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价买假货!劣质牛奶伪装成高端货,两个方法教你辨别

文 | 锐观经纬

编辑 | 锐观经纬

你是不是也有这种疑问,花3倍价钱买的“水牛奶”,喝着却和普通牛奶没差别?

本想为稀有奶源、高营养的水牛奶买单,结果却掉进了商家设下的文字陷阱和含量迷局,今天就来教你避开高价踩坑,买到真正的好牛奶。

提到水牛奶,很多人会觉得它是乳业里的“高端选手”,口感比普通牛奶醇厚,营养指标也更高,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同款规格下能卖到普通牛奶的2-3倍。

确实,这一小众品类在乳业整体遇冷的大环境下表现亮眼,其实从2024年末中国水牛奶市场规模约50亿元。

水牛奶能从小众走向大众,离不开电商和网红经济的助推,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它的市场化就从两广地区起步,当时主要作为姜撞奶、双皮奶等甜品的原料。

直到2019年前后,京东、天猫等平台引入这一品类,很多知名博主为广西水牛奶带货,小红书上的大量曝光更是让它成了“网红奶”。

如今市面上的水牛奶品牌早已不局限于皇氏集团、百菲乳业这些老牌企业,南国乳业乳鹰、左江、隔壁刘奶奶、爷爷的农场等新兴品牌,还有乐纯这类新消费品牌都纷纷入局,玩家超过60个。

更让人无奈的是,当消费者追问比例时,不少商家还拿保密、技术机密,当借口,连皇氏集团、百菲乳业这样的龙头企业也不例外,客服,得到的答复是复配比例属于生产工艺配方,不方便透露。

这些含量成谜的水牛奶,其实能按生水牛乳占比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占比连50%都不到的。

有些更贵的牛奶品牌,生牛乳排在生水牛乳前面,这就意味着普通生牛乳的含量其实比水牛奶高,甚至还曾有过偷工减料的前科。

除了含量迷局,商家还玩起了文字游戏,把水牛相关词汇注册成商标,用包装设计误导消费者,产品本质还是生牛乳含量更高的混合奶,和水牛奶为主料没有半毛钱关系。

很多企业总觉得这是无伤大雅的营销技巧,却忘了消费者一旦发现真相,从失望到愤怒的情绪转变,会彻底摧毁品牌信任。

其次是监管难度大,大部分以上的水牛奶靠电商、社区团购等线上渠道销售,线下实体店很少见。

线上销售跨区域、覆盖面广,抽检难度比线下大得多,监管往往跟不上,这就给了企业“钻空子”的机会。

而且水牛奶本身是小众品类,全国奶类总产量中占比不足0.5%,巨头乳企不重视,行业长期处于“没人管”的状态。

还有是奶源稀缺和竞争激烈的矛盾,2022年中国水牛奶产量约305.6万吨,和超3900万吨的普通牛奶产量比起来,差距悬殊。

可活跃的水牛奶品牌却超60个,近50%的品牌还依赖广西合浦等地的头部加工厂代工。

奶源不够,竞争又激烈,有些中小品牌拿不到足够的水牛奶,就只能往里面掺普通牛奶,甚至有网红品牌根本没水牛奶资源,却想分市场蛋糕,干脆只加少量水牛奶,甚至不加。

成本和售价的矛盾也让企业动了歪心思,现在一公斤生水牛乳收购价约12元,是普通荷斯坦生牛乳的3-4倍。

可终端市场上,部分水牛奶整箱售价已下探到15.9-28.9元,和普通白奶价格重叠,成本高、售价低,为了不亏本,有些商家就只能在原料上做手脚,用普通牛奶降低成本。

其实关键就两步,第一步看配料表排序,优先选“生水牛乳”排在第一位的产品,配料排序是按添加量递减来的,第一位是水牛奶,说明含量肯定比其他原料高。

如果“生牛乳”排在前面,哪怕包装上写着“水牛”,也只是生牛乳含量更高的混合奶。

第二步主动问客服生水牛乳比例,要是客服支支吾吾不给明确数字,或者拿工艺机密当借口,就别买了,因为真正敢保证品质的品牌,不会在含量上遮遮掩掩。

水牛奶的逆势增长本是消费升级的好现象,消费者愿意为更好的口感和营养买单,企业却用含量迷局和文字陷阱消耗信任。

其实小众品类要想走得远,靠的不是虚假宣传,而是透明的品质和真诚的态度。

希望行业能尽快出台全国性的强制性标准,明确水牛奶的定义和标签规范,监管部门也能加强线上抽检,让消费者买得放心。

而我们作为消费者,只要记住“看配料排序、问含量比例”这两个方法,就能避开大部分坑,不花冤枉钱。

大家看完之后,一定要转发给家里人,别让家里人再上当受骗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9

标签:美食   假货   高价   牛奶   两个   方法   水牛   牛乳   含量   生水   品牌   小众   品类   消费者   客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