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项足以获诺贝尔奖却尚未获奖的科学进展


2018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内,诺贝尔奖创始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胸像在2018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前展出。

每年这个时候,顶尖科学家们或许不愿错过任何一通电话——由瑞典工业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一个多世纪前设立的化学奖、物理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将于下周与和平奖、文学奖一同揭晓。

诺贝尔奖是科学成就的巅峰,但预测获奖者多半是猜测。候选名单与提名者信息始终保密,评选过程的细节文件需封存50年方可公开。不过,值得诺贝尔奖委员会选择的重大科学进展并不匮乏,以下是五项被专家认为足以获诺奖的改变生活的突破与发现。

突破性肥胖治疗手段

模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2型糖尿病与减重药物的研发,颠覆了医疗健康领域。全球每8人中就有1人受肥胖困扰,这一数字自1990年以来已翻倍。此类药物可降低血糖、抑制食欲,有望开启肥胖及2型糖尿病等相关疾病治疗的新时代。

三位参与司美格鲁肽研发的科学家——斯维特拉娜·莫伊索夫、乔尔·哈本纳博士和洛特·比耶雷·克努森,荣获2024年拉斯克-德巴基临床医学研究奖(该奖项常被视为诺奖风向标)。洛克菲勒大学生物化学家、副研究教授莫伊索夫与哈佛医学院内分泌学家、医学教授哈本纳助力识别并合成GLP-1;诺和诺德公司研究与早期开发首席科学顾问克努森,在将其转化为如今数百万人使用的减重药物中发挥关键作用。

今年4月,这三位科学家与多伦多大学内分泌学家、教授丹尼尔·德鲁克博士,以及哥本哈根大学丹麦内科医生延斯·尤尔·霍尔斯特博士,共同获得由普莉希拉·陈、马克·扎克伯格等人创立的“突破奖”生命科学奖。

量子计算先驱

科睿唯安科学信息研究所研究分析主管大卫·彭德尔伯里表示,量子计算作为新兴领域,理应获得诺贝尔奖认可。他通过分析科学家关键论文多年来的被引用频率,筛选出“具备诺奖潜质”的学者。

今年,他认为两位物理学家在量子比特(量子计算中编码数据的基本信息单位)研究方面的成果值得关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量子信息研究所教授大卫·P·迪文森佐,以及瑞士巴塞尔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丹尼尔·洛斯。

彭德尔伯里提及1998年发表在《物理评论A》上的一项研究时称:“量子计算确实备受期待,或许也存在不少炒作,但回溯这些被高度引用的论文,迪文森佐与洛斯的这篇论文被引近万次,数量惊人。他们的洞见是将量子比特作为制造量子计算机的基础机制。”

该领域其他先驱还包括英国牛津大学量子计算中心客座物理学教授大卫·多伊奇,他曾获2023年“突破奖”基础物理学奖。

囊性纤维化治疗方案的发现

两年前,许愿基金会宣布,遗传性疾病囊性纤维化不再自动成为其帮助的致命疾病患儿的合格病种——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三位科学家在该疾病治疗领域带来的突破性进展。囊性纤维化会导致黏液分泌过多,困住感染物并堵塞肺部气道。

爱荷华大学内科-肺病、危重症与职业病学教授迈克尔·J·威尔士博士,揭示了引发这种致命遗传病的蛋白质的功能及患者体内该蛋白质可能出现的异常。这一发现为另外两位研究者找到纠正异常蛋白质的方法奠定基础,最终促成药物组合问世,使囊性纤维化成为可管理的疾病。Vertex制药前物理有机化学家赫苏斯( Tito )·冈萨雷斯开创了用于筛选潜在化合物的系统;该公司细胞生物学家保罗·内古列斯库则领导并推动了相关研究(据拉斯克基金会声明)。

今年9月,三人共同获得2025年拉斯克-德巴基临床医学研究奖。

肠道微生物组的认知突破

人体内外生存着数万亿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它们共同构成人体微生物组。过去二十年间,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得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微生物的功能,以及它们彼此间、与人体细胞(尤其是肠道细胞)的相互作用。

彭德尔伯里指出,该领域早该获得诺贝尔奖认可。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罗伯特·J·格拉泽杰出大学教授、生物学家杰弗里·戈登博士是该领域的先驱。

戈登从老鼠实验室研究起步,致力于探究人体肠道微生物组及其对健康的影响。他领导的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组与影响全球近2亿儿童的营养不良健康效应相关,目前正开发以改善肠道健康为目标的食品干预手段。

新一代DNA测序技术

人类基因组图谱绘制常被提及为诺奖候选成果。这项宏大项目始于1990年,2003年完成,由美、英、法、德、日、中六国数千名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联盟共同参与,对生物学、医学等诸多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但该项目未获诺奖的原因之一,或许是参与人数众多——根据诺贝尔1895年遗嘱中的规定,每个奖项最多可表彰三人,而如今科学研究的协作性日益增强,这一规则面临挑战。

彭德尔伯里表示,基于类似考量,诺贝尔委员会或许会认可英国剑桥大学化学家尚卡尔·巴拉苏布拉马尼亚姆、大卫·克勒纳曼,以及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生物物理学家帕斯卡尔·迈耶在新一代测序技术方面的贡献,他们研发的技术可同时解码数百万个DNA片段。

在他们的发明之前,完成整个人类基因组测序需耗时数月、花费数百万美元;如今,这一过程一天内即可完成,成本仅需数百美元。彭德尔伯里称,这项成果改变了医学、生物学、生态学、法医学等多个领域,使医生能更轻松地了解疾病的遗传基础,推动精准医疗及其他治疗手段的发展。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将于周一揭晓,物理学奖于周二公布,化学奖于周三发布,文学奖和和平奖则分别在周四、周五揭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7

标签:科技   进展   科学   诺贝尔奖   量子   诺贝尔   大卫   微生物   领域   肠道   科学家   伊索   化学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