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坤新材:以创新突破技术壁垒,引领集成电路材料国产化

在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光刻材料作为芯片制造的核心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恒坤新材”)凭借着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以及稳健的发展态势,在光刻材料领域崭露头角。明日,恒坤新材即将迎来科创板上会,这一重要时刻不仅是对公司过往成绩的高度认可,更预示着其未来将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开启更为辉煌的篇章。

厚积薄发,铸就行业领先地位

恒坤新材成立于 2004 年,公司最初涉足光电膜器件及视窗镜片产品领域。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司管理层敏锐洞察到集成电路关键材料领域的巨大潜力,于 2014 年果断开启战略转型之路。转型初期,面对全球集成电路产业被海外巨头高度垄断、国内晶圆厂技术实力相对薄弱的严峻现实,恒坤新材采取了务实的市场切入策略 —— 引进海外先进产品。通过不懈努力,2017 年公司引进的光刻材料与前驱体材料成功通过客户验证并实现销售,顺利进入集成电路晶圆制造产业链,为后续的自主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进入该领域以来,恒坤新材始终将自主研发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数据显示,2024 年公司研发费用高达 0.89 亿,研发费用率升至 16.17%。长期的研发投入取得了丰硕成果,2020 年起,公司自产光刻材料与前驱体材料陆续通过多家客户验证并实现销售,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境外同类产品替代。截至目前,公司已量产供货产品包括 SOC、BARC、i-Line 光刻胶、KrF 光刻胶等光刻材料以及 TEOS 等前驱体材料,且量产供货款数随着产品验证通过不断增加。同时,公司持续推进新产品开发,ArF 光刻胶、SiARC、Top Coating 等光刻材料和硅基、金属基前驱体材料均已进入客户验证流程,其中 ArF 光刻胶已通过验证并实现小规模销售。截至 2024 年末,公司自产产品在研发、验证以及量供款数累计已超过百款,收入增长势头强劲。2024 年自产产品实现营收 3.44 亿元,相较 2022 年增长近 180%,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达到 63.77%,相较 2022 年提升近 25 个百分点。

历经多年的 “引进 + 自研” 发展模式,恒坤新材已成为境内少数具备 12 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关键材料研发和量产能力的创新企业之一。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在 12 英寸集成电路领域,公司自产光刻材料的销售规模已位居境内同行前列。其中,两大核心产品 SOC 与 BARC 在 2023 年的销售规模均在境内市场国产厂商中排名第一。招股书显示,2024 年公司 SOC 产品的境内市占率预计达到 10%。公司自产的 SOC、BARC 等产品已成功替换境外厂商同类产品,打破了境内由信越化学、日本合成橡胶、日产化学以及 Brewer Science 等境外厂商长期垄断的市场格局。

创新驱动,打造核心竞争优势

在技术创新方面,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恒坤新材已取得专利授权 80 余项,其中发明专利超 30 项。公司通过 “研发即定制” 模式,在材料开发阶段就与客户紧密协同,深入打磨产品参数细节,确保产品能够精准匹配客户的先进制程工艺。这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研发模式,使公司产品在性能、稳定性和一致性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能够满足晶圆厂先进工艺对光刻材料极为严苛的要求。

在产业化生产环节,高端半导体材料的稳定性瓶颈一直是行业难题。晶圆厂的先进工艺要求多个批次的光刻胶在性能、稳定性、一致性上必须达到极高标准,这对材料厂商的质量管控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恒坤新材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到产品检测等各个环节,实施严格的质量把控,成功突破了这一瓶颈,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此外,为解决光刻材料 “卡脖子” 难题,保障供应链安全,恒坤新材积极向上游原材料领域延伸。公司通过与供应商开展合作研发,不断优化原材料供应渠道,提高原材料的国产化率,从源头增强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和供应链的稳定性。

市场广阔,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与变革时期。随着 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兴起,对芯片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这为集成电路关键材料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3 - 2028 年集成电路关键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将以 17.8% 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稳步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在国内市场,尽管我国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在重点材料领域已基本实现布局或量产,但产品整体仍以中低端为主,高端材料在产能及市场占有率方面与境外厂商存在较大差距,国产化需求极为迫切。在此背景下,恒坤新材凭借其在高端光刻材料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有望在国产替代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迎来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从客户层面来看,恒坤新材已与境内大多数 12 英寸晶圆厂客户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部分客户的累计销售规模已突破亿元。2023 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均为当年境内产能排名前十的晶圆制造企业,这充分体现了客户对公司产品性能、技术实力与供应能力的高度认可。随着公司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以及市场知名度的逐步扩大,未来有望进一步拓展客户群体,提升市场份额。

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光刻材料领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明日的上会,是公司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相信在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下,恒坤新材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为我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可控和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也必将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让我们共同期待恒坤新材在科创板上市后的精彩表现!


编辑:侯宜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9

标签:科技   集成电路   技术壁垒   材料   光刻   公司   产品   客户   市场   领域   境内   前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