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电风扇起家,56年后一天净赚1.5亿,
方洪波接棒何享健的13年里,美的营收增长超过3000亿。
2025年8月,一份榜单的发布引起业界关注——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广东佛山共有7家企业入围。
其中,美的集团以4090.84亿元营收,排名“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3位,广东省第四位,稳居佛山第一把交椅。
回望2012年,美的营收还只有680.7亿元。十三年来,美的营收增长超过3000亿元,这相当于每年增长一个中型企业的规模。
从1968年23名村民集资5000元创办的塑料生产组,到如今一天净赚近1.5亿元的科技集团,美的走出了一条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典范之路。
“唔识就学,学就要精”,这句广东顺德方言,何享健用一生来践行。
1942年,何享健出生在顺德北滘镇。那时的顺德还是个普通的岭南水乡,谁也没想到这里日后会成为“中国家电之都”。
只有小学学历的他,早年就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26岁那年,他做了一件大胆的事——联合23名村民,凑了5000元钱,办起了“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
厂房是简陋的竹木棚子,设备是二手货,何享健既当厂长又当业务员。
那个年代,私人办厂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为打开销路,何享健经常背着产品走南闯北。有次去外地出差,为省钱他睡在火车站长椅上,用随身带的尼龙袋当枕头。
“当时哪想那么多,就是想把产品卖出去。”多年后回忆往事,何享健如是说。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何享健敏锐地嗅到商机。1980年,他带着厂里技术员研制出第一台金属台扇。那时电风扇还是奢侈品,但他判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必将走进千家万户。
1981年,他注册了“美的”商标。“美的这个名字,取得好啊,”他曾解释,“就是要给人民生活带来美好。”
1985年,美的闯入空调行业。当时国内空调市场几乎空白,生产线上的工人连空调长什么样都没见过。何享健带着技术人员到国外考察,回来就埋头苦干。
1992年,美的进行股份制改造,成为广东省首批内部股份制改造企业试点之一。那时候,很多乡镇企业还对现代企业制度一无所知,何享健却主动求变。
“不改不行啊,企业要发展,就要按规矩来。”他说。
1997年,美的实行事业部制改革,建立起“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用权有度”的授权模式,为现代化组织管理奠定基础。
何享健最令人佩服的,是懂得适时放手。2012年8月25日,他做出惊人之举——卸任美的集团董事长,交棒给职业经理人方洪波。
那时美的已是一家千亿级企业,这一交接开创了中国民营企业将如此大规模公司交与职业经理人的先河。
“企业要基业长青,就要交给更懂未来的人。”何享健的这句话,道出了一代企业家的远见与胸襟。
与何享健的草根背景不同,方洪波走的是“学霸”路线。
1967年,方洪波出生在安徽枞阳县一个教师家庭。家乡山水环绕,民风淳朴,“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古训深深影响着当地人。
他天资聪颖,初二时就跳级直升高中。1983年,仅16岁的他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成为全校年龄最小的学生。
大学期间,方洪波博览群书,从哲学、经济学到文学、社会学,无所不读。那些《散文》《随笔》《诗刊》成了他精神世界的滋养。
“书是我的精神净化器,也是一切力量的源泉。”他后来回忆道。1987年毕业时,20岁的方洪波面临选择:一边是美国史专业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一边是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工作机会。
他选择了后者,赴湖北十堰工作。在二汽的五年,方洪波见证了大型国有企业的运作模式,也感受到传统制造业的局限。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方洪波毅然南下广东,加入美的。
从历史系学生到家电企业员工,这个转变看似突兀,方洪波却有自己的理解:“历史教人看清大势,企业经营何尝不是把握时代大势?”
在美的,方洪波从最基础的市场部岗位做起。他文笔好,思维敏捷,很快脱颖而出。1995年,28岁的他担任美的广告公司经理,开始展现营销才华。
“当时压力很大,”方洪波后来回忆,“何老板不喜欢花哨的广告,要求实效。我们团队绞尽脑汁,既要创意又要销量。”
1997年,方洪波出任美的空调事业部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他推动营销体系改革,引入现代化营销理念,业绩节节攀升。2000年,33岁的他成为空调事业部总经理,进入美的核心决策层。
2012年,方洪波接任美的集团董事长,开启新时代。当时美的正面临瓶颈——营收680.7亿元,只有格力的七成,净利润不及格力一半。
外界质疑声四起:“历史系出身的人能管好制造企业吗?”方洪波用行动回应: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强集团管控,提出“632系统”。
同时,他放眼全球,2016年主导收购德国机器人公司库卡,布局To B业务。十年后,美的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2023年营收3737亿元,比2012年增长超过3000亿元;
2024年突破4000亿大关。方洪波完成了从历史系学生到千亿级企业掌舵者的逆袭。
2025年初,方洪波签发《关于简化工作方式的要求》,在美的内部引发震动。
文件直指大企业通病:“任何不以用户、业务、一线为中心的工作都属于表演式工作”,要求全员简化形式主义,包括大量使用PPT、代写材料、形式主义加班等。
一位美的主管坦言:“之前各种汇报材料越写越厚,会议越开越长。文件下发后,我们砍掉了三分之一的无谓会议,员工直呼解放。”这并非美的第一次自我革命。
