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卡机器人脖子?中国优必选装本土零部件,3000万大单逆势增长

文 | 金锐点

编辑 | 金锐点

最近在小区取快递时,常会碰到托着箱子稳稳走的配送机器人,刷短视频时,也能看到美国Figure公司那款能洗碗、还会逗宠物的家务机器人。

机器人早不是科幻电影里的稀罕物了,但这个热闹赛道里藏着个绕不开的坎,欧美在核心零部件上的技术限制,一直让中国机器人产业有点束手束脚。

可就在不少人担心中国企业难突破时,本土的优必选最近却传出了好消息,不仅用上了本土零部件,还签下了3000万的机器人大单,在行业竞争里走出了逆势增长的路子。

中国企业是怎么绕开卡脖子的坑?这份订单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破局逻辑?要明白优必选的突破,得先清楚欧美卡脖子具体卡在哪。

2025年4月,美国进一步扩大了对中国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的征税范围,这不是第一次了。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像机器人的关节RV减速器,国内国产化率只有45.4%,大部分企业只能靠进口。

高端芯片更不用说,基本依赖英伟达等欧美品牌,这不是优必选一家的难题,而是整个中国机器人行业都面临的困境。

要么花高价买进口部件,压缩利润空间;要么因部件断供耽误生产,错失市场机会。

优必选没选这两条路,反而盯着本土替代下功夫,打算自己啃下这块硬骨头。

优必选的本土替代,可不是随便找国产部件凑数,而是在关键领域真刀真枪地突破。

比如机器人的动力心脏伺服驱动器,他们现在90%以上用的都是本土部件,不仅性能跟进口货看齐,成本还比日本同类型号低了50%。

为了让机器人更灵活,他们还跟湖北斯微特传动合作,搞出了减速机+电机一体化的集成关节。

以前机器人关节又大又沉,动作还显笨拙,现在靠这个新关节,力量提了3倍,体积却小了1/5。

装在WalkerS系列机器人上,不管是在工厂里搬运零件,还是在展厅里跟人互动,都灵活多了。

软件上也没依赖别人,优必选自己研发的ROSA机器人操作系统,能让机器人实现单机自主运行,还能跟其他机器人协同干活,避免了在系统上被卡脖子。

这些本土零部件的突破,最终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订单,2025年,优必选跟天奇股份签了3000万的WalkerS系列采购合同。

这笔订单主要用在汽车工厂,帮着做组装、搬运这类重复性工作,其实这不是优必选第一次拿大额订单。

截至2025年10月,他们Walker系列的累计合同金额已经快5亿了,其中还有一笔2.5亿的大单。

要知道,机器人行业里,把实验室的原型机变成能稳定量产、敢签大额订单的产品,本身就不容易。

更别说跟国外企业比,比如美国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之前计划2025年产5万台。

后来还下调了目标,而优必选能靠本土部件稳住订单节奏,这在行业里已经算挺亮眼的表现了。

如果还像以前那样依赖进口部件,不仅成本下不来,订单交付周期也可能被外部因素打乱。

优必选能走到这一步,不只是自己埋头搞技术,还找对了搭伙的伙伴,靠产业链协同放大优势。

比如他们加入了汇川技术、旷视科技、绿的谐波等20家企业组成的产业联盟,这些企业都是机器人产业链上的核心玩家,一起共享技术、调配对产能,碰到难题一起攻关。

汇川技术的负责人说过,联盟成立后,成员企业的研发周期缩短了30%,成本也降了20%。

这比一家企业单打独斗效率高多了,他们还跟特斯联合作,特斯联负责给机器人注入“智能大脑”。

也就是能类人思考、有长时记忆的智能体,让机器人不只是听指令干活,还能记住场景、主动配合,比如在工厂里遇到突发情况,能自己调整动作,不用人一直盯着。

除此之外,优必选还跟比亚迪、吉利等车企合作,把机器人用到汽车生产线上,既拓展了应用场景,也靠批量订单进一步摊薄了研发成本。

不过也得客观说,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破局还没到万事大吉的地步,虽然优必选在伺服驱动器上实现了突破。

但像高精度RV减速器,国产化率还是没到一半,高端芯片也还依赖英伟达JetsonAGXThor等海外产品,这些都是接下来要攻克的难点。

而且优必选目前还没实现盈利,2024年净亏损11.6亿元,他们计划2026年把WalkerS的单价降到20万元/台,这还得靠更大的量产规模才能实现。

另外,美国在2025年9月启动了机器人领域的232调查,未来技术限制可能会更严,供应链波动的风险依然存在。

这不是优必选一家要面对的,而是整个中国机器人行业都得绷紧弦应对的挑战。

现在全球机器人赛道都挺热,2025年全球融资事件超83起,总金额突破140亿元。

但热闹背后,中国企业的优势在于接地气,不像有些国外企业光靠人形机器人概念融资。

甚至夸大技术参数被投资方终止合作,而优必选靠本土部件、产业链合作,把订单实实在在拿在手里。

从小区里的配送机器人,到工厂里的工业机器人,中国机器人不是要跟谁争个第一。

而是证明中国机器人产业,正在用本土技术+协同合作的方式,一步步从能做出来向做得好、卖得好迈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9

标签:科技   机器人   零部件   本土   脖子   欧美   中国   部件   订单   美国   技术   企业   关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