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磨杀驴,半年狂揽4.5亿元,前员工豁出命指控,张核子真不简单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金融界】【凤凰网】【界面新闻】(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鹿上

编辑|鹿上

一支棉签搅动“万户喉”,一管采样收账二百亿。

在所有人都经营惨淡的疫情三年,张核子带着“核酸大军”趁势起飞、疯狂敛财。

然而没有谁会永远站在风口之上。

疫情过后,“图穷匕见”的张核子使出“卸磨杀驴”的狠招。

狂裁4000员工、拒付千万提成;

昔日“销售虎将”尽成“弃子”,任劳任怨三年还要倒贴钱。

前员工豁出命指控,势必让张核子付出代价。

随着更多内幕乱象的曝出,人们这才发现,这个“机会主义者”真的不简单!

“核酸帝国”

2019年年底,突发的疫情,让张核子敏锐地嗅到了商机。

他当机立断大力发展核酸检测业务,迅速调试设备、响应号召。

武汉的首批核酸检测团队中,就有张核子的“抗疫志愿队”。

自那以后,“核子基因公司”成功站稳脚跟,掌握先机。

短时间内,张核子通过“直营+加盟”的模式,在全国45个城市疯狂扩张实验室。

公司业务囊括了全国大半人口,几分钱的棉签试剂成本换来了成百上千倍的利润。

无穷无尽的核酸检测业务,让张核子仅半年就净赚4.5亿。

谁能想到,在2019年年底之前,张核子的公司正在面临资金紧张的困难。

他为了让公司经营下去,甚至还卖掉自己的豪宅填补窟窿。

没想到不到一年时间,这个原来无人在意的小角色,一跃成为了响当当“核酸大王”。

能吞得下如此庞大的业务,张核子显然不可能是一个人单打独斗。

每块区域的核酸采集点和实验室的建成,都是业务员跑前跑后的功劳。

核酸检测业务开启后,一线的业务员们就进入到了“备战”模式。

为了把握主动权,他们需要绞尽脑汁寻求合作机会。

员工杨秋然就是这样,在为公司冲锋陷阵的过程里掌握了规律。

只要那个地方曝出首例阳性,她就立刻杀过去谈合作、拿单子。

杨秋然接连拿到上海冷库、乃至全国冷库的核酸检测单,为公司带来巨大财富。

在大部分人居家停滞的三年里,像杨秋然这样的业务员却时时刻刻都是紧绷状态。

日夜颠倒地对接实验室和合作方,几千万的业绩单子堆成摞,都没时间找公司兑现。

采样实验室更是连轴转,实验室人员有时连着36小时不休息,一心扑在检测上。

所有员工都以为,把这段时间挺过去,就一定能有大收获。

但没想到辛辛苦苦几千个日夜,最终换来的却是一纸解雇书。

血泪控诉

杨秋然是拿不到提成的业务员中,最典型的一位。

她拿着自己在2021年谈下的2000万、最终收账1300万的项目去找张核子讨要提成。

按之前承诺的,她本能要到10%,也就是100多万。

可是张核子却只愿意按原本提成的一半来给。

心中愤愤的杨秋然自然不答应,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并给出证据。

但维权路漫漫,她的一些证据并未被采用,最终的判决金是79万。

然而在已经几乎腰斩的情况下,张核子又扣下20万,只拿到了50多万。

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张核子本来因为没给这20万,被列入强制执行名单。

可是他只限制高消费了一天,就被解禁了。

为此,张核子还专门发了一条坐商务舱的视频沾沾自喜。

杨秋然这边,却至今没有拿到被他吞掉的20万元。

她对于张核子的解禁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他到底是如何逃脱“制裁”的。

现在,杨秋然的手中还有其他几单百万项目的提成未结,这些大概率都会变成一笔烂账。

别说提成,就连她三年的工资都没有被结清。

在忙业务的时候,没有时间去算工资和提成问题。

有时候一个下来,她的工资被东扣西扣,最终只能拿到一两千甚至几百块。

她不止一次地找张核子讨要薪水,不仅没有得到正面回应,还被对方拉黑。

最后,张核子以“扰乱办公”的缘由,解雇了她。

杨秋然愤怒地连发六条朋友圈声讨老板的恶行。

但这几条动态却让公司抓到了她的“把柄”,以侵权为由向她索赔5000,并要求她写道歉信。

种种行径,让她几近绝望。

杨秋然并不是个例,疫情之后,众多老员工都向公司索要薪水提成。

当营业额达到千万级,再以原来的比例发提成,老板就开始肉痛了。

一番耍赖扯皮之后,却拿不到半个子儿。

一位任职多年的老员工,在被辞退了4年后,才走完了所有诉讼流程,终于拿到应有的赔偿。

而更多的职员则是在疫情结束后被统一辞退。

一部分人像杨秋然一样抗议到底,但更多人只能拿着象征性的补偿走人。

20年到22年,“核子基因”公司一片人仰马翻,大家都被迫承担着高强度的工作。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他们又是被最早踢出局的人。

从员工的口中得知,“核子基因”公司内部,更是乱象丛生。

丛生乱象

疫情期间,“核子基因”公司虽然拿到了核酸检测资质。

但张核子没有“金刚钻”,却还想揽“瓷器活”。

人手严重不足,实验室的环境配置也都跟不上。

但一切都要为了单子让步,顶着各种问题也要接采样检测赚钱。

实验室哪怕验收不合格,也敢流入市场。

虽然张核子的行为被发现了,但迫于庞大的需求量,当地只能默许。

“核子基因”公司也就更加有恃无恐。

一些正规的核酸检测点,都是动用医院人手,按照检测能力,定量采样。

“核子基因”可不愿意,对张核子来说,样本是越多越好。

为了让员工价值最大化,没有医护资质的员工 也被“赶鸭子上架”。

在这种情况下,采样数量弄错、丢失都时有发生。

一旦找不到遗漏的采样,实验室只能按照“阴性”上报。

这就导致一些“阳性”感染者不能被及时检验出来,外出影响更多人。

而在济南的隆尧县,“核子基因”实验室甚至闹出了“未检先报”的丑闻。

明明还没完成检测,就报告“全部阴性”,让两例“阳性”成了漏网之鱼。

疫情后期,“核子基因”公司因违规操作、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谎报结果等操作被多次罚款。

有些地方甚至果断中断合作、暂停了公司实验室的检测业务。

这样的乱象,一直持续到风口过去。

疫情之后,张核子的企业业务量锐减,公司资金链再度面临困境。

原本5000人的大公司,一下裁走了4000多人。

因为问题频出,“核子基因”始终没有成功上市。

体验过“虹吸财富”快乐的张核子,哪里会就此善罢甘休。

他又开始了折腾,从2022年到如今,先后涉足了农业科技、房地产、直播等行业。

卖起了大米等谷物、干起了写字楼出租业务、还自己开启了直播。

可他的每一次折腾,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那“兵荒马乱”的三年过去后,张核子也翻腾不起什么浪花了。

小结

如今,核子基因的员工的欠薪问题仍旧没有被很好地解决。

没有人愿意让自己3年的血汗辛苦付诸东流。

祝愿他们最终都能够成功捍卫劳动成果,获得应有的赔偿。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金融界】【凤凰网】【界面新闻】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9

标签:财经   卸磨杀驴   核子   半年   员工   简单   核酸   公司   基因   疫情   实验室   业务   业务员   阳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