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后,中国人是何时反抗日本侵略的?档案中记载了三件事情

中国人是何时反抗日本侵略的?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九一八”之前,日军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中国军民也并非没有奋起反抗。在尘封的档案之中,有三起中国军民的反抗日军的英雄事迹。

日军

1916年郑家屯事件与宽城子事件

清朝嘉庆年间,在戈壁沙漠的东端东部西辽河来汇之处的茫茫荒地之中,有一个不满10户的小部落,其中有一个姓郑的人开一个很小的客栈,为在沙漠中旅行的蒙古旗人建造了一个温暖的歇宿场所。蒙古人称呼郑某为郑爷,这条街就称之为郑家街,后来随着人口渐渐增多,这里就成了一个屯子,名称依旧沿用旧称“郑家屯”。

清朝光绪二十八年,郑家屯改编为辽源州,归昌图府直辖,郑家屯为州治所在地,创立了警务局和学校。辽源州下辖郑家屯、五道岗子、雁翎窝堡、三江四个区,居民户数已经有3000多户,人口突破了3万人,光郑家屯就有1万多人。

郑家屯老照片

日俄战争之后,日军趁着得胜之机攫夺特权,占领了辽东半岛和南满铁路线。日军以这两个地方为肆意横行的基地,一步步蓄谋扩大侵略的野心。当时按照中日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规定,日军在南满铁路附近有驻扎士兵的权利。郑家屯不属于南满,也不属于铁路的附属地,日军没有理由在郑家屯驻兵。

但是在1914年8月,南满铁路区的日军外出操演,与追剿“胡匪”的昌图县县警相遇。日军趁机挑衅县警,双方随即发生冲突。冲突爆发后,日军借机派出50名日本兵进入郑家屯,公然在郑家屯设置巡警。

日军

1916年8月13日,进驻郑家屯的日军士兵与中国驻军发生纠纷。根据中国档案的记载:日军当时说要交涉某件事情,借此寻衅挑起纠纷。日军不等卫兵通报,就要强行冲入中国驻军的军营,日军在门外被卫兵拦下。

日本兵蛮不讲理,竟然殴打阻拦的卫兵,并且开枪打伤了卫兵。中国军队愤怒不已,当场开枪进行还击。当时日军冲入郑家屯后,钻进一个叫“裕胜当店”的院子,依托这座院子向中国军队射击。

双方相互冲击的结果,中国士兵4人遭到射杀,数人受伤。冲击军营并且开枪挑衅的日军当场被打死8个,另有3名日本兵重伤于当天死去,还有1名日军私设的巡警被杀。在这一次冲突中,日军被射杀了12人。

当时记录此事的档案

这不是一次偶然的事件,到了1919年7月19日时,日军又在长春市二道沟的宽城子车站进行挑衅。当时日军也是故技重施,在没有得到中国军队准许的情况下,日军携带武器冲击中国驻军的军营。

在这次事件中,日军也是以一些无中生有的理由寻衅,在遭到中国驻军的阻拦后,日军竟然开枪打死打伤中国军人。中国军人奋起还击,这一次战斗打死的日本兵更多,取得了比郑家屯更大的战绩。

中国军队击毙挑衅的日军官兵18人,日军私设的巡警1人,另外还击伤日军官兵15人。中国军队总共击毙了日军19人,击伤15人,日军伤亡了24人。而中国军队也有四个五人的伤亡。

宽城子车站

1926年大沽口枪击驱逐舰事件

近代以来,日本就非常重视建设海军,奉行霸权主义的“炮舰外交”。从1918年开始,日军开始建造峰风型驱逐舰,以配合其主力战舰进行海战。

日军在建造大型驱逐舰的同时,也配套地制造了缩小版的“枞”型二等驱逐舰。这种驱逐舰排水量为770吨、舰体长度83.82米,装配有120毫米舰炮3座,65毫米口径机枪2挺。

薄号驱逐舰

1923年3月31日,日本建造的第一批“枞”型二等驱逐舰下水,共有21艘该型号的驱逐舰。这种驱逐舰是介于巡洋舰与内河炮舰之间的中型船只,这些船只能够弥补日军巡洋舰行动不够敏捷的缺陷,又能弥补内河炮舰火力不足的缺点。

日军的“枞”型二等驱逐舰下水后,全部被部署在中国的沿海和长江流域,成为日军控制制海权、制江权的重要力量。这种军舰在今天看来简直太小家子气,可是在当时的中国却是难以撼动的利器。

大沽口的地势(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1936年3月,直奉战争中,为阻止奉系军阀的军舰进入天津,直系军阀封锁了有“京津门户”“海陆咽喉”之称的大沽口。这一举动引起了列强的不满,他们认为这干涉了列强的行动。

帝国主义国家要求直系军阀立刻开放大沽口。日本在这些列强中最积极,调集了“枞”型二等驱逐舰中的“藤”“薄”“荻”“茑”4艘军舰调集到渤海海域,企图以武力进行恫吓。

大沽口炮台的大炮

3月12日,中国军队被迫开放大沽口,日本军舰当即进入。日军当天出动了“藤”“薄”两艘军舰,但是日军根本不听招呼,在与炮台约定的时间和驶入的方式不符的情况下,强行闯入大沽口。

炮台堤坝处的守军发现情况不对,要求日本军舰停靠岸边检查。日本军舰却蛮横地开枪扫射堤坝上的中国军队,守卫堤坝的守军被迫以步枪还击日舰。大沽炮台上的大炮,为避免事态扩大没有开炮。

奉军士兵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日本军舰担心搁浅,不得不从大沽口撤了出来。根据日军档案记载,“薄”号驱逐舰射出的子弹120多发,“藤”号驱逐舰射出子弹70多发。但是这两艘军舰也遭到了多发步枪子弹的射击。

在这场激战之中,日军两艘军舰留下了10多处步枪弹痕,中国军队阵亡排长一人,司务长一人,士兵两人。日军“藤”号驱逐舰被步枪打穿2处,日军第十五驱逐舰队司令浦田静三中佐被击中左脚,士兵一人重伤。

这一起事件是日军挑衅在前,中国军队反击在后。日军却对此深感奇耻大辱,“藤”号驱逐舰于15日抵达天津大连公司码头,逼迫段祺瑞妥协赔款。

当民众得知真相后,组成游行请愿队伍上街抗议,却遭到反动军警的镇压,47名无辜群众和学生被射杀,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八一三惨案”。鲁迅先生对此义愤填膺,写下了《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揭露段祺瑞政府的腐败无能。

虽然这起事件最后被残酷镇压,但是它表明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

奉军当年使用的步枪

这就是清朝灭亡以后,中国人反抗外国侵略的三次著名的斗争。面对日军的挑衅,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这种反抗精神一直延续了下来,一直延续到抗战胜利。

参考文献:

1.抗日战争纪念网.郑家屯事件——吃瓜小儿引发的外交大事件:
https://www.krzzjn.com/show-2331-131931.html

2.中国吉林网.宽城子站,长春的第一座火车站:
https://history.sohu.com/a/807745855_121620820

3.萨苏.《最漫长的抵抗:从日方资料解读东北抗战十四年》西苑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历史   清朝   中国   事情   档案   日军   驱逐舰   日本   军舰   中国军队   炮台   城子   步枪   事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