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把我挂朋友圈那天,点赞最多的一条评论是:这孩子废了。

”

刷到这条私信时,我正排队买咖啡,后面的小姑娘盯着手机突然哭出声。
屏幕上是她妈拍的视频:期中数学58分,配字“养了个废物”。
播放量27万,评论区全是“打一顿就好”。
那一刻,她觉得自己不是女儿,是免费的小丑。
别以为这只是“被晒一下”。
哈佛刚出的数据说,把家里那点糟心事往外倒,孩子受的二次伤比原吵架猛37%。
翻译成人话:爸妈吵完架,孩子疼一天;爸妈把吵架发上网,孩子疼一年,还是钝刀子割肉那种。
更离谱的是,现在HR刷简历先搜抖音。
人大今年的报告写得冷冰冰:只要家庭负面信息流出,孩子将来投简历,系统竞争力直接砍15分。15分啥概念?
够从211掉回普通一本。
原来“家丑不可外扬”不是老话,是防掉档秘籍。
有人杠:那憋出病咋办?
深圳一家律所给出解法:半年接了300单“家庭隐私维权”案,90%是告爸妈乱发。
律师说,开庭前爸妈都一脸懵:“我发自己娃也犯法?
”对不起,2024年未保法新增那条就是给你量身定做,最高可吊销监护资格。
发朋友圈之前,先想想要不要给律师转账。
实在忍不住想吐槽怎么办?
北京家庭教育中心弄了个VR,让家长戴上眼镜体验“被亲妈挂群”啥滋味。
据说体验完,80%的家长默默删了手机里的娃照片。
原理不复杂:当刀子扎在自己身上,就知道喊疼。
最逗的是上海那所重点中学,不骂不罚,让家长每天写“优点日记”,只能写娃哪儿做得好。
一学期下来,亲子关系改善率82%。
老师一句话戳破窗户纸:你眼里没优点,孩子眼里就没自己。
天天被骂废物,谁还有劲考清华?
早躺平了。
有人问我:小时候你妈也晒你吗?
我摇头。
她连我成绩单都不给亲戚看,说“考好考坏是我们俩的事”。
当时觉得她小气,现在才懂:她把尊严留给我,把谈资留给自己。
那批被晒废的孩子,缺的正是这点“小气”。
下次想拍娃崩溃、想晒成绩、想吐槽老公带娃蠢,先停三秒。
手机对面不是点赞,是娃的未来。
真忍不住,建个三人小群,闺蜜吐槽完立刻解散。
给娃留条活路,也给自己留条后路。
毕竟,谁也不想二十年后,孩子在知乎写:“我妈把我挂热搜,现在她老了,我该不该晒她病床照?
”
评论区说说,你被爸妈晒过最狠的一次是啥?
更新时间:2025-11-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