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3亿元、历时6年,由窑湖小镇联袂法国文旅巨头打造的《飞鸟之约》项目,成为窑湖小镇“吸睛”的特色体验场地之一。10月1日,窑湖小镇官宣,2025年1月1日至10月1日,游客量已经突破200万,销售收入突破3亿元。
“快看,那只鹰飞得好稳!”伴随着竹林间空灵的手碟声,几只鹰隼掠过叠台,引得观众席轻声赞叹。《飞鸟之约》项目占地超30000平方米,设有2300个座位。整体建筑以紫砂为设计底色,创新运用“陶”与“竹”等在地材料,打造出一座从窑湖小镇竹林峡谷中“生长”出来的“大地雕塑”。观察区与叠台区使用仿陶土材料,与大地浑然一体;鸟舍则被竹编组成的自由曲面包裹,隐入竹海。作为科普内容深度嵌入文旅场景的创新实践,也是中法文化的见证,《飞鸟之约》项目整体采用《赴约》《听见》《遇见》《看见》《共歌》渐进式结构,现场融合手碟、人声、鸟鸣等声音元素,构建出丰富的听觉层次,空灵且治愈的自然之声在竹林山谷中回荡。
从《赴约》的静谧入场,到《听见》中手碟、人声与鸟鸣交织的听觉盛宴,再到《看见》时258只法国鹰隼自由盘旋的震撼场景,最后在《共歌》中完成情感共鸣,渐进式结构让科普变得生动浪漫。
这场“由鸟发起的约会”有着特别的叙事节奏。项目以“自然共生”为核心理念,通过飞鸟呈现自然与生命的和谐之约。该项目是以十余种、258只来自法国的鹰隼类动物的自然飞行为主体,以公众行为为结构框架,以自然声音与多媒体技术为传播媒介的生态叙事型作品。“每一位参与者都将介入一次由自然主导的情感传递,完成一次飞翔叙事的情感回应,激活一场集体的幻觉。”该项目导演、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核心创意小组成员之一、“印象”系列总导演之一的樊跃这样描述。
据窑湖小镇相关项目负责人介绍,这些飞鸟没有固定飞行路径,全程遵循自身自然飞行行为。“它们都经过专业脱敏训练,能适应人类环境,但严禁喂食和近距离接触。”这位负责人提醒,观众可手机拍摄,但需关闭闪光灯,无人机、长焦镜头等设备禁止入场。
眼下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景区推出158元早鸟优惠套票,包含小镇门票与体验,可通过官方小程序、抖音等平台预约购买。这个长假,不妨去宜兴竹海间,赴一场与飞鸟的浪漫之约。(何小兵/文 刘学忠 鲍永钢/摄影)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