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影子红了
文|影子红了
就在许多人还沉浸在国庆假期的快乐中时,商业圈传来噩耗:资深天使投资人肖庆平因车祸离世。
肖庆平的商业征途,起点并非闪闪发光的资本或天赐良机,而是一次足以刺痛灵魂的羞辱。
时间拉回到1983年,从湖南大学毕业后,他进了家乡一家外贸工厂,当上了车间主任,那是一份安稳到几乎能看到退休样子的工作,生活平淡如水。
转折点来得毫无征兆,一名来访的香港商人,用一种极度轻蔑的口吻告诉他,只有北京外贸学院毕业的人,才配谈论外贸。
那句话像一记重锤,砸碎了他眼前的安逸,也点燃了他内心的火焰,在那个年代,放弃铁饭碗去追求一个不确定的未来,无异于一场豪赌。
常规的路径或许是忍耐,或许是在单位内部慢慢熬,但肖庆平选择了最“反常”的一条路。
他决定把自己的全部身家统统押在书桌上,他一边工作,一边疯狂备考,目标直指那个港商口中的殿堂。
1988年,他成功了,当对外经贸大学的硕士录取通知书寄到他手上时,这场以羞辱为燃料、以自我为投资标的的风险投资,宣告胜利。
他的人生轨迹就此完成了惊险的一跃,从一个地方工厂的技术员,站到了北京商业世界的浪潮之巅,这次对“自我”的投资,也为他日后独特的投资哲学埋下了伏笔。
在资本的游戏里,“及时止损”几乎是刻在每个玩家骨子里的天条,但肖庆平最令人称奇的,恰恰是违背了这条铁律,他用一次教科书级别的“反常”操作,定义了自己的投资信仰。
肖庆平:1995年,我投了80多万,人生第一笔天使投资
当然,他并非不知风险为何物,就在2000年,他投资的一个清华学生搞的数码照片冲印项目,就亏掉了他数百万,那次失败让他对商业的残酷有了切肤之痛。
也正是在同一年,他投资了另一个项目,“掌上通”,这家公司的初创团队很快就把钱烧光了,公司命悬一线,走到了倒闭的边缘。
所有信号都在告诉他:该放手了,这是个烂摊子。
投资圈的常规剧本,就是承认失败,把这笔投资从账面上抹去,但肖庆平再一次做出了“反常”的选择。
2001年,他没有撤资,反而把自己“投”了进去,他亲自下场,出任公司董事长,从一个财务投资人,变成了公司的掌舵人。
这一干,就是超过二十年的光阴,他投入的不再仅仅是金钱,而是自己的时间、精力和个人声誉,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个决定完美印证了他的价值观:钱,够花就行。
也正是基于这种对价值创造的坚守,他才会批评当下一些创业者的浮躁心态,项目还没跑出任何价值,就敢漫天要价。
2013年,他受好友之邀,共同发起了“天使百人会”,这不只是一个投资机构,更像一个价值共同体,目的就是为了寻找那些和他一样,相信“投人大于投项目”的同道者,在资本的寒冬里抱团取暖。
肖庆平的一生,似乎都在主动选择并驾驭着各种风险,但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他彻底卸下了那个运筹帷幄的“驾驭者”身份,回归为一个纯粹的生命“体验者”。
红星新闻:第一代“中关村互联网投资人”肖庆平在西藏遭遇车祸不幸去世
也正是在这种全然放松的状态下,人生最大的、也是唯一无法被计算的风险,降临了,国庆长假,他兴奋地开启了人生首次西藏自驾之旅。
朋友圈里,他不再是那个指点江山的董事长,10月4日,他为西藏夜空的璀璨繁星而感叹。
10月5日,他记录下穿越怒江72道拐、抵达来古冰川的震撼,那一刻的他,只是一个敬畏自然的旅人,但10月6日的车祸,砸碎了所有通往未来的路径。
这形成了一种巨大的讽刺:他曾在1995年敏锐地预见到美国电脑浪潮将席卷中国,并果断投资“威龙电脑”大获成功,却没能预判到眼前这条公路的风险。
好友邓飞在悼念他时,称他为“热情、善良的IT前辈”,惋惜他“没跟家人说一句再见”。
肖庆平对“掌上通”的投入,是一场持续了二十多年的投资,他对自己人生的规划,延伸到了70岁的惬意时光,但命运的随机性,让这一切都成了“未完成”的投资。
他留给这个世界的,除了商业上的成就与公益路上的热忱,还有一个对所有在确定性中寻找安全感的人们的终极叩问,愿天堂没有车祸,愿这位“老天使投资人”,安息。
肖庆平:1995年,我投了80多万,人生第一笔天使投资
红星新闻:第一代“中关村互联网投资人”肖庆平在西藏遭遇车祸不幸去世
更新时间:2025-10-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