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娱客馆
本文为深度观点解读,仅供交流学习
“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高市早苗的这句话最近炸开了锅。
她公开宣称,如果中国大陆对台湾采取军事行动,那就是威胁到了日本自身的安全,日本自卫队可以直接动手。
这番言论,毫不掩饰地把台湾问题硬套进了日本的“安全框架”,直接突破了日本政府长期以来对台问题的模糊立场。

这可不是开玩笑。要知道,日本以前虽然也会在台海问题上“指指点点”,但从没在官方场合说得这么明白过。
高市的挑衅,不仅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更是在试探中国的底线。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直接硬刚:“日本胆敢武力介入台海,就是侵略,中方必定迎头痛击。”
但中国的态度并没有让日本右翼政客收敛,反而让他们叫嚣得更起劲了。有日本媒体甚至放话:“再来一次甲午海战,击沉福建舰!”
问题是,日本为什么敢这么嚣张?
这背后,既有军国主义的历史遗毒,也有美国撑腰的“底气”。

而这一切,其实早在100多年前就埋下了伏笔。
从清朝的软弱无能,到蒋介石的“以德报怨”,日本被历史的“惯坏”和今日的战略误判共同推上了挑衅中国的道路。
高市早苗的言论一出,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做出了严正回应。发言人林剑的表态很清楚:“台湾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容不得任何外部势力干涉。”
而更让日本右翼“破防”的是中国驻日本大阪总领事薛剑在社交媒体上的警告:“擅自闯入,那肮脏的头颅只能被毫不犹豫地斩掉。”

这句话直接点燃了日本右翼势力的情绪。他们一边对中国进行无端攻击,一边鼓吹“甲午海战重演”的战争狂想。
然而,薛剑的强硬表态并不是空穴来风。就在日本叫嚣不久,055型“鞍山”舰领衔的中国舰队通过大隅海峡进入西太平洋,完成了一次高调的“实力展示”。
面对中国军舰的巡航,日本防卫省的态度迅速从嚣张转为“冷静”。说到底,叫得再凶,真动起手来,日本也很清楚自己几斤几两。
日本对中国的野心不是一天两天了。从觊觎到侵略,这种“狼性”,早在数百年前就已经显现。
1603年(明朝万历年间)
日本就制定了“北割满洲、南收台湾,进取中国”的扩张计划,这是它第一次把中国当作吞并的目标。

1874年,借口琉球渔民被杀,日本出兵侵犯台湾,试探清政府的底线。
1887年,正式制定《征讨清国策》把中国列为头号假想敌,开始全面准备对华战争。
1894年,甲午战争日本彻底暴露了自己的侵略野心。
通过击败清政府,日本不仅强占了台湾、澎湖,还逼迫清政府签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索要2亿两白银赔款。这笔钱相当于日本当时GDP的6倍,为日本的军事扩张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支持。
二战前的全面侵华,甲午战争的胜利,让日本尝到了甜头,更让它坚定了争霸东亚的野心。利用从中国掠夺的资源,日本迅速发展了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打造了“大日本帝国海军”,为日后全面侵华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日本全面侵华的那些年,中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但更令人唏嘘的是,二战胜利后,中国本有机会彻底清算日本的侵略罪行,结果却因为蒋介石的“以德报怨”,留下了巨大的历史隐患。
按照二战后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日本战败后应该被四大盟国(美中英苏)分区占领,类似德国的处理方式。美国甚至明确表示,琉球群岛应该交给中国托管。
然而,蒋介石却做出了一个让后人痛心的决定:“我们还是以德报怨吧,不要日本的地方,也免了他的赔款。”

不驻军:放弃在日本驻军的权利,使中国失去了对日本的直接控制;
不索赔:放弃了高达216亿美元的战争赔款(占日本赔偿总额的40%);
不接受琉球:两次拒绝美国将琉球群岛交给中国的提议,最终导致这一战略要地落入日本手中;
不惩罚战犯:对日本战犯网开一面,甚至将头号战犯冈村宁次“无罪释放”,送回日本。

蒋介石的“以德报怨”直接导致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余得以保存。战后,美国独占日本,将其变成反华前哨。
而日本右翼势力也在这种宽容的氛围中死灰复燃,至今依然对侵略历史缺乏深刻反省,甚至美化侵略战争。

日本为何敢在台海问题上挑衅中国?归根结底,它的“底气”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核保护伞美国在日本部署了大量军队,并为其提供“核保护伞”,让日本能在安全上完全依赖美国;
军备松绑美国默许日本突破和平宪法限制,扩充军备,为其复活军国主义铺路。
蒋介石的姑息:让日本在战后逃脱了彻底清算,军国主义阴魂不散;
战犯崇拜:不少右翼势力将战犯视为“英雄”,为今日的挑衅行径提供精神支持。
低估中国的决心日本以为中国会像清政府一样软弱可欺,不敢为了台湾问题动真格;日本认为有美国撑腰,就可以在台海问题上借机挑事,捞取战略利益。
高市早苗等右翼政客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制造“中国威胁论”,煽动民族主义情绪;修宪扩军的目标通过对华强硬,推动修宪扩军,实现所谓“国家正常化”。

对于日本的挑衅,中国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薛剑总领事的“斩首警告”,不仅是一句狠话,更是中国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甲午战争的惨败、蒋介石的“以德报怨”,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对日本军国主义,绝不能有丝毫妥协和姑息。只有彻底打消敌人的冒险念头,才能赢得持久的和平。
中国的行动以实力说话。加速推进军事现代化建设,不断强化对台海和西太平洋的掌控力;对日本任何挑衅行为,都必须给予坚决有力的反击,决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
从甲午战争到全面侵华,从战后“以德报怨”到今日右翼挑衅,日本军国主义的阴魂从未真正消散。

薛剑的“斩首警告”,不仅是对日本政客的直接反击,更是对全体中国人的警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纵容挑衅,只会重蹈覆辙。
面对今日的挑衅,中国必须以史为鉴,警钟长鸣。只有自身强大,才能在未来的风浪中立于不败之地。
更新时间:2025-11-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