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能常州2×100万千瓦机组扩建项目4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

  9月15日10时19分,国能常州2×100万千瓦机组扩建项目(简称“常州电厂”)4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标志着该扩建工程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全部投入商业。

  七百多个日夜的接续奋战,江苏电建一公司建设者以前瞻策划、先进理念和可靠技术为支撑,为打造高效灵活低碳智能发电技术项目贡献智慧与力量,更以创新实践为长三角清洁电力发展注入新动能。

  谋篇:系统筑基

  “5、4、3、2、1!”集控室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当4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的那一刻,大家激动地在一起握手、拥抱。千言万语,化作荣耀和力量,与滔滔江水共激荡。

  常州电厂工程以打造清洁高效大机组为核心,致力于实现火电项目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通过加快转型的生动尝试,为中国电力能源发展的恢宏画卷再添一抹亮色。“虽然过程艰难坎坷,但结果圆满,一切值得!”项目经理魏晓东触景生情。

▲魏晓东接受常州市电视台新闻采访

  优秀的起点,是对自身的高定位、高要求。在建设初期,项目部就瞄定打造精品示范工程这一目标,明确“系统谋划、重点突出、科学有效、分级组织”原则,在项目策划阶段率先编制完成《国能常州项目部工程管理科项目管理方案》,为工程绘制了一张精准的“施工导航图”。

▲锅炉钢架高标准吊装开工仪式

  “开好局、谋好篇,赢在策划,细在部署,重在执行。”魏晓东介绍道,项目团队细致勾勒工程科管理机构网络图,从专业职能岗位配置到岗位人员定编,从责任清单细化到执行流程规范,每一项都落到实处。

▲4号机组主厂房第一混凝土浇筑

  清晰的分工让每个岗位都能精准发力,而诸项项目管理理念的落地,更让建设“如臂使指,如绳契券”。

  “我们以深化项目管理‘十化’为契机,全面推进项目管理‘334’体系执行,系统打通阻碍项目管理的堵点、难点、痛点。”项目副总工程师兼工程科科长李栋介绍,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固“三基”、严“三全”、强“四化”,以资源计划与进度计划的匹配协同为轴线,不断提升履约的饱和度、到位度、成效度,为攻坚战细化管理颗粒度,保证阶段性施工资源合理分布和统筹利用,推进施工计划质效提升。

▲现场管理氛围浓厚

  走进项目现场,系统策划、精益管理的痕迹随处可见。清水混凝土框架高高耸立,电缆桥架、烟塔施工、盘柜接线、仪表取样管、受热面焊接等工匠样板图片呈现眼前,施工方法、质量要求一目了然,“样板引路”让“精品标准”可视化,为工程高质量建设立定标杆、筑牢根基。

▲样板引路展架

  组合场上,四周边坡绿草覆盖,不仅养眼,更可防止水土流失;喷砂防腐车间标准化设置,大大抑制了扬尘污染;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生活污水,做到最大程度回收利用;废旧模板也被二次开发,制作后挡脚板和成品保护盖板等,即美观又节约了材料。此外,户外箱变采用太阳能照明,生活区热水采用老厂蒸汽闭式循环加热……各种“小心机”无处不在,如无数毛细血管里涌动的绿能,为降消减排不倦奔走。

▲组合场四周边坡种植绿草

▲户外箱变采用太阳能照明,生活区热水采用老厂蒸汽闭式循环加热

▲利用废旧模板制作后挡脚板成品保护盖板

  创新:管理提升

  “功率1009MW,烟尘浓度0.7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6.4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18.6毫克/立方米……”集控室大屏幕上数字闪动,和所有在场者一起见证了一个个新的突破——机组技术经济指标均优于设计值!

  新突破来自于创新思维和全新实践。项目建设初期,魏晓东也曾被各种“问号”所困扰。“这块是建筑专业负责,找我有什么用?”“这是工程科的事,我们怎么管?”一边是专业交叉死角和执行盲区,另一边是管理穿透不力。

  “这是火电项目管理的普遍性问题,在公司的支持下,我们决定做一次全新的尝试——在全项目推行扁平化管理。”魏晓东语气坚定。一场旨在打破专业壁垒、提升管理效能的常州新实践就此拉开帷幕。

