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羊不吃草
编辑|司徒夜
正值国庆前夕,一条来自文旅中国发布的祝福视频,在全网刷屏,久久霸榜热搜。
镜头从长城烽火台切换至漓江竹筏,当刀郎那把自带沧桑感的嗓音响起,一句“一条大河波浪宽”瞬间点燃评论区。
遥想2023年的《罗刹海市》的破圈之势,时隔两年刀郎再掀风暴,竟是央妈力挺,不得不感叹这“排面”。
近日,文旅中国联合全国各省市文旅部门,发布了一条献礼视频,庆祝国庆。
视频内容以地域特色划分成“三朵花”,呈现各地独具特色美景。
其中,童心之花为香港、澳门、台湾,豪迈之花为内蒙古、新疆、西藏等,活力之花为广东、海南、福建等。
而这段长达3分多钟的视频选用的则是刀郎版的《我的祖国》为BGM。
这首歌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刀郎以其雄浑有力、沧桑感十足的嗓音,为这首歌赋予了别样的“红色”韵味。
鲜少有人知道,这首翻唱早被收录在他2008年发行的专辑《红色经典》中。
而这首歌,也几乎是他每次演唱会中都会唱的经典之作。
不得不说,他那深情辽阔的嗓音,与各地标志性景观画面搭配,更显祖国山河壮丽。
该视频发布不到一天,点赞人数就已超20万。
视频共创者的人数也是持续增加,目前已有214个地市文旅官媒纷纷加入行列。
本以为该视频下方应该是对美景的向往,没想到,竟是清一色地对刀郎的爱。
就连各地官媒也毫不吝啬地表达自己的爱意。
这份热度,早已超越普通的“流量狂欢”。
以往各地文旅借刀郎“蹭热度”,早已不稀奇,可央媒领头的排面却实属罕见。
不过这并非文旅中国第一次选择刀郎。
今年大年初一,文旅中国发布的新年祝福视频采用了刀郎的歌曲《就在这一刻》。
此外,在刀郎海口演唱会前四天,文旅中国发布视频为其摇人,背景音乐是刀郎演唱的《翻身农奴得解放》,配图则是海南岛红色遗迹。
还有今年2月,文旅中国官方抖音推荐山东风光时,直接用刀郎的《沂蒙颂》当BGM。
其实也不难理解,央媒选择合作的艺人多具备“零负面、文化契合度高、社会影响力正向”三大特质。
刀郎恰好完美契合这三点,他一向被称为“绯闻绝缘体”,唯一被黑的也是因为其音乐风格。
再加上他的粉丝群体横跨三代年龄层,如此buff重重叠加下,刀郎当选,毋庸置疑。
更重要的是,他的音乐从不是空洞的旋律,而是扎根土地的“文化载体”。
当其他歌手还在被所谓的“流量”所驱使,拼命迎合时代喜好时,刀郎早就将创作深深扎根中国的山河大地。
而他的作品中更是藏着一张鲜活的“中国山河地图”。
刀郎为了创作《西海情歌》,直接长期生活在新疆、可可西里等地,只为将作品中融入藏族元素。
还有《喀什噶尔胡杨》中的坚韧,也是他长期在新疆荒漠中生活的体验,据说这首歌的灵感来源还是来自当地的一个爱情传说。
2023年创作《花妖》时,他查阅大量江南地方志,将民间传说与现代编曲结合。
2024年巡回演唱会上海站中,刀郎的《鸿雁于飞》融合了上海奉贤民歌、苏州话念白说唱等小调。
《山歌寥哉》专辑中的歌曲也融入了广西山歌元素。
他的创作从不是那种“细腻”的男女之情,而是实打实对一片土地的热爱。
偏偏这样的创作,还能被称为“土”。
而刀郎对家国的“热爱”还不仅停留在作品中。
他举办的“山歌响起的地方”线上演唱会,没有绚丽伴舞和繁杂道具,也未进行预热和宣传。
直播过程中,打赏额度被限定为每人最高10元。
最终,这场演唱会吸引了超过5400万人次在线观看,收获了126万余元收入。
之后,他将全部钱款捐赠至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 “守护新疆儿童健康成长” 公益项目。
还有“善念如光”演唱会,他同样将全部收入捐赠给偏远山区音乐教育及敦煌壁画修复工程。
此外,每件周边商品都对应具体捐赠项目。
印有《镜听》歌词的帆布包资助1名山区学生全年餐费,敦煌纹样充电宝支持0.5平方米壁画修复。
然而,他的热度还不仅仅局限于他“本人”,还引发了一串的“蝴蝶效应”。
刀郎的歌声,正在将线上热度转化为线下的文旅活力,让更多人走进祖国的山河。
他在资中举办的线上演唱会直接带火了“山歌响起的地方”音乐广场。
资中县文广旅局副局长曹永胜表示,演唱会录制完后,当地1:1复制重建了一个“时空门”,有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而当地其他景区也实现了翻倍的人流量和旅游收入。
济南站的那场演唱会,当地文旅还策划打造了“跟着刀郎去旅行”项目。
数据显示,刀郎演唱会期间,济南酒店和景区门票订单量环比分别增长67%、75%,接送机订单增长31%。
此外,刀郎演唱会对济南周边的淄博、泰安等地的景区带动效应同样明显,淄博红叶柿岩、蒲松龄故居等景区游客接待量均大幅增长。
除此之外,成都、南京、广州等地的演唱会,都吸引了大量歌迷前往。
按照以往趋势,今年国庆期间的乌鲁木齐站,或许会再次带动新疆的旅游热潮。
他用歌声搭建了一座桥梁,让更多人通过音乐,爱上这片土地的风景与文化。
如此看来,刀郎此次再次被文旅中国选中,不过是场“双向奔赴”。
54岁的刀郎,之所以能一次次实现“口碑暴涨”,靠的从不是投机取巧的流量手段。
而是对音乐的敬畏、对土地的热爱,以及二十年如一日地坚守。
在“流量至上”的娱乐圈,他始终保持着清醒。
不追逐短期热度,不迎合浮躁潮流,只把心思花在打磨作品、传递善意上。
部分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刀郎记忆景区开城仪式启幕 麦盖提文旅融合焕发新活力
人民日报|“演唱会经济”开辟重庆巴南文旅新赛道
更新时间:2025-10-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