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光8亿营销砸出不到217万粉丝,还仍亏2亿!网友:阿祖都救不了

文章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引言:当多牌在手却打得反响平平,“下一个明天”不在风口,而在本真。


眼下的高途,显然像一个舍得为自己砸钱的大户


上与复旦、人大等名校携手合作,下请来吴彦祖坐镇推出口语课程,动作密集到几乎月月都有新闻。


图源:网络


品牌布局同样气势十足。从签约跳水国家队、率先探索体教融合;到跨界电竞、共建人才培养项目,无论声势、话题还是资源投入,都在向“全域教育生态”挺进。


然而,与这番热闹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容忽视的财务现实——据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收入整体回暖,但仍录得2.16亿元的营业亏损


图源:高途科技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


在技术、流量和资本持续加码的前提下,亏损虽收窄,却依旧难以摆脱。


问题显然不在“钱没花”,而在“钱没花在同一个方向上”


战略长期摇摆,高途像一辆不停换道的“风口马车”,一路追着下一个赛道,却始终没有抵达目的地。


真正拖住它的,不是速度,而是缺乏那个能集中火力、构建壁垒的核心方向。


频繁切换赛道的风口“饥渴症”


过去十年,高途的转型几乎可以写成一部“教育风口简史”


一路走来,就像一场不断拆旧房、却未曾好好打地基的自我革命,每一次都能嗅到风向,却始终没能沉淀出核心能力。


图源:高途


可若是战略重心未能真正稳定,每次转型,就都意味着推倒重来


2014年,高途以“跟谁学”起家,精准捕捉到O2O模式的三大红利——互联网普及的便利性、家教市场的供需缺口、以及在线教育的上升浪潮。


图源:网络


凭借“互联网教育服务中介”的定位,平台迅速链接家长与老师,它也借着互联网这股东风,实现扩张。


然而,这种模式虽顺应时代,却受制于规模。线下家教效率低、成本高、体验难控,O2O模式的天花板来得很快。


高途很快意识到,这条路径,再难续写更有前景的资本故事。


2016年起,公司开始在内部孵化在线直播大班课;并于2017年正式推出高途课堂,重点押注专注中小学的K12教育


图源:钛媒体


彼时正值在线教育的黄金期,政策宽松、资本亢奋、家长热情高涨。


学而思网校、猿辅导、作业帮等平台正争相跑马圈地,而高途选择以名师授课、价格亲民的打法迅速抢占市场。


2019年,高途在美股上市,在融资和市场预期推高下,市值一度攀升至257.5亿美元。


图源:companies market cap


此前的风口可谓一个都没落下,它也一举成为资本眼中典型的“互联网教育样本”。


可这场盛宴的底层动力,并不来自教学口碑或产品力,而是流量与补贴的叠加,这让高途如同被风托起的热气球,飞得高,却没有可持续的升力。


2021年,“双减”政策突至,风口戛然而止


图源:央视网


高途不得不宣布停止K12业务,核心被迫停摆,高途同年全年净亏损更是接近31亿元。


图源:高途2021年度财务报告


图源:高途集团


巨震之下,高途仓促转向成人教育、公考、职业培训,试图止血。


然而成人教育市场分散,而高途在家长群体中的认知仍停留在“中小学补课品牌”旧的用户群逐渐流失,新的市场又难以打入,战略重心再一次被清零,组织不得不从头重建。


2023年,高途再度试新,宣布成立直播电商品牌“高途佳品”,试图借助教育场景切入内容电商。


图源:抖音


2024年,则是牵手中国跳水“梦之队”,打出“体教融合”概念,试图在体育教育领域寻找新增长点。


图源:高途官网


进入2025年,高途的目光再次锁定在新风口之上


3月上线“AI口语大师课”,官方宣传由吴彦祖授权形象代言,以“AI阿祖”作为虚拟互动角色推出练习产品。


图源:抖音商城


9月宣布与重庆狼队电竞达成战略合作,推出电竞研学项目,探索“电竞人才培养”新范式;


