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乡县白阳村魏氏近期续修家谱。魏建锁先生发现了白阳魏氏十五世祖光绪甲午科第一百一十二名举人魏谦亨的《顺天乡试硃卷》。
光绪甲午(1894)科《顺天乡试诛卷》
什么是“乡试硃卷”呢?
“乡试硃卷”是清代科举考试中,考生在乡试中所做得的答卷,经过誊录官用红笔重新抄写后的副本。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考官因认识考生的字迹而徇私舞弊,确保考试的公平性。
清代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通常在各省的省会城市进行,时间固定在农历八月,因此也被称为“秋闱” 。考生在乡试中完成的原始试卷被称为“墨卷”,为了防止考官因认识考生的字迹而偏袒,誊录官会用红笔将墨卷重新抄写一遍,形成“硃卷”,然后送交考官批阅。
柏乡县白阳魏谦亨自费印刷《乡试硃卷》记载的家族履历
中举后的考生通常会自费印刷乡试硃卷,记录家族履历、受业恩师、各级考试官员等信息,作为纪念品保存和传世。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代社会对科举考试的重视和对公平、公正的追求。同时更是考生家族的荣誉象征。
魏谦亨《乡试硃卷》记载受业恩师、各级考试官员等信息
这次发现魏谦亨的“顺天乡试硃卷”,再现了魏谦亨的三篇试卷全文。
魏谦亨三篇乡试试卷的题目分别是:《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诗曰:衣锦尚絅》、和《征者上伐下也》。
魏谦亨的三篇应试文是以八股文格式写成的科举范文。破题精当,承转有序;骈散结合,论述切实;见解精辟,经典阐释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从中更能看到清末的科举文章与历史维度的关系。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功底,更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深刻内涵,是形式美与思想深度兼具的三篇佳作。
柏乡县白阳魏氏家族《顺天乡试硃卷》的面世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看到了乡试硃卷经考生自费印刷的实物,实乃珍贵!她使我们见到130多年清朝举人考试的试卷,当属不易。她给历史爱好者,提供了了解古代科举的实物样本。
魏谦亨的三篇乡试试卷,经王朴生先生句读、注释,其后将原文和译文诸篇陆续奉献给诸位历史爱好者!
更新时间:2025-05-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