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穷国家:落后中国30年,女性却很开放,游客去了可以当富豪

在很多人眼中,贫穷是一种标签,贴在地图边缘不起眼的国家身上。

老挝,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它没有海,没有高楼,也没有太多存在感。

可在某些时刻,它却成了无数旅人眼中的“世外桃源”。

很难想象,一个人均GDP只有两千美元出头、月薪八百就算高收入的国家,怎么会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前往,更有不少人萌生了“定居”的念头。

但只有真正踏上这片土地的人才知道,这里虽然穷,但有些东西,是别处给不了的。

1

从昆明南站坐上澜沧号动车,经过167座隧道、301座桥梁,大概8个小时就能到达老挝首都万象。

一下车,就能感觉到空气里没有紧绷的节奏。

这个首都城市最高的楼不过十层,市中心的广场也只相当于中国一个中小县城的步行街。

街道不宽,人流不密,摩托车成了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下雨时,道路容易积水,尘土混着泥浆,溅起一脚水花。

走进市场,价格并不比中国低多少。

一瓶矿泉水2元,一斤白菜3块,肉类价格和中国持平,日用品则因全靠进口比国内贵30%。

而绝大多数老挝人,月薪却只有几百元到一千出头。

超市收银员每月800元人民币,教师也只有1200元,警察的工资也不过1500元。

会中文的人要是能在酒店当翻译,拿到3000元工资,就已经被称作“金领”了。

这听起来可能不可思议,但对他们来说,是生活的常态。

贫穷,是这里多数家庭从小接受的背景板。

但也正因为此,当人民币带着强势购买力进入老挝,就像是突然打开了一扇门。

1元人民币能换到约3000老挝基普,100元人民币就是30万。

这个换算关系,让不少中国游客第一次兑换货币时忍不住发笑:一把抓住几十万,谁不觉得自己“暴富”了一回。

而在老挝,这并不是笑话,而是一种现实存在的反差。

很多人说,老挝落后,是因为错过了太多发展机会。

这个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家,超过八成国土是山地和高原,没有出海口,只能依赖泰国和越南的港口出口货物。

二战后曾被法国、日本轮番殖民,之后又因越南战争被美国当作打击“胡志明小道”的重点目标。

那段时间,美国向老挝投下了超过2亿颗炸弹,至今仍有近1亿颗未爆弹埋在土地里。

有些农民种地时,锄头一落下,炸弹就炸了。

即使没有伤人,也会炸出一个无法耕作的大坑。

炸弹不仅是过去的阴影,更是未来发展的障碍。

它限制了土地开发、妨碍了交通建设,也吓退了不少外国投资者。

地理条件不利、资源不丰富、工业基础薄弱、基础教育和医疗资源不足,这些因素堆积成老挝始终难以跟上世界节奏的根本原因。

但生活在这里的人却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他们不追赶节奏,不争抢位置,也不会为自己“慢半拍”而自责。

佛教在这里深植人心,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无论是城市街头,还是乡间小路,总能看到虔诚的僧侣和低头诵经的老人。

对老挝人来说,能吃饱穿暖,有家可回,有庙可拜,就是踏实的日子。

他们不会为明天焦虑,也不会把目标定得遥不可及。

有人说那是“穷开心”,可谁又能说那不是另一种幸福?

2

在大多数人印象里,亚洲社会的家庭结构是以男性为主的。

可在老挝,这个模式被彻底颠覆。

这里实行的是母系社会制度。

家庭财产多由女性继承,丈夫结婚后通常是入赘到女方家,孩子也跟母姓。

甚至在一些地方还有“续婿”制度:妻子去世后,丈夫可以继续住在岳父母家里,家中还会出资为他再娶一位妻子。

这在亚洲并不常见,但在老挝却是流传已久的传统。

而这套制度之所以能维持,并不仅仅是文化原因。

女性在老挝社会中的经济地位实实在在。

在农村,女性负责耕种、织布、制作手工艺品、贩卖农产品;在城市,她们当老板、做翻译、开民宿、很多女性收入远远超过男性。

不仅如此,老挝妇女联合会自1955年成立以来,发展成了一个拥有百万会员的庞大组织。

在她们的推动下,老挝政府出台法律,不仅明令禁止对女性的身体暴力,还将“损害女性声誉和经济独立”的行为列为暴力范畴。

在法律、社会、经济、文化的多重支持下,老挝女性活得独立、自信,也实实在在撑起了这个国家的半边天。

你会看到市场里讨价还价的是女人,餐厅里谈合作的是女人,饭桌上敬酒的是女老板,而男人则在一旁抱着孩子或者帮忙端茶倒水。

这种角色互换,并不让人觉得突兀,反而成了一道独特风景。

3

虽然整体经济不够活跃,但老挝的旅游吸引力正在逐渐释放。

琅勃拉邦、万象、万荣,这些城市渐渐成了背包客和旅拍爱好者的新宠。

漫步在老城区,米黄色的法式老房子沐浴在阳光下,咖啡香混着烤面包味飘进鼻腔。

不少殖民时期留下的建筑被改造成了民宿或咖啡馆,只需几十块人民币就能住上一晚。

还有法棍三明治、老挝冰咖啡、糯米粉、酸肉,味道并不精致,但胜在新鲜自然。

骑上租来的摩托车,十几块钱就能绕城一圈。

如果预算再宽松些,花个一百多元,就能体验一整天的深度游。

老挝政府早就把旅游列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还制定了详细的五年计划,提升导游质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多国联合旅游线路。

随着中老铁路开通,来自中国的游客数量明显上升。

游客带着行李来,原本计划住三天,最后一住就是三个月;也有人干脆租下一套老房子,开始慢慢经营起一间小客栈。

他们说,这里虽然落后,但生活节奏让人安心。

在这里可以慢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

老挝没有光鲜的GDP数字,没有飞速增长的地产和电商,也没有人人拿着手机刷短视频的忙碌感。

但它有真实的生活,有温柔的信仰,有女性撑起的社会秩序,还有一种外人难以复制的慢节奏幸福感。

它并不适合每一个人。

但如果你厌倦了追赶、厌倦了争夺,也许这片土地可以让你重新感受活着本身的重量。

结语

正如那句流传在老挝的俗语:“快马不一定先到终点,慢走的人未必迷路。”

老挝,就是那个慢走的国家。

它可能赶不上世界的脚步,但它从未停下自己的节奏。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9

标签:旅游   富豪   穷国   亚洲   中国   落后   游客   女性   老挝   节奏   人民币   国家   万象   社会   炸弹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