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防癌、抗癌运动无非就是快走、跑步、打太极。可你有没有想过:每天坚持走路,一年走下去,身体真的就能远离癌症风险吗?
张阿姨就是这样一位“步行达人”,退休后风雨无阻,每天6000步。可前不久一次健康讲座上,医生却告诉她:“真正的防癌运动,你还没做对!”这番话让她陷入了疑惑,难道这些年都是“白走”了吗?
其实,医学界早已给出了答案。被大多数人忽视的“抗癌运动”,竟然不是走路,而是抗阻运动。什么是抗阻?一次运动效果如何?背后的科学又是什么?
你或许很难相信,仅仅一次正确的锻炼,体内的“抗癌潜能”就会被激活。到底怎么回事?别急,答案就在下文,尤其是第3个锻炼重点,常被大家忽略。被误解已久的“抗癌运动”
多数人把运动等同于“腿勤”,游泳、慢跑、广场舞,每天雷打不动。可多项大样本研究显示,单纯有氧运动对某些慢病管理有效,但“抗癌”抗阻运动更有独特作用。
所谓抗阻运动,就是俗称的“力量训练”,比如深蹲、俯卧撑、提水瓶抬举、弹力带拉伸等。这类运动的核心,是让肌肉“迎难而上”,和外界阻力(如自身体重、器械)对抗,从而唤醒全身肌群活力。
并非只有年轻人才能练“抗阻”
以前,我们总觉得“力量训练”是年轻人“练肌肉”的事。其实,中老年人更需要抗阻运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就坦言:“日常一定要做抗阻训练,上肢、下肢都要练。”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邱俊强也建议,在家简易动作就能达到效果,如坐立起身、墙壁俯卧撑、矿泉水瓶举起,适合50岁以上老人、安全且实用。
说到这里,可能不少读者会觉得,“难道锻炼身体不是长期坚持才有改善吗?”令人惊讶的是,科学家发现:仅仅一次45分钟的抗阻运动,体内就会出现抗癌‘神变’!
发表在《乳腺癌研究和治疗》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邀请了32位乳腺癌康复者参与。研究团队将她们分为抗阻运动组和高强度间歇训练组,运动45分钟后检测血液。
结果令人振奋:运动后即刻,体内抗癌蛋白水平瞬间升高9%-47%!进一步体外实验发现,受试者血样对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抗阻运动组的“灭癌能力”直降癌细胞增殖20%~21%。
研究结论耐人寻味:“即便只做一次,身体的‘抗癌防线’已被唤醒。”
抗阻运动五大被低估的益处
强健心脏,提升体能24周抗阻训练能显著改善心脏结构与功能,有效降低中老年慢病风险。
稳定血压,远离高血压困扰
美国运动医学会统计,40岁以上中老年人,坚持抗阻运动平均收缩压下降4mmHg,舒张压降2mmHg,改善效果优于单纯快走。
优化血脂,辅助控糖
在高血脂、高血糖管理中,有氧结合抗阻方案更显著降低胆固醇、三酰甘油和血糖,日常运动更要“内外结合”!
延缓衰老,激活胶原蛋白
《科学报告》期刊研究指出,抗阻运动能提升皮肤弹性、促进弹力蛋白合成,让肌肤更年轻有光泽。
增肌强骨,防治骨质疏松
力量训练促进肌肉量提升、储存钙离子、降低骨折风险,尤其适合50岁以上女性。
呼吸自然,绝不屏气:屏气易致血压飙升,呼吸要顺畅。
关注身体信号,适度为宜:有严重疾病(如发烧、肠胃炎)时暂停锻炼;体力不支、胸闷不适时及时休息。
全身大肌群分组锻炼:建议每周锻炼主肌群(如背部、胸部、肩膀、上臂、腿部、小腿肌肉)2次,每组8-12次,做2-4组,组间休息2-3分钟。
适度疲劳不等于过度疲劳:每次锻炼后适度疲劳即可,第二天疲劳应基本消失。强度太低无效果,太高不安全。
日常易上手的抗阻动作(家里就能练):坐立反复起身:椅子上坐直后反复起立,有助激活腿部和臀部肌肉;墙壁俯卧撑:双手撑墙,缓慢做俯卧撑,锻炼上肢;矿泉水瓶举起:两只1.5L水瓶当哑铃,手臂绕头举起多次;弹力带拉伸:适用于肩背部肌肉激活;原地深蹲:初期不持重,熟练后可逐渐加重。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2019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乳腺癌研究与治疗》期刊.2025年7月
《中国循环杂志》2018年第33期
《科学报告》期刊.2017年第12期
更新时间:2025-10-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