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同与“大同共和国”

文/刘浩泉

刘大同(1865-1952),原名刘建封,又名刘石荪,字桐楷,天池钓叟、风道人、芝叟等,山东安丘市景芝镇芝泮村人。

1865年,刘建封出生于书香门第,幼承家学,俊拔颖慧,8岁通诗经,少年中秀才,当时成了乡里竞相传颂的佳话。1908年,刘建封奉命率领团队勘查长白山。1909年出任安图县首任知县。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刘建封在安图成立"大同共和国",并从那时起,刘建封更名为刘大同。1912年,袁世凯窃取了大总统职位,刘大同在大连组织成立了"平民社",宣布讨袁军成立。 日本侵略我领土后,刘大同一直投身抗日前列。


勘查长白留下珍本

考取秀才的刘建封,没有再取功名,而是选择了闯荡社会。他28岁离开了丰衣足食的家园,来到了东北。离开家乡时写下了这样的诗句:"黑山白水堪逐鹿,柳边榆塞也成春。故乡地小难为用,朔漠金多漫认真。"来到东北的刘建封结识了宋教仁、廖仲恺、徐镜心等革命志士,从此,接受了进步思想,心中革命的种子开始萌芽。1898年加入兴中会,1905年加入同盟会,1908年奉命勘查长白山及三江(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之源。他亲率20余名猛士健仆,披蓑衣、踏靰鞡、头笼碧纱、腰系皮垫,攀藤扪石,"雀跃蛇形以进"。历时4个月时间,初步完成了对长白山的全面勘查。在寻暖江时,他不幸坠马崖下,腹背受伤。伤未痊愈,他又开始对天池诸峰的勘查,此时,他写下了"长白有幸留知己,坠马河边死又生"的诗句。

刘建封先后两次下临天池。第一次于当年7月26日由西坡口下临天池,"天气忽阴忽晴,如闻雷声,继闻鼓声,霎时雾起眼前,一物无所见,雨止天晴,池中西南一带,全形毕露"。看到池中四周,白沙环绕,皱纹如线。第二次于8月3日由汩石坡再临天池。当日正值天气晴朗,近视之,水清如镜;远视之,池中五色灿烂,形象不一,如云峰石映入,遂令十六峰,象形命名:"大者有六:曰白云、冠冕、白头、三奇、天豁、芝盘。小者有十:曰玉柱、梯云、卧虎、孤隼、紫霞、华盖、铁壁、龙门、观日、锦屏。"此后,他欣然命笔"辽东第一佳山水,留到如今我命名"。

刘建封先后4次登上长白山,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成了对长白山的科学考察,并著有《长白山江岗志略》《长白设治兼勘分奉吉界线书》《白山纪咏》。拍摄了《长白山灵迹全影》,绘制了《长白山江岗全图》,至此,他解开了一直以来的"神山圣地"的秘密,查清了长白山江岗全貌和三江之源,有力地维护了祖国的领土完整。

当年刘建封踏查时,曾经坠马崖下的地方,已被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名办公室命名为"坠马崖"。刘建封也以文学家、地理学家的身份被列入《中国古籍大词典》。


被封知县 政绩斐然

宣统元年(1909),清廷在安图设治,刘建封任安图县首任知县。他挥笔泼墨,写下诗句:"作民宜富不宜贫,作官宜贫不宜富。作民而贫无能也,作官而富无德也。"刘建封在任期间,农林并举,兼兴学商,发展邮政,筑路建桥,移民支边,政声卓著。据家族的老人们说,他为了安图的建设和发展,曾卖掉不少老家的土地来资助安图,因此,他与安图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

刘建封任安图知县后,又升任代理海龙府(今梅河口)知府。虽身为朝廷命官,但高官厚禄也安抚不住刘建封内心反帝反封建的怒火。当时,有家戏院开张,请他撰联,他便奋笔疾书:"鼓动起四百兆同胞,才算一台大戏;妆扮出五千年故事,真成万国奇观。"革命思想跃然纸上。

