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的这种蔬菜,竟然是甲醛保鲜的?!
相信大家都刷到过类似的传闻:
“新鲜的xx菜其实是黑心商家用甲醛浸泡过的,xx菜千万别吃了!”
来自重庆的王阿姨最近是什么菜都不敢买,看网上说的菠菜最受甲醛污染,还有的说白菜也遭了殃,就连最常见的包菜都没逃过。
难道蔬菜都有被甲醛污染风险?哪些是甲醛菜?
最近流传的甲醛菜闹得人心惶惶,其中传言最盛的莫过于以下4种蔬菜,不仅吃了会中毒还可能致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1、娃娃菜
据说商场里娃娃菜之所以卖相好,其实是商家加了甲醛才保鲜这么久的,经常吃可能会增加白血病风险。
对于这个说法,其实可信度很低,先不说食品加工添加甲醛是违法行为,甲醛的味道隔老远都能闻到,蔬菜添加了甲醛一下就能被发现,就算你说是残留量低,要知道甲醛很容易溶于水,而且挥发速率高,经过运输、售卖、清洗和烹饪种种处理,基本所剩无几。
2、发白豆腐
有人说现在的豆腐白的不正常,认为是商家为了卖相添加了甲醛,其实这个说法也是无中生有。要知道豆腐的颜色取决于豆子和凝固剂种类,即便不加甲醛也可以让豆腐发白,所以单靠颜色区分甲醛与否本身就不科学。
3、捆扎蔬菜
超市中经常用塑料袋把蔬菜捆起,有人说这些塑料袋含有甲醛,吃了这种蔬菜会中毒。然而事实上,这种捆扎蔬菜所用的胶带和常见的透明胶基本无异,这种涂粘合剂的塑料膜成分基本无害,根据我国胶带生产标准,对粘合剂尤其是食物接触类的胶带中添加的物质有明确限制,可以肯定的是胶带和甲醛八竿子打不到一块。
4、蘑菇
此前有博主在网上曝出食用菌甲醛含量的测评视频,声称香菇、白玉菇和金针菇等食用菌都有明显的甲醛反应,引起不少人担心。
实际上甲醛也有内源和外源之别,视频里检测出的甲醛就属于内源性的,外源性甲醛很好理解,一般是人为添加的,而内源性甲醛也就是生物自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食用菌本身就会自产微量的甲醛,但这点含量对人体基本无害,而且经过冲洗和烹饪,残留量也基本消除,可以放心食用。
二、喷甲醛保鲜?不划算!
“甲醛保鲜”事件年年说,年年新,换个菜名就能勾起大家的好奇,说法还是老一套,靠甲醛保鲜云云!
确实甲醛有防腐功能,人体长期摄入也有害,但再无良的商家也很少会选择甲醛来保鲜蔬菜。首先甲醛不是什么廉价产品,相比之下广谱杀菌剂,如咪鲜胺更有性价比,其次甲醛味道刺鼻,只要添加过很容易被发现。
很多人谈甲醛色变,以为甲醛是一类致癌物,长期摄入会导致体内蛋白质变性,引起疾病风险,但要达到致病风险,对甲醛的摄入浓度有很高的要求。
而研究显示,只要甲醛浓度超过1毫克/立方米就会被察觉,而且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甲醛也不少,炒菜烹饪、家具里的粘合剂、清洁剂和消毒剂、汽车尾气和抽烟、甚至人体代谢过程中细胞也会产生一定甲醛含量。
其实只要甲醛浓度在人体接受范围内,就不必过于担心。
其实想要避开甲醛食品也很简单,做好这三步:
1、食品购买渠道最好选择有正规经营资质的商超,或者农贸市场,食品来源有质检标准,购买更安心。
2、甲醛易溶于水还易挥发,即使购买到甲醛食品,也可以经过冲洗和烹饪,去除残留含量。
3、饮食习惯避免单一化,只要摄入的食品种类够丰富,就可以大大降低食品安全问题。
虽然大部分甲醛蔬菜都是假的,但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危险食品,尤其以下4种,日常购买前最好谨慎。
1、“僵尸肉”
也就是被长时间冷冻的鸡鸭腿、翅膀等肉类食品,正常经过检疫合规生产的冷冻肉,而且储藏在-18℃温度下,保存时间不超过12个月,是可以正常贩售的。
但就怕那种冻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肉,曾有监察部门查处了多批僵尸肉,有些是检疫不合格的,有的严重过期,还有的加工后摇身一变又端上了餐桌。日常遇到外表有颜色或气味异常,没有标明品名、产地和生产批号的冷冻肉慎买。
2、鲜切水果拼盘
鲜切水果是现在很流行的一种消费方式,花一份钱可以吃到好几种水果拼盘,确实很划算,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水果拼接原料可能是店里即将变质或者有腐烂部分,卖不出去的水果重新装盘后再贩售的,要知道即使水果只腐烂的一部分,也可能产生大量微生物,甚至分泌大量有毒物质,即便其他部位还正常,也可能被污染。
3、冷冻散装丸子
很多人喜欢去市场购买散装丸子,用于打火锅或者其他烹饪,以为这样买选择性更多,性价比更高,但其实这种丸子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即便有冷柜冰鲜,但反复冷冻就很容易菌落超标,一旦有细菌污染,丸子很容易变质,人体食用后可能引起肠胃不适,而且这种丸子看不到生产日期,即便过期大家也不知道,最好日常少买这种丸子。
4、颜色鲜亮的卤味
有些商家为了让卤菜显示的颜色更鲜亮,会铤而走险使用“日落黄”这种染色剂,这种添加剂已经被明确规定禁止使用,长期摄入这种有害卤味可能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平时购买一定要避免异常色泽的卤味。
日常购买食品一定要注意避开上述几类潜在风险,无论蔬菜还是肉蛋,最好挑新鲜的买,尽量当日买当日吃完,减少食品变质风险,这样才能更有利于膳食健康。
参考资料:
[1]《蔬菜都会喷甲醛保鲜?》.科学辟谣.2025-07-01.
[2]《“你爱吃的这种蔬菜,为保鲜竟然泡甲醛”?!》 .科普中国.2022-07-26.
[3]《对照这张“肉类保质时间表”,抓紧回家清理冰箱里的“僵尸肉”》.生命时报.2018.06.2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更新时间:2025-08-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