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压力下,巴拿马政府干脆也不装了,打算强制收回巴拿马运河两处港口的运营权,让中国直接出局。
据联合早报报道,近日巴拿马国家审计署向最高法院提交两起诉讼,以合同续签未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执行为由,要求判定无效。
随后巴拿马总统穆利诺就出面介入,直言若法庭裁定长和的港口续约合同无效,巴拿马政府将收回两个港口的经营权,转为公私合营,他看不到合同继续执行的可能性。
此前,李嘉诚旗下的长和集团原本打算把全球43个港口打包卖给美国的贝莱德财团,作价228亿美元。
然而这笔看似普通的商业买卖,谁都没料到隐藏着涉及国家安全的风险。
当时被重点盯上的两个港口,一个叫巴尔博亚港,一个叫克里斯托瓦尔港,正好守在巴拿马运河的两头。
别小看这两个港口,它们掌握着全球6%的海运贸易,我们国家一部分商船都必经此地。
对咱们来说,这不仅是个物流通道,更是“一带一路”在美洲的重要节点。
要是这俩港口被美国的贝莱德财团接手,咱们在拉美的贸易往来可就被人掐住脖子了。
很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对这笔交易展开了反垄断调查,同时提了个解决方案:让中企加入收购的财团,至少在巴拿马这两个港口的运营上得有话语权,关键时刻能说了算。
长和集团琢磨了一阵子,也主动说想请大陆的投资者加入买方阵营,本来这事儿眼看着就能皆大欢喜地解决了。
可美国那边不乐意了。
他们国务卿鲁比奥专门跑了趟巴拿马,没过多久,美国海军的军舰就拿到了在运河自由穿行的特权。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老美的“炮舰外交”,他们早就憋着要把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拿回去了。
毕竟这条运河太重要,谁握着它,谁就掌握了美洲海运的命脉。
就在中企准备接手的节骨眼上,巴拿马政府却突然变卦了。
他们翻出合同说长和集团续签程序不合法,直接把长和告到了最高法院。
这事儿说出来都没人信,长和从1997年就合法拿到了港口经营权,2021年续约的时候,还投了17亿美元升级港口设施,巴拿马审计署当时都查过,没问题才通过的。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巴拿马总统穆利诺放话说,要是法院判定合同无效,政府就把港口收回来搞公私合营,可对违约该赔多少钱却半个字不提。
巴拿马突变的态度背后,少不了美国的影子,去年2月,他们拿“移民问题”当借口,给哥伦比亚加征了50%的关税,明摆着就是要给拉美国家敲警钟:在运河问题上必须选边站。
美国不光要港口经营权,还想改运河条约,让美军舰免费通行。
巴拿马为了站队,甚至在今年2月宣布终止和中国的“一带一路”合作。
不过好在我们早有准备。
今年7月,咱们和巴西签了“两洋铁路”的合作备忘录。
这条铁路厉害了,横跨南美大陆,一头连巴西的大西洋港口,一头连秘鲁的太平洋港口,全长6500公里。
等修好了,巴西的铁矿石、大豆这些大宗商品不用再绕巴拿马运河,直接通过铁路就能运到亚洲,光物流时间就能缩短10天以上。
这不仅能避开巴拿马运河的麻烦,还能带动南美内陆的经济发展,慢慢就能平衡美国在这地区的影响力。
除了两洋铁路,咱们还在尼加拉瓜、墨西哥这些国家找替代路线。
尼加拉瓜运河虽然因为钱的问题搁置了好几年,但咱们通过投资当地的港口和铁路,已经慢慢建起了好几条物流通道。
在拉美其他地方,中远海运这些企业还搞起了“海运+海外仓”的模式,光是科隆自贸区的中资仓库就扩展到2.1万平方米,能覆盖美洲21个国家的48个港口。
这么一来,就算一个地方出问题,其他通道还能正常运转,老美想靠一个点就卡住咱们的贸易,根本不可能。
说起来,长和集团这次是真没料到会栽这么大跟头。
作为跨国企业,本来该想到基础设施背后的政治风险,结果因为这事,公司市值蒸发了780多亿港元,连李嘉诚的长子李泽钜都被踢出了香港特首顾问团,教训确实够深刻。
而巴拿马政府这步棋走得也够短视,为了抱美国大腿,不光每年少了59亿巴波亚币(差不多59亿美元)的经济收入,这些钱可都是长和港口带来的,还把自己中立国的优势给丢了。
当年1989年美国为了运河出兵巴拿马的事才过去多少年,现在又让美军慢慢回来,真能保住运河主权吗?恐怕没那么简单。#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参考信源:
更新时间:2025-08-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