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双十一快到了,商家这次不拼价格拼创意,给衣服挂上了A4纸那么大的吊牌了,还有人直接在拉链头上锁了把密码锁,顾客确认收货再告知密码,锁就直接送给客人了。


说实话,我是头一回见这个阵仗。
商家说得也直白,衣服上挂把锁穿出门,大多数人应该还是会觉得不好意思吧。
这波操作背后藏着什么?
女装退货率太高了,一般是50%到60%,直播带货的退货率能到80%以上。
为啥退?质量问题吗?
不是,大部分人是穿完了再退。

西湖断桥边拍照的,吊牌藏衣服里;故宫红墙下打卡的,汉服穿完就退;沈阳某职业学校60个学生,集体买运动会服装,活动结束全退了,衣服上全是草屑泥土,还投诉店家,直接把店铺搞封禁三个月。

这就是商家为什么要搞巨型吊牌和密码锁的原因,你想试试颜色材质,那也可以,但不让一小部分消费者白蹭穿出门,真想买,剪了吊牌或者联系我拿密码,完成交易,避免无理由退货。
其实一般我做商业分析的时候,都是站在消费者这边的,没办法,我自己也是消费者。
但这次我要说,商家有一定的道理。
为了保护消费者,现在一般电商都会有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定,商品“不影响二次销售”就能退。
但什么叫“不影响二次销售”?没说清楚。
衣服穿过算不算影响?有洗衣液味道算不算影响?商家要举证,得拿出洗衣痕迹、形变对比、体味残留这些证据,成本高得吓人。
这就让一些消费者把电商平台当免费试衣间,或者当成假期或者活动的免费衣橱。
问题是,这些衣服穿过了试过了,退回来以后,商家还是要卖的,下一个消费者其实穿的就是二手货了。
咱们进一步说,这是一种劣币驱逐良币。
有些商家承受不住高退货率,直接退出市场,那留下来的商家呢?只有提高售价维持利润,导致性价比下降,形成恶性循环,高退货率→提价→性价比降低→更高退货率。
不论是买到二手衣服,还是商家性价比下降,真正受伤的,是那些本本分分买衣服的消费者。
四川一家生产巨型吊牌的厂子,近两个月卖出去四五万个,记者采访了负责人,这种吊牌在尺寸、硬度和隐蔽性上都做了特殊设计,若强行穿着会产生明显不适。
一个密码锁不到3块钱,巨型吊牌8块左右,比起退货损失,商家觉得这钱花得值。

但这招管用吗?
网上已经有各种拆吊牌教程了。真想退货的人,照样能找到办法。
况且按照平台规则,即便吊牌剪了,商家也得退款,因为吊牌没有法律效力。
所以巨型吊牌更类似于一个无奈之下的商家行为艺术,来激起社会对于白嫖党的重视。
这时候有大佬要说了,那怎么办?
我觉得,平台得承担起主体责任。
完善退货审核标准,引入第三方质检机构,对争议商品进行专业鉴定。
同时建立消费者信用档案,对多次滥用退货规则的用户采取限制措施。
但说实话,这些都是长期工程。
短期内,商家还得靠这些“土办法”自保。
巨型吊牌能防住蹭穿吗?短期内可能有点用,不过我也说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经验的白嫖党还是有空子可以钻。
所以长期来看,这事儿得靠平台完善规则、监管部门细化法律。
否则,下次可能就不是巨型吊牌了,而是衣服上直接焊个铁链。
真到那时候,丢脸的就不是一些商家或者一些消费者了,而是整个电商生态圈。
各位大佬觉得呢?
更新时间:2025-11-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