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誓言不背锅,央视拆机打脸:信老板嘴硬,还是信央视显微镜

7月底,英伟达因为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严重安全问题而被国家网信办约谈,“追踪定位”、“开后门”,无论哪一种行为被坐实,对英伟达来说都足以致命的信誉危机。

一般情况下,当官方亲自出手,一定是掌握了某些不容篡改的证据,而直到现在,黄仁勋还不承认,甚至抬手对天发誓“绝对安全”,但却拒绝交出完整的设计文档。

是非对错全凭一张嘴可不行,于是央视直接下场,显微镜下“拆机”直接打脸,果然,再硬的嘴,面对赤裸裸的现实,也只能自食恶果。

一颗芯片的政治原罪

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H20芯片,从诞生之初就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产品。它是在美国对华技术封锁背景下,经过精密计算后获准出口的“特供版”,性能被严格限制在旗舰型号H100的20%左右。这种与生俱来的政治属性,为后来的信任危机埋下了伏笔。

美国政府为H20的出口开了绿灯,但这并非善意的姿态。其《芯片安全法案》中的条款早已引发警惕,该法案要求部分高端芯片必须内置“位置验证”和“远程关闭”功能。美国议员汤姆·科顿更是毫不掩饰地公开表示,应该在芯片中加装监控模块。

这种背景下,H20的“特供”身份显得格外刺眼,它就像一个被精确设计过的工具,既要满足中国市场对算力的基本需求,又要确保其无法用于尖端领域,同时还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后门。

黄仁勋一年内三次访华,甚至穿上唐装出席活动,试图展现亲和力,但这种文化包装在冰冷的技术审查面前显得无力。美国一方面允许英伟达出售性能阉割的芯片,另一方面却动用国家力量在全球范围内封锁华为昇腾等中国本土芯片的发展。

这种双重标准,让市场清晰地看到了其战略意图:维持技术依赖,而非真心合作。H20芯片因此被许多人视为一个“糖衣陷阱”,其目的在于用“够用”的性能,消磨掉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意志。

无法自证的清白

信任的崩塌,往往始于一个无法被证伪的怀疑,2025年7月31日,中国国家网信办直接约谈了英伟达,这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约谈方不是主管贸易的部门,而是国家安全机构,直指芯片可能存在的“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功能,要求英伟达在48小时内提交相关技术资料。

这让英伟达陷入了一个无解的困境,关于后门的猜测并非空穴来风,技术专家们提出了两种可能的路径:一是在电源管理模块中植入“隐形开关”,实现硬件层面的远程关闭;二是通过英伟达引以为傲的CUDA软件生态系统,在未来的更新中植入恶意指令,从而窃取数据或进行监控。

面对质询,英伟达无法自证清白,公开H20的核心设计文档和源代码是唯一能打消疑虑的方法,但这在商业上无异于自杀。一位匿名的芯片架构师将此比作公开可口可乐的秘方,一旦公开,英伟达最大的技术壁垒将不复存在,其DLSS等核心专利也会暴露无遗。

更重要的是,此举会直接触犯美国的《出口管理条例》,招致更严厉的制裁。黄仁勋能做的,只有发布官方声明否认后门,并在客户会议上一次次口头承诺安全。

但与此同时,他被曝出飞往华盛顿与白宫密谈,并承诺在美国本土投资500亿美元建厂、创造3000个就业岗位,以换取商务部的出口许可。这些幕后操作,反而让外界看得更清楚,他试图用政治和资本交易来绕过技术信任的死结。

市场用订单投票

当信任无法通过言语建立时,市场会用最直接的方式做出判决,中国头部的科技企业迅速“用脚投票”,一场规模化的国产替代浪潮就此拉开序幕。百度、商汤、科大讯飞等曾经的英伟达大客户,相继宣布暂停采购H20芯片。

行动比声明更有力,百度迅速将大量算力任务迁移至华为昇腾910B芯片平台,科大讯飞则选择与寒武纪展开深度合作。这股浪潮甚至蔓延到了汽车行业,广汽等车企开始拆除车辆上已经安装的英伟达Orin芯片,转而采用地平线等国产方案。这一转换不仅是出于安全考量,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单车成本因此降低了近40%。

除此之外,市场的选择直接反映在了财务数据上,英伟达的在华营收在一个季度内暴跌42%,其在中国AI芯片市场超过95%的绝对份额被腰斩至50%左右。与此同时,华为昇腾芯片的订单量逆势暴增300%,此消彼长之间,是中国产业界对供应链安全最真实的渴望。

而且,华为的应对不止于芯片本身,他们宣布全面开源自研的神经网络架构CANN,这一举动直指英伟达最核心的护城河——CUDA生态。华为的目标非常明确,要构建一个独立于英伟达的技术生态,从根基上动摇其霸权,这比单纯的芯片替代,更具长远的战略意义。

H20事件成为了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它告诉所有人,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技术生态的自主可控和供应链的安全感,已经取代了单纯的性能指标,成为企业和国家更坚固的“护城河”。

权威媒体《人民日报》的发文质问,让这场风波彻底从商业秀变成了严肃的正片。最终,市场的选择证明,物理的证据和自主的权利,压倒了所有的口头保证。

结语

根据行业预测,国产芯片在中国AI算力中心的采购占比,将从2022年的5%飙升至2025年的40%。黄仁勋和他的英伟达失去的,不仅仅是曾贡献其全球收入22%的庞大市场,更是一种重建成本极高、甚至可能永远无法复原的东西——信任。

对黄仁勋来说,算力是他最擅长的,但他却忽略掉了一个关键因素:在一个安全感稀缺的时代,信任本身,就是最核心的算力。

信息来源:

新浪财经2025-08-18《英伟达“后门”风波再起,国产芯片机会来了》

北晚在线2025-08-01《人民日报评论:英伟达,让我怎么相信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2

标签:科技   央视   嘴硬   显微镜   誓言   老板   英伟   芯片   华为   中国   技术   市场   后门   美国   核心   人民日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