回望2012年方洪波刚接棒时,面临的是完全不同时代的挑战。移动互联网浪潮席卷而来,传统制造企业如不转型恐被淘汰。
方洪波选择从数字化入手。“美的的核心思想是加强集团管控,”他回忆转型初衷,“‘632系统’只是个起点。”
数字化转型非一帆风顺。有老员工不适应新系统,有部门担心数据透明化后失去“地盘”,改革遭遇阻力。
方洪波亲自督战,连续三个月每周主持数字化转型专题会,“不改就换人”的决心震慑了整个组织。
更大的转变发生在2020年,方洪波将美的业务重新划分为五大板块,除智能家居外,四大板块均为To B业务。这意味着美的不再满足于家电制造商定位,要向科技集团转型。
“当时内外都有质疑声,”一位美的资深高管透露,“有人说我们不安分,做家电的就该专心做家电。但方总坚持,单一业务天花板肉眼可见,必须开辟第二赛道。”
To B转型需要技术积累。美的近三年研发投入超430亿元,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4%,达88亿元。同时,通过收购库卡、合康新能、科陆电子等企业,增强在机器人、新能源等领域的布局。
2025年上半年,美的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营业总收入2523亿元,同比增长15.7%;归母净利润260亿元,同比增长25%,相当于一天净赚近1.5亿元。净利润率提升至10.6%,较2024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简化不是目的,增长才是。”方洪波在内部会议上强调,“所有变革最终要体现在为用户创造价值上。”
2025年4月,美的荆州洗衣机工厂迎来一位特殊“新员工”——美的自研的类人形机器人美罗。它已正式上岗,负责机器运维、设备检测和搬运等工作。
这不是科幻电影。美的中央研究院智能技术与应用研究所所长奚伟透露:“2025年下半年,美的人形机器人将陆续进入线下门店,用于商业导览、制作咖啡等场景。”从造空调到造机器人,美的走过漫长的转型路。
时间回拨到2011年,美的已是中国家电巨头,但方洪波却感到危机:“传统家电增长见顶,我们必须寻找新引擎。”
2016年,美的以约4.7亿美元收购东芝家电业务,获得东芝的品牌、技术与市场渠道。同年,收购意大利中央空调企业Clivet 80%股权。
最引人注目的是2017年收购德国机器人公司库卡94.55%股权,这笔收购让美的直接跻身全球工业机器人第一梯队。
“收购只是开始,消化吸收再创新才是关键。”美的机器人事业部负责人表示。
至2024年,美的机器人与自动化板块业务营收突破300亿元,累计生产交付工业机器人超过8万台。美的已成为全球排名前四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
技术创新方面,美的全球专利持有量超15万件,2024年新增授权专利1.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超5000件,在全球家电企业中排名前十。
2025年7月,上海美的全球创新园区正式启用,强化“2+4+N”全球研发网络:佛山、上海两个研发中心,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四个海外研发基地,以及世界各地的38个研发中心。
在B端业务,美的将业务清晰划分为五大板块:新能源与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医疗和物流。其中智能建筑科技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达29.33%,超过智能家居的28.52%。
美的在医疗领域也取得突破,全球首款无液氦超导磁共振设备已服务30国医疗机构。2023年,美的整合旗下医疗资源,构建智慧医疗联合体。
“科技领先不是口号,是美的未来的立身之本。”方洪波说。
2024年11月,美的子公司海南美的楼宇科技与东芝电梯签署协议,获得东芝电梯中国控股权。这是美的全球化布局的又一落子。
从1998年在芜湖设立首个广东以外的生产基地,到2007年在越南建成投产第一个海外基地,美的的全球化已走过二十多年。
早期“走出去”是为降低成本,利用海外廉价劳动力。如今美的的全球化已升级到新阶段——输出技术、品牌和管理。
2024年,美的海外营收占比超40%,OBM业务同比增长35%,实现“技术-制造-品牌”全链条出海。
“OBM优先战略”成效显著,2024年OBM收入占智能家居海外业务43%,形成“美的+东芝+Comfee”3个全品类品牌以及开利、Eureka等13个细分品类专业品牌的全球化布局。
美的全球本土化战略也深入推进。巴西米纳斯州基地获总统卢拉见证投产,创造超2000个就业岗位;泰国亚太总部、沙特分公司相继成立;美的还斩获“拉美第一空调品牌”认证。
针对不同市场需求,美的推出差异化产品:欧洲首发DIY移动分体空调PortaSplit破解安装难题、北美积木式寒冷气候热泵适应供暖规则。
体育营销成为美的品牌全球化利器。赞助非洲杯、中北美金杯赛及亚足联赛事,触达全球20亿球迷,深化品牌情感联结。
2025年,美的加速全球化步伐:2月收购ARBONIA climate,3月欧盟批准收购西班牙Teka公司,4月在马德里宣布完成对Teka集团的收购。
美的集团董事会秘书表示:“美的已从产品出海、技术出海,进入品牌出海和管理出海的新阶段。”
面对未来,方洪波在2025年5月首次回应与小米的竞争时表示:“战术上重视小米,战略上不害怕小米。美的既要往上走、做高附加值产品,也要往下走、拼成本,不能坐视小米蚕食市场。”
如今,美的在全球布局60个制造基地,拥有约200家子公司和60多个海外分支机构,产品销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5年8月,美的集团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落地了首个多场景覆盖的智能体工厂,并有望通过工厂智能体和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终端协同工作,最终实现完全无人化的“黑灯工厂”。
从顺德小厂到全球科技集团,美的57年的故事印证了中国制造的崛起。而新故事才刚刚开始——正如方洪波在2025经营管理年会上的发言:“从风雨中出发,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去追逐。”
更新时间:2025-10-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