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15.54%都在亏钱:降息后,最离谱的事情发生了!

刚刚看到这个数据我整个人都懵了——15.54%的银行理财产品在亏钱!

你们没看错,就是那些号称“稳健理财”的产品,现在居然在亏钱!

央行明明降息了,按道理钱应该更好赚了才对,怎么反而越降息越亏钱?

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这里面的水太深了!今天必须跟大家说说这个事,不然还有多少人要踩坑!

降息后最魔幻的一幕:钱越来越不值钱了

就在5月份,央行宣布降息10个基点,紧接着各大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我当时还在朋友圈发了个动态:“存银行的利息又少了,看来得找别的理财渠道了。”

结果呢?应验得也太快了!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最新数据,上周银行理财产品负收益的比例直接飙升,就连那些标着R1(低风险)、R2(中低风险)的产品都在亏钱!

“上周固定收益类各期限产品近一周浮亏的比例均超10%”

你们品品这个数字,超过10%!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10个买银行理财的人里面,至少有1个在亏钱!

更扎心的是,6月和7月刚买入的朋友,基本都是一上来就亏1个点

你以为你买的是理财产品,结果发现买的是“理亏产品”。

80%的人都不知道的真相

大家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因为2020年以后,游戏规则变了!

以前我们买银行理财,默认就是“保本保息”,闭着眼睛买都不会亏。但2020年资管新规出台后,这些产品全部净值化了。

什么意思?就是不保本、不保息了!

但问题是,银行的理财经理会告诉你这个吗?不会!他们还是用老一套话术:“这个产品很稳健的,历史收益都不错。”

我就想问了,既然这么稳健,为什么现在15.54%都在亏钱?

更离谱的是,我深挖了一下这些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发现90%以上都是债券!

债券价格的“跷跷板”游戏,坑了多少人

这里有个很多人不知道的常识:债券价格和利率是反向关系!

什么意思?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债券价格必然下跌。

我查了一下数据,过去两个月,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63%快速上升到1.73%以上,对应的债券价格下跌了约1%。

所以你买的银行理财亏钱,根本原因就是债券价格在跌!

债券实时收益率曲线

但银行理财经理会跟你解释这些吗?不会!他们只会说:“短期波动很正常,长期看还是会涨回来的。”

我真想问问:凭什么让老百姓的血汗钱去承担这种“短期波动”?

你们以为这就完了?天真了!

我发现了一个更可怕的趋势:金融行业的销售人员,很多根本不懂产品!

前几天我去银行办事,正好听到旁边一个理财经理在给客户推销:“这个产品收益率能达到4%,比存款高多了!”

我当时就想问:你告诉人家可能亏1%了吗?

更搞笑的是,很多理财经理自己的专业素养也不高,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会亏钱,只会说是正常波动。”

这不是把老百姓当傻子吗?

文章配图

但是!我发现了一个“黄金坑”的机会

说了这么多坏消息,现在要说个好消息了。

虽然听起来很反常识,但我研究后发现:现在可能是抄底的好机会!

为什么这么说?三个逻辑:

第一,国债收益率不可能一直涨

你们想想,国家接下来要干什么?要发行大量国债,要进行债务置换。如果国债收益率一直涨,发债成本就太高了,国家能答应吗?

所以国债收益率肯定会降下来,债券价格肯定会涨回去!

第二,降息的效应还没完全体现

央行刚降息10个基点,按道理债券价格应该涨才对。现在跌,说明市场反应过度了。

我算了一下,以10年期国债为例,价格中枢理应上移到108点附近。现在的下跌,很可能就是最后的黄金坑!


第三,央行已经开始行动了

就在上周五,央行通过逆回购投放了6018亿元!这是今年1月以来最大规模的单日净投放!

央行都开始“救市”了,你说接下来会怎样?

华泰证券的分析师说得很明白:央行这是在防止出现负反馈循环。翻译成人话就是:不能让大家都去赎回,不然债券市场要崩!

所以,聪明人现在应该怎么做?

我的建议很简单:别慌,反而可以适当加仓!

为什么?因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次这种非理性下跌后,都会有一波报复性反弹。

去年下半年债券市场的表现大家还记得吗?那波涨幅简直让人惊喜!

今年下半年,很可能会重演去年的行情!

当然,我不是让大家无脑买入。选择产品时要注意:

最关键的是,要理解背后的逻辑,而不是听信销售人员的一面之词!

这个世界上赚钱的永远是那些懂规则的人

当大部分人恐慌性赎回的时候,就是聪明人捡便宜筹码的时候!

但我更想问的是:为什么银行不提前告诉大家风险?为什么理财产品的真实情况总是遮遮掩掩?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

这些问题,真的没人管管吗?

最后,我想对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说:在这个时代,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首先要武装好自己的脑袋!

别人不会告诉你的真相,我们自己要去挖掘。别人不愿说的风险,我们自己要去了解。

记住:这个世界上,能依靠的只有你自己!

你们现在的理财产品有亏损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让更多人避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6

标签:财经   理财产品   事情   银行   央行   债券   收益率   产品   价格   国债   风险   经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