在国际革命和国内反清浪潮风起云涌之时,刘建封提出"林肯放奴心,格氏均产议。世界有转移,另造新天地"的朴素的大同主义,即平民主义思想。


武昌起义爆发率先响应创建"大同共和国"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消息传到东北,刘建封率起响应,举义旗于安图,成立"大同共和国",并通电中外,宣布独立。值得一提的是"大同共和国"的建立,比孙中山先生在南京成立的"中华民国政府"要早两个多月。2018年暑假,我与妻子去东北寻迹,在抚松镇,我们找到了"大同共和国"的遗址,可惜,当年的房屋已经拆掉,盖起了新楼,有幸的是,当地政府在原址立了一石碑,上面刻着:大同共和国遗址。

"大同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传到奉天,给东北的革命者再注一管大剂量的强心剂,同时,也吓坏了新任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及其背后整个破烂不堪的清政府。

赵尔巽大怒,旋即集合人马,迅速赶至安图。抵达时,适逢天起大风,飞沙走石,昏黄遮日,而刘大同早已料到清廷必定会恼羞成怒,所以,电报一发出,便立刻屯兵待敌。作为一个小小的知县,刘大同手下的兵力并不厚实,全部集合起来,包括森林警察、巡警、驻防队总共也就不到1400人,而赵尔巽却带着他的剿匪大部队,踏着隆隆如雷的战鼓声,狂奔而来。瞬间,从西岭到东山,双方形成了对峙,此时,灰重的天竟开始飘洒雪片。一开战,早已失去战斗力的清兵,哪里还会打仗了,结果是一败涂地。此一战,刘大同作诗《击贼遇雪,辛亥安图起义败军于牡丹岭》:"逐寇白山陲,我军酣战时。半天大风起,犹闻征马嘶。鼓鼙声未歇,血带雪花飞。"

毕竟势单力薄,虽初战获胜,但再战失利。"大同共和国"也就被迫军散国亡了。

大同共和国虽然很快就消失了,但有两点是值得肯定的:其一,刘大同深知自己的兵力不足以立国,也没有得到全国各地的支持响应而却要成立什么共和国,这绝不是刘大同一时头脑发热、突如其来的想法,更不是他想要当什么皇帝,而是明确表现出了他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和行动;其二,刘大同清醒地知道,此举是犯了清廷的杀头之罪,但他却偏偏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一点恰恰反映了他为反清而做了充分的牺牲准备。

大同共和国的成立,瓜尔佳氏金梁在《近代稗海》的《光宣小记》中也有记载:"及辛亥革命,刘竟举旗于白山,其名拟曰大同共和国,通电中外,闻者为之惊……"


起义虽败 革命继续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不到两个月,袁世凯窃取大总统的职位,刘大同在大连组织成立了"平民社",宣布讨袁军成立。之后,刘大同参加了奉天独立运动,还指挥了琅琊战役和辽阳战役,并与儿子刘次彭一起战斗在讨袁前线。

《出车》诗中记述了讨袁军出征前后的动人场面,其诗云:"出车出车,阴山之隅。旌旗遍野,干羽塞途。与子偕往,誓灭羌胡。令肃秋霜,征人行行。关山月冷,朔塞风凉。无昼无夜,不懈戎装。鼓声逄逄,炮声隆隆。自南自北,自西自东。蹄尘剑火,血雨腥风。酣战晨昏,暗无乾坤。将士用命,决胜在人。十年征戍,为国报恩。翦厥渠魁,战罢归来。征袍脱去,樽筵大开。慰问同忾,有几人回。"

刘大同曾与儿子刘次彭及平民社员,携自制土炸弹,由大连潜入北京炸袁世凯,只可惜炸弹投出后未爆。刘大同他们只好星夜摸出城去,返回大连。

1914年,刘大同被任命为中华革命党山东支部支部长,草拟山东起兵计划。随后,刘大同等人由大连潜回山东,进兵诸城。二次革命失败后,有些人动摇了,但刘大同毅然站在中华革命党一边。

