少有的“确定性资产”;对行业来说,茅台这么做可能会加速那些实力弱的企业退出,推动白酒行业从“拼规模”转向“拼价值”。
以后行业调整还会继续,茅台能不能一直靠“价值创造”把市值管理做好,还得接着看,但至少现在,它给市场递了一颗“定心丸”。
更新时间:2025-11-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