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时零分,中方反制准时启动,美财长通知中国,100%关税可以撤回

文|肉松小贝

编辑|史不得呀

10月14日零点一到,中国就对美国船舶正式征收特别港务费,这一下等于当场回应了之前美方针对中国船只在港口额外收费的行为。

这波操作不偏不倚,既是对等的反击,也亮明了中国的态度。

而就在反制措施落地前,美国财政部长还向中方释放“可以谈”的信号,说只要中国取消反制,美国或许会考虑撤回关税。

表面看像是美方妥协了,可说到底还是老办法,想让中国先退一步;但这次,中国没吃这一套。

200亿反制落地

美国最早挑事是在今年4月,当时突然宣布要对中国船舶加收港务费,理由说得冠冕堂皇“为了公平竞争”。

可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美国造船业不行了,想靠政策“抢生意”。

去年一年,中国造船业拿下了全球一半以上的订单,美国本土船厂订单少得可怜,好多都快撑不下去了。

美国政府琢磨着,给中国船只加钱,航运公司说不定就会转头买美国造的船,这样本土产业就能活下来。

可美国没算到,中国的反应会这么快、这么准。

10月10日,中国直接宣布“对美国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4天后准时生效。

这一下,美国彻底慌了。反制落地前24小时,特朗普、副总统万斯、财政部长贝森特、贸易代表格里尔轮番上阵。

一会儿说“100%对华关税还没定”,一会儿说“愿意坐下来谈”,贝森特甚至直接放话“只要中国取消反制,美国可以考虑不加税”。

但中国这次没给任何商量的余地。

凌晨零点一到,上海、宁波等关键港口同步执行新规。

为啥这么硬气?因为美国的要求根本不合理,他们想用“还没落地的关税”当筹码,换中国放弃已经明确的反制,这不是“空手套白狼”吗?

中国反制针对的是美国已经实施的港务费政策,要谈可以,美国得先把自己加的费取消,而不是拿个“空头支票”来换。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国内也吵翻了。

民主党议员直言:“现在美国政府都停摆了,130万美军工资都发不出去,居然有钱给其他国家施压?”可特朗普政府不管这些,眼里只有濒临破产的造船业。

可他们没搞懂,航运公司不是傻子,中国造船1年就能交付,还能做中国这个大市场的生意;美国造船不仅要等很久,市场还小,换谁都会选中国。

美国这招“保护本土产业”,反而可能把自己的造船业逼上绝路。

美国的老套路失灵

这些年,美国对付中国最爱用的就是“关税牌”,一有矛盾就喊加税,可这次真不管用了。

早在中方反制前,美国就放风要对中国加征100%关税,可没几天就改口“可以不加”。

这种反复无常,早就让大家看腻了。

过去美国加税,中国多少会有些压力,可现在不一样了。

这几年美国频繁用关税搞事情,中国早就开始“去风险化”,慢慢把美国从民生相关的贸易名单里剔除。

就像今年秋天,美国豆农一颗豆子的中国订单都没收到,以后这样的情况只会越来越多。

中国市场这么大,少了美国这一家,还有其他国家愿意合作,美国的关税威胁,早就没了以前的威慑力。

更要命的是,美国自己的产业短板越来越明显。

想靠加税逼企业选美国造船,可美国船厂连基本的产能都跟不上,供应链更是一团糟。企业最怕的就是政策不稳定,美国一会儿加税、一会儿取消,谁还敢在那里长期投资?

美国政坛的短视也帮了倒忙。

之前取消的关税,说不定哪天就又加回来,这种不确定性让企业根本不敢放心合作。

就像去年,美国先是对中国钢材加税,后来因为本土建筑成本太高又取消,来回折腾了好几次,好多美国建筑公司都吐槽“没法做计划”。

现在美国又想靠港务费、关税折腾,可自己的产业根基都不稳,怎么可能赢?

博弈角色反转

这次港务费反制,最让人意外的不是中国出手,而是出手的节奏:不吵不闹、按部就班,却把美国逼得手忙脚乱。

这背后,是中美博弈角色的彻底反转。

以前,美国总是先设局,比如突然加税、搞制裁,然后等着中国来谈;中国往往是被动应对,忙着解释、协商。

可这次不一样,中国先明确规则:“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然后准时执行,不给美国任何钻空子的机会。

美国习惯了“打快拳”,想靠突然施压逼中国妥协,可中国偏不按这个套路来,用“稳节奏”把美国的章法全打乱了。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反制落地前就抛出谈判信号,其实已经说明他们怕了。

他们知道,再这么耗下去,美国造船业真的要破产了;可又不想放下身段真的让步,只能用“口头妥协”来试探。

这种“又想施压又想谈判”的两头下注,在中国这里根本不管用。中国早就说了,想谈可以,但得拿出诚意,先把加的港务费取消,而不是靠嘴说。

中国的底气还来自于“反制+转型”的双保险。

一边对美国船舶加收费用,另一边悄悄调整进出口结构,把原本依赖美国的业务转向其他国家。

比如在大豆贸易上,中国现在从巴西、阿根廷买的越来越多,美国豆农的损失只能自己扛。这种“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的做法,让美国的施压越来越没效果。

现在的中美博弈,早就不是谁嗓门大谁赢了。

美国喊得再凶,可自己的产业撑不住、政策不稳定,说再多也没用;中国不喊口号,只靠实际行动说话,反而更有威慑力。

就像这次反制,没有夸张的表态,只有一句“按规矩办事”,却让美国慌了神,这就是“理性反击”的力量。

结语

这场围绕港务费的博弈,看似是一次小小的贸易摩擦,实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美国再也不能靠“威胁+模糊承诺”掌控节奏,中国已经有能力、有底气按自己的规则应对挑战。

美国的慌,不是因为一次反制,而是因为他们突然发现,自己熟悉的“霸权套路”失灵了:关税吓不到中国,施压逼不退中国,连口头谈判都没人信了。

对中国来说,这次反制不是为了赢一次,而是为了告诉世界:公平的规则需要大家一起维护,谁也不能单方面修改。

未来,美国若还想靠施压、威胁打交道,只会一次次碰壁;而中国会继续按自己的节奏,在公平合作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中方对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今起正式施行》,2025-10-14

喜欢本期节目,请您点击“关注”,不错过下期分享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9

标签:财经   零分   反制   财长   零时   关税   中方   中国   准时   通知   美国   港务   造船业   产业   船舶   美国政府   本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