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也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在古人眼中,“九”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名“重阳”,又因“九”与“久”同音,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因此重阳节也被称作敬老节。
话说人到老年最关注什么呢?那一定非健康莫属。
以下是一份专为老年人准备的秋冬健康指南,愿天下父母健康平安!
早睡早起,适当午睡
研究结果显示,秋季早睡早起,可减少或缩短血栓形成的机会,对预防血栓发病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其次,适当的午睡,不仅可以让大脑和全身各系统得到充分的休息,还可以使心血管系统得到舒缓,降低人体紧张度,帮助保持心理平衡,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秋季昼夜温差大,老年人抵抗力较弱,应注意保暖。尤其是颈部、腹部和脚部,外出时可佩戴围巾、注意脚部保暖,防止寒气侵袭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减少障碍,预防跌倒
调查结果显示,跌倒已经成为了我国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虽然多数跌倒不至于造成即刻的严重损伤,但还是有可能会造成脑部组织损伤、骨折、脱臼等,给身心带来不良影响。
清淡饮食,少量多餐
重阳节前后,秋燥十分明显,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例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因此在饮食方面,应以清淡为主,少吃过于油腻、甘甜、辛辣之物,多吃粗粮和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并且适量摄入优质蛋白。
其次,老年人应避免暴饮暴食,可适当少量多餐,多选易消化的食物,放慢吃饭的速度,做到细嚼慢咽。
适度运动,不要逞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等骨关节疾病的高发人群,因此运动需“量力而行”,选择轻松平缓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广场舞、登山等。
应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大量出汗,伤及阳气及筋骨。对于喜爱晨练的老年人来说,最好等出太阳后或比较暖和的时候再出门锻炼,一定注意保暖,以防着凉。

定期体检,尽早干预
老年人是慢性病的主要高发人群,很多慢性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容易被忽略,因此定期体检十分重要。
对于老年人来说,应每年至少做1次体检,如果发现问题要早做干预,减轻疾病对生活的影响。
慢病管理,降低影响
很多慢性病都无法彻底治愈,将与患者长期共存,如果能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能够大大提高生活质量。
患有慢性病的老人,一定要积极与医生沟通,按时服药、定期复诊、接受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调畅心志,舒缓心情
老年人情志不畅,不仅会加重生理上的衰老速度,还是很多疾病的诱因,因此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同样值得关注。
鼓励老人多与家人聊聊天,缓解孤独感,还可以约上三五好友登高赏菊、下棋品茗,都可以达到心旷神怡、提神醒脑、健身祛病的目的。
更新时间:2025-11-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