1914年,由于北方各省搜捕革命党人甚急,山东、东北、山西革命党人也先后至大连,某银行经理沈漫云出资招待,组设机关,大家推沈漫云为都督,刘大同为总司令,谋袭奉天,此计划不幸为日本人侦悉,迫其解散组织。山东同志推吴大洲去日本谒见孙中山,请示山东起兵策略。吴返大连后,与刘大同、邓天一、薄子明、隋即吾、李统球等成立中华革命党山东支部,并推刘大同为支部长,草拟山东起兵计划。

据李新、李宗一主编的《中华民国史》中记载:"1914年1月23日,陈其美自神户乘船密抵大连……陈其美见在东北一时难于进展革命工作,便将东北举兵事宜划归刘纯一负责,山东举兵事宜划归刘大同负责,并交给他短枪四十支,命其编队回鲁。"

刘大同受陈其美派遣,带领革命党50人,由大连潜回山东,进兵诸城,李荫堂、白耀臣分别任正副队长,戴子安为向导,欲建立通达海港之革命据点,但未成功。在与敌人的遭遇战中戴子安不幸中流弹受伤。刘大同曾有《送子安归医院》一诗云:"蓬莱初罢战,归路夕阳残。骑马汗犹湿,征衣血未干。"副队长白耀臣在后来的战斗中壮烈牺牲,刘大同在《哭白耀臣烈士》中写道:"为国以捐躯,我何必哭尔。朱家郭解风,吾党能有几。"二次革命失败后,刘大同的族侄英勇就义于吉林,他作诗云:"当道尽豺狼,无块干净土。以死报国家,我亦不哭汝。"

在《哭滕学贤烈士就义于奉天》一书中云:"我知滕氏子,死为国家死,不见沈水情,哭之而已矣。"在《哭刘铁烈士》诗中云:"记得东瀛道,悠悠送我行。如何先我死,江汉水无声。"在《哭石磊、刘敢等烈士》诗中云:"烈烈丈夫二十四,无教辽水血红时。风号雨泣复洲塔,来吊忠魂知未知。"

震惊中外的王晓峰、王明山行刺上海镇守使郑汝成事件,使革命党为之一振。刘大同在《送王晓峰、王明山二子赴歇浦》中咏道:"易水何萧萧,阳关太寂寥。古今别离苦,难以画图描。"

二次革命后,革命党人流亡日本,思想波动很大,有的动摇了,甚至有的投靠了袁世凯。刘大同在《梦中题竹、甲寅三月十五日夜央中》咏道:"不疏亦不密,干直而独立。虚心以待人,有节皆知己。"刘大同参加了中华革命党,并被孙中山委任为中华革命党首任东三省支部长。

辛亥革命后,全国各地的爱国志士纷纷弃笔从戎,参加革命军。但当时的武装弹药非常紧缺,刘大同当即卖掉一部分家产,通过老朋友顺利买下汕头的一座码头,明是商港,实则从国外购运军火,解决了燃眉之急,此举得到大家交口称赞。

1916年,离乡23年的刘大同回到故里——山东芝泮村,立即投入到讨袁斗争中,参加了攻打诸城的战役,革命者成功占领了诸城县城。1913年至1922年间,刘大同四渡日本,出版了《亡命诗集》,组织了平民社,主编了《平民诗集》,在日付梓,并为平民诗集题诗曰:"百年人易老,诗寿天地长。万国争传诵,平民第一童。"


赤心爱国 不畏强势

1936年,西安事变前后,刘大同在天津英租界办《渤海日报》,写讽刺蒋介石对日不抵抗的文章和诗歌。蒋介石很恼火,但又拿他没办法,于是,派时任天津市长张自忠登门捎话:"如能封报并停止写攻击性的文章和诗歌,作为交换条件,可以公费派你一个孙子出国留学。"但被刘大同一口回绝。

1937年,刘大同不顾自己腰症方愈,亲到抗日前线采访,并赠联浴血奋战数月的抗日战士:"褒扬无敌靖边主义,补戚武庄纪效新书。"他记道:"癸酉春,赤峰一役,四十一军血战数月而驰名中外……"