图源:高途官网


随后又先后与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合作。


图源:新浪新闻


回望这十年,高途的每一次转向,几乎都在被外部环境推着走。


它总能第一时间跟上风口,却始终没能确立属于自己的节奏。在频繁的赛道切换中,这些动作被冠以“升级创新”的名义,实则却是一次次方向漂移


企业屡屡押注热点,却未沉淀出可复用的方法论和核心优势,增长最终流于形式。这种“广撒网”的套路,看似全面,实则蜻蜓点水


而当一家企业习惯了追风,就难有耐心去造风


高途的困境,本质上是一种“风口焦虑”——投入庞大,产出虚浮,终究陷入高投入、低回报的流量循环。


“散弹打鸟”下失效的信任漏斗


频繁换道的代价,远不止战略层面的混乱。


当大方向反复摇摆,经营底盘也随之失衡,进而导致产品、业务、投放、受众层层脱节,内部节奏紊乱,而外部认知撕裂


第一层是业务线过宽


“双减”之后,高途几乎把手探向了各种能试的方向,从传统教育培训一路铺向消费与娱乐。


光是在抖音平台,“高途”主号仍主打教育基调;“高途佳品”专做家居带货;“高途学霸说”讲学习心路;连创始者本人也开设独立账号,分享人生哲学


图源:抖音


一个品牌,四种声音


入口太多,调性各异,却都挂着同一个“高途”招牌


结果就是身份错位——既想做严肃的教育机构,又像个追热点的媒体公司。对外,用户难以判断“高途”究竟是什么;对内,组织资源被拆散在多条战线上,难以形成合力


第二层是产品承接乏力


高途长期依赖低价或体验课获客,通过几十元试学、数千元进阶课的路径引导用户转化。


但现实是,流量并未因课程本身顺利沉淀为留存用户


更棘手的问题在于,配套服务漏洞频出,用户体验持续恶化。


黑猫投诉平台最新数据显示,与高途相关的投诉累计超过2581条,其中多数集中在“课程退款难”、“售后不回应”等问题。


图源:黑猫平台


与此同时,高途的营销方式也频频引发反感


多位用户反映,即便明确拒绝购买意愿,仍不断接到不同号码的推销电话;


图源:消费保


甚至有曾应聘高途代课老师的网友透露,所谓“教学岗位”实为销售任务,核心职责是通过电话劝导用户续费或报名新课。


用户看到的不是教育服务,而是一场被层层话术包裹的推销


当信誉被一点点透支,产品力的劣势就会被无限放大,流量也随之失去承接的基础


第三层是投放不成体系


产品留不住人,品牌又缺乏持续信任,企业往往靠更大的投放去换流量,高途也不例外。


高途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销售费用高达8.209亿元,在整体收入13.9亿元的情况下,销售投入几乎吞掉了六成营收


