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华前,英伟达CEO驳斥强硬派:中国军方不可能使用美国技术

最近几年,中美科技竞争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大家都盯着半导体、人工智能这些关键领域看。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英伟达的CEO黄仁勋在访华前扔出一句话,搞得舆论圈炸开了锅。他说,中国军方压根儿不可能用美国技术,直接把美国国内一些强硬派的担忧怼了回去。

2025年7月14日,黄仁勋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明确表了态。他说,美国政府和一些议员老担心中国军方会拿英伟达的芯片去搞军事能力提升,完全是多虑了。因为中国军方压根儿就不会用美国技术,怕的就是被掐脖子。他还补了一句,中国自己的计算能力已经够硬,完全能撑起军事需求,不需要靠美国芯片。

这话不是他随口一说。就在前一天,7月13日,他接受CNN采访时就提过类似观点,说中国军方用美国技术风险太大,根本不敢碰。毕竟,美国随时可能断供或者加码限制,谁敢把命脉交给别人捏着?黄仁勋这话听着挺实在,既点出了中国的情况,也反过来戳了美国强硬派的痛处。

其实,黄仁勋这话不光是给美国政府听的,也是给中国市场一个信号。他访华前夕放出这番言论,显然是想缓和一下中美科技对立的紧张气氛,顺便给英伟达在中国的生意铺路。毕竟,中国市场对英伟达来说太重要了,不能随便丢。

黄仁勋敢这么说,肯定不是瞎猜。中国这些年在科技上确实攒了不少家底,尤其是在军事相关的领域,走的是自主研发的路子。咱们来看看几个硬核例子,感受一下中国军方的技术底气。

先说超级计算机。中国搞出来的“神威·太湖之光”,绝对是个狠角色。这台机器的核心处理器“申威26010”是完全国产的,连操作系统都是自己开发的,运算速度一度排在全球超算榜单的前几位。这说明啥?说明中国在芯片设计、系统架构这些底层技术上,已经有了硬实力。军方要是需要高性能计算,根本不用盯着美国的货。

再看看芯片产业。华为海思这几年在AI芯片、通信芯片上搞得风生水起,推出了不少能打的产品。中芯国际在制造工艺上也在追赶,虽然跟台积电还有点差距,但已经能满足不少需求。这些技术进步,等于给军方搭了个稳当的供应链,从原材料到芯片制造,再到系统集成,全都能在国内搞定。军方装备需要的芯片,种类多、要求高,国内企业完全可以定制化生产,不用看美国脸色。

还有一点,中国政府一直把技术自主当成头等大事,尤其是在军事科技上。过去几十年,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国家投了大力气,就是为了不被卡脖子。像北斗导航系统、量子通信这些项目,都是自主研发的成果,军方用起来心里踏实得很。

所以,黄仁勋说中国军方不会用美国技术,不是捧中国,而是事实摆在这儿。中国有自己的路子,走得还挺稳。

黄仁勋这话抛出来的时候,正赶上中美科技博弈的白热化。美国这几年对中国的技术出口管得死死的,尤其是半导体和AI领域,恨不得把中国摁住不让动。美国政府的逻辑是,只要掐住先进技术,就能拖住中国的脚步,保住自己的老大地位。

但黄仁勋不这么看。他觉得,美国这种限制策略迟早会翻车。为啥?因为你越限制,中国越会憋着一股劲自己干,最后搞出自己的芯片产业。美国企业要是老想着靠限制打压对手,反而会把自己挤出中国这个大市场。他在采访里就说过,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美国公司不能丢了这块蛋糕,不然就是在全球竞争中给自己挖坑。

这话听着挺有道理。英伟达这种科技巨头,靠的是全球市场吃饭,中国要是真彻底不用美国技术了,对他们来说损失可不小。所以,黄仁勋一方面驳斥强硬派,一方面也在提醒美国政府,别玩过头了。

黄仁勋的判断其实挺接地气。中国军方在技术选择上,有自己的算盘。第一,安全风险太大。靠美国技术,等于把命根子交给别人,美国政府一翻脸,立马断供,中国军方咋办?所以,自主研发才是硬道理,能自己搞定的事,绝不指望别人。

第二,中国技术已经够用了。前面说了,“神威·太湖之光”这种超算,还有华为海思、中芯国际这些企业的进步,都说明中国在关键领域不差事儿。军方需要的计算能力也好,芯片性能也好,国内都能撑起来,没必要冒风险去用美国货。

第三,国家政策也定了调。技术自主是中国的战略底线,尤其是在军事上,谁也不想关键时刻掉链子。过去几十年,中国在半导体、AI这些领域砸了重金,就是为了把主动权攥在自己手里。

黄仁勋这话,表面上是怼美国强硬派,其实也有自己的小九九。英伟达是全球芯片大厂,中国市场要是丢了,生意肯定受影响。他访华前放出这番言论,既是给美国政府提个醒,也是给中国市场递个橄榄枝。

他心里清楚,中美科技竞争再激烈,英伟达也不能跟中国对着干。毕竟,中国不光是市场大,技术能力也在涨,要是真跟中国彻底翻脸,英伟达的AI芯片还能卖给谁?他这趟访华,摆明了是要稳住中国客户,顺便探探合作的机会。

对中国市场,英伟达是既馋又怕。一方面,这块市场太诱人了,半导体需求旺,AI开发热火朝天,英伟达的芯片在这儿有大把用武之地。另一方面,中美关系这么紧张,英伟达在中国的生意随时可能踩雷。

为了稳住局面,英伟达也没闲着。他们计划在2025年9月推出一款专门给中国市场定制的AI芯片,还得符合美国的出口管制要求。这招挺聪明,既不得罪美国政府,又能保住中国客户。

另外,英伟达在中国也下了血本。黄仁勋年初访华时就说过,他们在中国有快4000个员工,几年时间人数涨了六成。这说明啥?说明英伟达真把中国当回事,愿意花力气在这儿扎根。

说实话,黄仁勋这人挺有远见的。中美科技竞争这么乱,他既要保住英伟达的利益,又得在两国之间找平衡。他的这番表态,既怼了美国强硬派,又给中国市场吃了颗定心丸,商业头脑真不是盖的。

他还看得更远,说美国限制中国最终会失败,因为这会逼着中国把自己的芯片产业搞起来。这话听着有点扎心,但确实有道理。你越不让人家用,人家越自己干,最后美国企业可能反倒吃亏。

黄仁勋这番话,不光是驳了美国强硬派的观点,也是对中国技术实力的肯定。他既算计了商业利益,又看透了科技格局,确实有点东西。在中美科技博弈的大背景下,他这话给咱们开了个新思路——技术合作也好,竞争也罢,关键还是得靠自己硬起来。

中国军方不用美国技术,不是啥新鲜事儿,黄仁勋不过是把这事实摆出来罢了。他的表态,既有现实依据,也有战略眼光。未来中美科技咋走,咱们拭目以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自己的路子会越走越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8

标签:科技   强硬派   英伟   美国   中国军方   技术   中国   美国政府   芯片   中美   中国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