1938年11月26日,刘大同在天津英租界回家途中被狙,致伤头部数处,住院时写下了《被难自述》一文:"予为政治革命,垂四十年,其间抄家二次,引渡二次,通缉七次,悬赏逮捕三次,监视二次,驱逐三次,受审十一次,艰险备经,屡濒于殆,然未曾伤及发肤。今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予竟被狙,致伤头部数处,创甚剧而卒未死者,委之曰:命可也……予尝与同志及诸弟子言,天变地变,而我之救世主义不变,此予之本性使然,差堪大白于天下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的李济深与夫人来到天津,专程拜访,刘大同与来访的李济深夫妇感慨万千,他欣然写道:"人人盼共和,徒唤莫奈何。今日新成立,我先击壤歌。"

当代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称赞说:"南有孙中山,北有刘大同。"


拒收重礼 永葆气节

1933年,日本以两千万元借款许他,要求其承认满洲国,被刘大同拒绝,并作诗以表其志,诗曰:"冰魂果真本天赋,玉骨从来喜雪培。秘语群芳花姊妹,人无气节是凡才。"日军侵占华北后,驻屯军司令几次派人到刘大同家中敦促其出山,委任他为伪华北自治政府主席职,并带来了委任状,刘大同断然拒绝,并当着日本人的面撕毁委任状并写诗曰:"任他风雪十分苦,不受东皇半点恩。"

军阀割据时期,各路军阀竞想聘请当时威望高的人为自己说话。张作霖、吴佩孚等人也都带着重金厚礼到刘大同家中,请其当顾问,都被刘大同一一拒绝,并写下豪言壮语:"能给英雄拉马拽凳,不能给坏人做祖宗。"


书法、作诗、绘画、收藏样样是行家

刘大同书法功力过人,苍劲有力,左右开弓,就连章太炎先生都赞不绝口:"诸城有三刘,明末刘子羽,清朝刘墉,民国刘大同。"刘大同一生的诗作很多,已出版的有《白山纪咏》《梅花吟》《百花吟》《岭南吟》《吁集》。未出版的有《历下吟》《芝城诗草》《赘行吟草》等。

刘大同的绘画水平颇高,尤善画梅,著名作品有《百梅诗画》画册,曾由北平出版社出版,又由吉林美术出版社再版。1930年,徐悲鸿与刘大同二人合作《梅石图》,大同画梅,悲鸿补石。刘大同还撰诗一首题于画上曰:"顽石不无奇气,寒梅自有铁心。自古画师多少,可逢几个知音。"

刘大同对古玉有独到见解,1940年出版了《古玉辨》。

1952年,刘大同病逝于济南,葬于千佛山。

2017年初夏,退休于天津音乐学院的刘自力教授告诉我,他想出资为他的老爷爷刘大同修建一个公园,以纪念这位投身革命一生的老人。我接收了修建公园的这项任务,对此,安丘市委市府的领导和景芝镇党委的领导都很重视,并作出批示,景芝镇党委的孙书记亲临芝泮村进行现场考察,并选定了地址。

公园修建过程中,当代徐霞客李存修教授和安丘历史文化研究会的李连科会长多次亲临现场进行具体指导。在多方的指导和帮助下,公园修建工作顺利完工,并于8月17日由景芝镇党委和安丘历史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了隆重的剪彩仪式,届时潍坊晚报社和安丘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了这一盛况。

公园修建后,有多家单位和文人志士前来参观瞻仰。现在,公园内各种绿化树苗枝繁叶茂,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鲜花绽放美丽的花朵,已成为闻名附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刘浩泉,安丘市作家协会会员,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民间文艺家协会。发表游记散文多篇,其中在潍坊日报发表十余篇游记报道,在安丘河湖系列文化丛书《千秋汶河》、《行走渠河》、《文化潍河》、《安丘河湖志》,发表文章11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9

标签:共和国   安图   诸城   奉天   安丘   长白山   天池   中华革命党   大连   山东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