图源:高途2025财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报


可这笔巨额投放被“撒辣椒面”式地分散到课程推广、直播电商、明星代言、跨界活动等多个战场,每一条线都在烧钱,但没有一条线能沉淀成真正的用户。


数据显示,“高途佳品”至今粉丝不足217万,场均观看人数不到万人与同样从教育跨界电商的“东方甄选”相比,差距悬殊。


图源:抖音


看似在做“全域曝光”,实则缺乏统一的品牌重心,这就导致获客渠道越多,品牌漏斗越大。


最终塌陷的,是信任


教育的根本,在于用户相信课程有价值、教师可信赖、学习值得投入


但当课程、带货与娱乐内容交织,品牌在短时间内跨足多个领域,用户自然难以看清它的边界,也开始怀疑它是否仍专注于教学。


这种疑虑不会立刻爆发,却会在一次次失望中被放大,最终转化为不信任


图源:网友评论


课程销量的波动、内容主题的频繁更换,都让这种不确定感更明显。教育行业的底层逻辑,始终是以信任换取时间,而非以曝光置换流量


如果说高途的故事关乎追风,那么东方甄选的故事,则在于沉淀


2021年,同样因为“双减”,新东方失去了核心主业,股价一度暴跌九成


但在最混乱的那一年,它没有盲目寻找新赛道,而是把“知识”与“产品”重新结合。2022年,东方甄选转向直播电商,以“知识带货”破局。


图源:人民日报


不同于传统主播的情绪式推销,它延续了教育机构的调性,用讲解、分享知识取代煽动


独树一帜的双语直播迅速出圈,相关话题“#从没想过能在带货直播间学英语#”登上抖音热搜第一,阅读量突破2440万


图源:抖音


这种以内容为核心的表达方式,与新东方原有的教学口碑天然衔接,也让“卖货”多了一层文化底色。


东方甄选用知识重塑商业叙事,这一模式随后登上央视《云顶对话》,也让用户对“新东方卖货”生出更多信任


图源:央视网


如今,东方甄选已形成稳定闭环:内容端,有自建直播间与独立App;产品端,自营产品超700款,坚持自产自销;用户端,有超过26万人会员体系一路保驾护航,复购率超过60%


图源:东方甄选小程序


更重要的是,它的品牌逻辑保持一致,始终以“知识”为底色,贯穿教育、电商、出版等多个板块


外部看似多元,实则内核统一


它不是靠投放堆出来的曝光,而是靠内容一致性积累出的信任。


正是这种聚焦的纵深逻辑,让东方甄选在“失去风口”之后,反而获得了新的稳定增长;与之对照,高途虽然也在跨界频繁尝试,但每一个动作都是孤立的事件,缺乏中心牵引


一个在聚焦中积累势能,一个在分散中消耗势能。


营销能制造声量,却掩盖不了深层的结构性问题——品牌定位模糊、产品链条割裂、信任难以沉淀


这些裂口正在扩大,侵蚀的,不只是高途的品牌形象,更是它赖以生存的确定性


加码AI救世主

“远水”却难解“近渴”


经历了O2O、K12、直播电商之后,高途再次把希望寄托在技术叙事上,于2025年提出“All with AI, Always AI”核心战略,试图将AI深度融入各条业务线。


图源:中国日报网


只是就目前成果而言,表现仍略显差强人意。


从技术层面看,AI并没有带来根本突破,反而放大了原有的短板


高途联合创始人罗斌曾公开表示,AI在准确性、稳定性等方面“与优秀真人老师仍有明显差距”。


这一点在“吴彦祖口语课”中暴露得尤为明显:不少用户吐槽“AI阿祖”实则为陪练假把式只会机械性重复提问,且发音纠错功能薄弱,对比真人互动明显拉胯。


图源:网友评论


当科技噱头无法转化为真实体验,创新就成了表演


在落地场景上,高途的AI产品同样没能击中痛点。


高途AI英语”闯入的是多邻国、开言英语等成熟品牌已深耕多年的红海市场,功能重叠,差异有限,在下载量上便有很大的分晓;


图源:华为应用市场


“预见塔塔”则切入一个小众且非刚需的情绪疗愈赛道,受众有限、留存偏低。


两者都未能形成清晰的使用场景与持续的用户黏性,只是占了个“AI”的名头,并未形成实际优势


放眼行业,高途的AI转型更像是一次“迟到的应试”


好未来、网易有道早在2023年就完成了底层模型的训练与内容生态布局;而高途此时才刚刚进入实验室阶段,数据积累不足、算法依赖外部平台,在资源、技术和时间窗口上都处于被动


图源:网络


但高途也并不是毫无准备。


复旦、人大等技术前沿高校的合作,使其得以借助科研资源完善自身能力、补齐技术短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推进智能教学与内容研发。


同时,它还引入DeepSeek模型,强化其在教研、教学、产品开发及内容创作等多个核心业务场景的深度应用


图源:高途


这场技术革新能否弥补产品力的薄弱,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AI的确代表未来,但对高途而言,目前的“远水”依旧难解亏损与信任的“近渴”


写在最后


当每个风口都在承诺“快速成功”时,沉下心来做难而正确的事,反而需要更大的勇气


企业真正的长久,不在于能抓住多少次转瞬即逝的风口,而在于能否找到那个值得反复深耕的方向,并构筑起属于自己的核心壁垒


对高途而言,或许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寻找下一个热点,而是直面一个最根本的诘问——当外部声浪退去,自身不可替代的价值何在?


这个问题不仅关乎高途,也在叩问着每一个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的企业。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头条深一度#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首席商业洞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科技   粉丝   网友   风口   用户   产品   核心   品牌   内容   赛道   流量   热点   课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