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煤炭价格暴涨及节前走势分析
一、价格暴涨的核心驱动因素
1. 供给端强收缩
- 超产核查政策影响:内蒙古等地对煤矿超产行为的严格核查导致单月产量下降,部分矿井停产整改。据测算,仅内蒙古超产核查直接减少供应约6116万吨,叠加全国产能核查政策,预计全年供给收缩规模达2.3亿吨。
- 产能释放受限:主产区“276个工作日”制度常态化,叠加安全检查趋严,煤矿复产进度缓慢,进一步加剧供应紧张。
- 产地库存去化:坑口拉运需求旺盛,煤矿库存快速下降,部分矿区出现“抢煤”现象,支撑价格持续上涨。
2. 需求端短期集中释放
- 冬储补库提前启动:国庆节前备货需求叠加冬季供暖预期,化工、建材等非电行业补库积极性高涨,推动坑口采购量激增。
- 非电需求韧性:煤化工(如甲醇)开工率维持高位,耗煤量同比增速超10%,形成刚性需求支撑。
- 贸易商囤货惜售:市场对政策托底和供给收缩预期强化,贸易商捂盘惜售,港口库存骤降至历史低位(曹妃甸四港库存达年内新低),加剧市场看涨情绪。
3. 政策与市场情绪共振
- 政策信号托底:神华、中煤等央企连续上调外购价(单日涨幅14-16元/吨),释放挺价信号,强化市场信心。
- 资本炒作因素:期货市场多头资金涌入,叠加自媒体渲染“煤超疯”行情,短期情绪推动价格非理性上涨。
二、节前煤价走势预判
1. 短期(9月底前)高位震荡
- 上涨动能仍存:节前补库刚需(预计持续至10月初)、大秦线秋季检修(10月7日启动)导致的港口调入量下降,或推动坑口煤价突破700元/吨。
- 涨幅受限因素:
- 进口煤补充:印尼煤到岸价差缩窄至50-80元/吨,终端压价采购导致实际成交价低于报价,可能抑制国内煤价上行空间。
- 高库存压制:电厂库存可用天数超22天,长协履约率高,市场煤需求集中于非电行业,结构性短缺难以持续。
2. 中长期风险与不确定性
- 供给弹性恢复:安监政策若边际放松,或产能核查完成后部分矿井复产,可能缓解供应压力。
- 清洁能源替代:水电出力增加(如三峡水库流量同比增超2倍)、核电及风电占比提升,削弱火电需求增长。
- 需求季节性回落:9月中下旬电厂日耗将逐步下降,非电需求持续性存疑,煤价或面临回调压力。
三、市场分歧与投资建议
1. 多空博弈焦点
- 多头逻辑:供给收缩常态化(反内卷政策延续)、冬储需求刚性、宏观政策托底(如电价改革)支撑煤价中枢上移。
- 空头逻辑:进口补充+高库存压制、经济复苏乏力导致工业用煤需求疲软、政策调控风险(如释放储备煤)。
2. 产业链策略建议
- 贸易商:警惕高位回调风险,优先锁定长协资源,避免盲目追涨;关注大秦线检修对港口库存的影响。
- 终端用户:逢低补充冬储库存,优先采购高卡煤种(如Q5500以上),对冲后续供应风险。
- 投资者:关注山西标的(受超产核查影响较小)及高股息龙头(中国神华、陕西煤业),短期博弈弹性标的(潞安环能)。
总结
当前煤炭市场处于“供给强收缩+需求强预期”的共振阶段,节前煤价或维持高位震荡,但进一步上涨需依赖极端天气或政策催化。中长期需警惕供给弹性恢复及清洁能源替代风险。建议产业链各环节理性应对,平衡风险与收益,重点关注政策执行力度及库存去化节奏。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