▲建设中的常州电厂项目

  首先,重新定义各专业的管理职责,延展边界,扫除盲区。动力专业负责焊接技术管理与焊条库装备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同时负责安装专业施工脚手架搭设及管理;建筑专业负责重要基础二次灌浆归口管理工作同时兼顾项目临建实施归口管理工作;工程科负责智慧工地的管理和责任单位的落实……专业分工得到进一步细化,通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拉网式交差,彻底解决过往管理过程中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等疑难杂症。

▲4号汽机底板混凝土浇筑

  第二步是充分激活各层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实现专业管理能力与跨领域协同。“遇到里程碑节点或主线施工关键期,完全打破专业界线,成立专班、召开专题会、定专项计划,实现果断决策、迅速应对。”李栋说。正是这种分工明确、协同顺畅的扁平化管理模式,使得多专业交叉作业的复杂场景下,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重大节点目标均如期实现。

▲4号机除氧器吊装前交底

  创新不仅体现在管理机制的变革,更深度融入工艺优化的实践中。项目部始终将“创新”视为提升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的“金钥匙”,系统策划并实施了21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活动,涵盖绿色施工与洁净化安装等多个领域,为实现高效、节能、环保的工程建设提供了点多面广的坚实支撑。

▲封闭式喷砂防腐车间

  “提高电力变压器安装洁净化率”专项活动,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设备运行工况,有效达成节能降耗目标。智慧焊接管控系统建立人机交互与焊工身份关联机制,从源头杜绝超工艺焊接,确保焊接工艺质量;全自动埋弧焊焊接设备应用于管道加工预制,大幅提升焊接效率与工艺一致性。汽机弹簧隔振器既阻止了汽轮发电机组振动的传播,也可隔断突发地震波的传递……

▲汽机弹簧隔振器安装

  工艺创新与组织改革双轮驱动,在多专业交叉作业的复杂情况下,项目管理与施工中的疑点难点迎刃而解,实现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展现出卓越的项目执行力和创新管理水平。

  攻坚:党建聚力

  走进项目部党建活动室,鲜红的党旗和入党誓词映入眼帘,另一侧“党员先锋”墙也同样亮眼。“一流的履约来自一流的队伍,一流的队伍出自一流的党建。党建硬不硬决定了队伍行不行。”项目党支部书记刘健说道。

  在工程建设中,项目党支部着力打造战斗堡垒,通过组建党员先锋队、党员示范岗等,引导党员干部在项目建设中亮身份、作表率,带头攻坚克难。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024年11月,项目建设一度面临突如其来的挑战。原计划3号机组应先于4号机组受电,但因4号机母线接通需对3号机停电,为加快整体进度,业主要求4号机组与3号机组同步受电,以最大限度节约工期。这一变动顿时成为压在大家心头的一块巨石。

  “工期大幅压缩、业主设备供货滞后,同时主厂房封闭和A排外安装受到连锁影响,时间太紧张了!资源缺口太大了! ”时任电控专业主任、党员周志祥回忆道。

▲建设中的项目现场

  急难险重看党员。项目部第一时间成立以党员为骨干的专项攻坚组,整合电控、建筑、动力等多专业力量,开展高效协同作业,打响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节点攻坚战。

  攻坚组一边深入研究图纸、精准研判、规划工程步骤,一边凭借以往经验统筹人力、设备和材料,迅速投入施工。A排外及汽机房内党旗飘扬、党徽闪亮,建筑专业负责屋架吊装与彩板封闭,动力专业承担凝汽器不锈钢管穿装,电控专业同步推进母线安装……多专业密切配合、无缝衔接,真正实现了“零等待”施工。

▲急难险重党员冲锋在前,清除现场积雪

  党员骨干带头拼搏、全体成员昼夜奋战,最终,4号机组如期实现与3号机组同步受电,不仅圆满响应了业主需求,更突破关键节点,为后续调试与并网发电彻底打通“经脉”。

▲党支部与业主工程党支部开展联学联建党纪教育专题党课学习

  如今,站在长江岸边望去,夜幕降临,万家灯火次序亮起。

  项目投产将成为常州市经济能源保障的重大项目,对于满足江苏省用电需求、持续保障供电,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国能建江苏电建一公司

声明:来源:中国能建江苏电建一公司 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灵动核心环境服务平台转载此文目的为传递更多信息,如文图有侵或者来源标注有误或者不让转载,可在今日头条私信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7

标签:财经   机组   常州   小时   项目   专业   工程   高效   党员   汽机   党支部   节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