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子里,老李头苦着脸捏着体检报告,阳光下的酒瓶还晃着昨晚没喝完的光泽。他向邻居大妈“诉苦”:“医生说我得减酒,可咱中国谁不喜欢小聚喝两杯?适量,能出什么事!”
大妈善意安慰:“老李,再怎么说,饭后一两小酒旺胃,传了几代人,都没听说出大事。”小区里顿时炸开了锅。

可惜,现实就像冷水兜头,《柳叶刀》杂志发布重磅数据,2020年全球有高达74万人因饮酒患癌,每天都有2000余人因为喝酒而患上癌症。这还是不是咱想象中“大饮伤身小饮怡情”?到底适量饮酒真能无害吗?
是不是少喝就没问题?你印象中“健康酒桌文化”,正在吞噬多少人?尤其是轻度到中度饮酒者的风险,你真的了解吗?
一切看似习以为常,背后却藏着医学上的“惊天逆转”。所谓的“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很可能只是自我安慰的“美丽误会”。所以,这一次,老李头和你,都该静下心来,听听科学怎么说。

很多中老年人还是相信那句“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尤其小酒馆、家庭聚会乃至职场酒桌应酬时,酒精成了联系“感情”的润滑剂。但及时止步,或许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柳叶刀》2021年《肿瘤学》子刊全球大型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2020年全球有74万宗新发癌症病例直接与饮酒有关,其中大约四分之三发生在男性身上。而在中国,饮酒相关癌症也在迅速上升。
为什么酒精与癌症关系如此紧密?科学家们揭示的机制其实很直接:“酒精在体内代谢后产生的乙醛是明确的Ⅰ类致癌物,能直接伤害DNA,造成基因突变。部分亚裔人因为酶的遗传特点,分解乙醛能力先天较弱,一旦饮酒,乙醛长期在体内堆积,风险更高。”

不仅如此,饮酒还能提升体内雌激素水平,增加乳腺癌等风险,同时损伤口腔、咽喉、食道等多部位黏膜,导致局部细胞“无力还击”并演变为癌症。而且,哪怕是“轻度到中度饮酒者”,超一半酒精相关癌症都出现在这一人群身上。
更值得关注的是:没有所谓“安全饮酒量”,哪怕一口都存在风险。科学已经给出了明确答案,饮酒致癌,是“剂量无下限”。
很多人把酒当成“减压神器”,然而长期下来,伤的是自己。坚持饮酒的人,身体到底会发生哪些改变?
器官损伤广泛,几乎无一幸免
大脑萎缩与早衰:前额叶区域受损,判断力、记忆力明显下降,严重时诱发失智。
肝脏负荷沉重:酒精长期“打击”肝脏,容易发展为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研究显示,酒精相关肝癌每年新增病例超15万。

消化系统损伤:口腔、食管、胃部黏膜反复被腐蚀,轻则溃疡,重则癌变。仅2020年因饮酒所致的食管癌新增病例高达18.97万。
和吸烟、肥胖、作息紊乱等因素叠加,癌症风险倍增。正如科学家比喻,“一根导火索点燃一桶火药”。特别容易被低估的是乳腺癌、直肠癌等多种“隐性癌”。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酒精相关癌症患者并非重度饮酒者,而是“偶尔为之”的人。
免疫力、营养吸收全面受阻
酒精干扰维生素及矿物质吸收,导致贫血、免疫功能下降。肠道菌群被破坏,消化吸收变差,“肚子胀、胃口差”成为常态。

心理健康被潜移默化侵蚀
虽然很多人用酒“助眠”,但其实酒精会破坏深层睡眠,导致第二天更疲惫、心绪更低落。长期依赖酒精,焦虑、抑郁不降反升。
有些人以为靠“红酒抗氧化”能补短板。其实,红酒所含“白藜芦醇”等成分,本可以通过食用新鲜水果和坚果更安全地获得,而喝酒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无法用食物弥补。
许多老友相聚时,难免“开怀畅饮”,可当我们明白每一口酒的“隐形成本”——焦点就该转向健康和长寿。科学家和临床医生都建议:
告别侥幸心理,彻底放下“少喝无碍”的误区。所有饮酒都会产生致癌风险,零酒精为最佳选择。
如果你正处于戒酒困境,不妨这样开始:替换为无酒精饮品(如气泡水、果汁、花茶),融入社交场合,既能维系感情也远离伤害。

重新建立健康减压方式。如慢跑、打太极、与家人朋友多沟通交流,而非靠“麻醉性饮料”暂时忘忧。
警惕酒精依赖,早期求助专业机构。尤其是中老年男性,更要当心酒精依赖的形成。
养成规律作息,多摄取新鲜蔬果和优质蛋白,避免烟酒“协同损害”。
逐步减少聚会“劝酒”的社交压力,引导家人朋友重视身体健康。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收藏以备不时之需,转发给你关心的人!
参考资料:
《柳叶刀:一滴也别喝!科学家发现,2020年全球有74万人因饮酒患癌》
《柳叶刀·肿瘤学》2021年全球饮酒致癌负担研究
《肝癌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更新时间:2025-11-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