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23年说过一次教育改革要学习科举,现在文科教育的弊端越来越严重,真的应该学习科举。
很多人其心可诛,科举这么厉害的选拔人才制度,居然被描绘成没有思想,培养老顽固的教育制度。一些人是故意这样带舆论,但是绝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科举究竟考什么。
古代能在科考中举的人,可以直接当县长,也是具有县长水平的,如果没有这种能力,是绝对无法在科举中取得好名次的,因为科考的题目都非常实际,绝对不可能有现在这种无厘头的论文。比如《从咏鹅诗看基督精神对杜甫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论文,这是说的什么JB玩意。
我2023年举了一个例子:1894年,也就是光绪二十年,清朝举行了一次科举,这次科举是为了庆贺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而举办的,所以叫甲午恩科。
策问是这么说的:朕寅绍丕基,仰昊苍眷佑,兢兢业业,今二十年。。。(省略一百多字皇帝谦恭的表述),兹举河渠之要,经籍之储,选举之方,盐铁之利,揆时度势,酌古衡今,尔多士其扬榷陈之。
其中河渠之要的题目就是下面图中,大概意思是说的是冀州缺水,历代官员都在想办法,有一些前人开凿了渠道,能不能介绍一下过程,还有的人从另外的地方引水过来,说一说是哪些人,在哪个地方。明代有人说要引水,有人说要就地寻找水源,说一说各自的利弊。
可以这么说,现在大部分985学校文科毕业生的水平连古代的秀才都不如。就说1894年这次科举的四个题目,在闭卷考试的情况下,现在985的毕业生有多少人能回答出来?
科举的题目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水利,基建,教育,国家经济治理,选人用人。其他时期的科举题目还会囊括政治改革,外交政策,基层治理等所有实际碰到的问题。
古代科举是为了选拔治理国家的人才,所以题目必须要非常实际,要严密切合日常工作和社会问题,相当于给国家和地方提出建议,这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大量阅读有用的书,去拜访名师,游历四方了解各地民情,探讨各种治国安邦的策略,而现在文科专业的目的是什么呢?
理工科也需要改革,像土木化工之类的传统学科需要缩减,而AI,集成电路这种学科需要开设,但是总体来说理工科不太不被人诟病,主要原因是实用,一个理工科的毕业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经过几个月的磨合期,就能逐渐上手,几年时间便有了处理本专业内大部分问题的能力,但是文科生的培养目标非常不清晰。
更关键的是这些年文科的很多泰斗都成了反派代表人物,比如说经济学代表人物北大的张维迎,法学代表人物罗翔,中文系的方方,还有金融体系内各种极度迷信美联储的经济学家。
所有的学习都需要实用,当年左宗棠只看经世治国的书,而现在的文科很喜欢搞各种逻辑绕弯,歪理辩证的观点。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题目是有轨电车撞死5个人还是换道撞死1个人,还取个名字叫“电车难题”。这种题目还要研究吗,是谁在把文科学生引导到这种偏执的思考方向上。
文科完全可以像古代科举一样,按照经世治国的标准举行全国各专业统一考试,一样的题目,按照水平高低评定级别,水平最高的甚至可以公务员考试免试。
很多专业必须要有社会实践活动,类似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这种专业必须要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才允许写论文,参加答辩,这种专业没有工作经验的话简直简直没法看。像会计这种专业直接全国统一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合并,类似高考一样的全国统一认可成绩。
文科要实用,要多探讨现实发生的事情,要和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相契合,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论文要有时代发展的烙印,不要虚,不要幻想那些没有发生的事情。就和科举考试一样,如果水平达不到,可以晚毕业,水平够高,一两年毕业都可以,有些学生的水平比老师还高,在学校待四年都是浪费。
结束
请关注并点赞+在看。你的每一次点赞都是我创作路上的动力来源。
更新时间:2025-08-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