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突然消失踪迹的4个人,如今也没有找到,他们究竟去了哪里

如今,我们时常通过书籍去探索古人的足迹,跟着他们追溯王朝的跌宕起伏。

那些处在某个时期的典型人物,为我们诉说了一段段惊心动魄的历史,然而他们却在我们不经意间悄然隐去,未在史书中留下传奇的结局。

他们究竟去了哪里?到底哪里留下了他们的踪迹?

美之原罪

春秋末期,在绍兴有一位美女,名为西施。

每天天刚亮,她便早早起床,到河边浣纱,有沉鱼落雁之姿。村民们出门时,也经常看到河边的西施,也会打声招呼,西施也会轻轻回应。

只不过,西施从出生起身体都不太好,尤其是心疾,每当病发的时候,她只能使劲按压心脏的位置,想缓解疼痛。

因为频繁进行这个动作,被后世称为“西子捧心”。

不巧的是,在村东头儿还住着一名“东施”,她自视甚高,总想要跟西施比一比。于是,她穿上了白衣,又经常做捧心之状,结果她的动作极为怪异,路过的人都忍不住一阵嘲笑。

这下,东施可闹了大笑话,赶紧跑回家中,久久不敢出门。

而就在东施躲在家中,嫉妒西施的时候,西施家的门口来了一位贵人,他便是范蠡。

当看到开门的西施时,范蠡也不禁恍惚了一下,转而说明自己来这里的用意。

原来范蠡是奉越王勾践的命令来的,想要西施到吴国,做他们的“卧底”。他们听说西施之名,如今真正瞧见,可见他们所言非虚。

而西施刚开始并不同意,但范蠡却用国仇家恨为借口,实际上是道德绑架,西施也不得不同意下来。

范蠡立马将西施带回了府,认真教导她吴国王室的规矩,以保她不会犯错。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西施就从农家之女变为了贵族之女,行为举止堪比公主。再加上她的美貌相称,西施更是多了一份华贵。

因为这样,吴王第一眼就被沉鱼落雁的西施所吸引,并将其纳入后宫。而西施楚楚动人的模样,让吴王整日留在后宫之中,从而荒废了朝政。

而越王勾践得知这个消息后大喜,立马整顿兵马,隔天便率兵冲进了吴国皇宫,将吴王以及之前欺负他的大臣尽数斩杀。

至于在这件事中作出巨大贡献的西施,有的人说是被范蠡带走了,也有的人说因为西施是导致吴国灭亡的诱因,所以越王没打算将其留下,便让其投江了。

从始至终,若是范蠡没去找西施,可能西施能够安稳地过一辈子吧,只可惜她的美就是她的原罪……

要说西施是以美出众的话,那下面这个人就是因为能力太出众了……

仙山之旅

战国时期,有一方士,精通算命卜卦,能够测出众人的旦夕祸福,他就是徐福。

据说,他还是鬼谷子的关门弟子。

鬼谷子大家都听说过,能够成为他的弟子,无一不是能够搅动风雨、扭转乾坤的人。

像是孙膑、张仪等人,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是决定重要局势的存在。

而徐福可是鬼谷子的关门弟子,说不定就得鬼谷子倾囊相授,只要能学到鬼谷子十分之一的能力,也足够在世间横着走。

当然鬼谷子如此神奇的人物,他是何结局,我们也只能猜测。

而徐福出师之后,四处游览山川,哪里都留下过他的传奇。他博览群书,每到一个地方,首先打听的便是当地的历史。

久而久之,他有着丰富的知识,不管是杂学医学,还是种植航海等,皆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此时天下大乱,秦王嬴政开启统一六国之路,而徐福潘安一隅,待在一个小渔村里,仿若处于世外桃源一般。

待天下平定,秦始皇开始整顿朝堂地方,徐福便趁机出世,通过自己的能力当了一名小官。

后来在得知秦始皇寻求永生之法的时候,徐福连忙上书,表示海外有仙山,他愿意前去求药。实则是他也想看看,话本中的神仙到底长什么样。

秦始皇欣然答应,下令准备了一艘庞大的船只,而徐福便带着几千人跨海而去。

可惜的是几个月后,徐福一无所获,别说找到神仙了,他们连仙山的影子都没有见到。但这依旧没有打消徐福寻找神仙的心。

于是,他多次上书,希望秦始皇能给予他物资与装备。他还表示,这次一定能找到仙山,不然以死谢罪。

最后,秦始皇也禁不住仙丹的诱惑,又花费巨资购买了粮食、衣物、武器等,还派遣了百名护卫进行保护,实则是想要他们监视徐福。

他们浩浩荡荡地出发了,秦始皇望着已经消失的船只,心中充满了期望。只可惜,直到他死,秦二世继位,徐福也没有回来。

一般主流的说法,是徐福在海山遇见了风暴,最后葬身深海。也有的人称徐福到了日本,在那里定了居。至于事实是不是这样,没有具体的证据。

若说徐福是在寻找仙山的途中消失的,那么下面这一位很有可能已经“成仙”了。

道家之祖

春秋战国混乱时期,最容易出现的便是能人异士,他们以其独特的能力独行于世。

有的人对权力不屑一顾,始终隐居于世;而有的人将世俗当作一种修行,想要修身修心,老子便是这样的人。

老子生性聪慧无比,从记事起便捧书研读,每见一个人,都要提一句“为什么”。因为老子提的问题过于深奥,以至于家中的人都绕着他走,生怕被他缠住。

家中之人看老子好学,便为其请来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老子整日与其谈论学术,家里的人才松了一口气。

二人在课堂上谈论天下大势、为人之道,老子的回答令老师大惊,不禁称自己一声“愚师”。

又过了一段时间,老师自知没有什么东西可教授,便告诉老子可以去游历一番,或许能从游历的过程中得到自己的答案。

于是,老子来到周朝,进入了太学学习。而那些缠绕在老子身边无法解答的难题,也在一本本典籍的学习中游刃而解。

在长时间的阅读中,老子形成了一套独有的礼乐、道德之法,身心像是得到了洗涤。因为其独特的气质,见到他的人都感觉自己是在跟神仙交流。

而孔子便曾有幸与之学习,拜其为师,因此孔子的思想其实一部分与老子的道家思想有关,比如无为而治等。

然而,越通透的人越能明白当今的局势,周王室衰微,已经难成大气。

这个时候,老子明白自己该离开了,于是在函谷关留下闻名遐迩的《道德经》,便一路西去,消失了踪迹。

有的人认为,老子得道成仙了,也有的人认为其寿终正寝。

不管怎么样,他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但下面这个人,却给后人留下了诸多谜团……

踪迹全无

时间从春秋战国时期,来到了明朝,我们要说的这个人便是朱允炆。

他的一生充满着戏剧性,要不是太子朱标早早去世,朱允炆根本不可能当上皇帝。

只可惜朱标在一次出门探查的过程中,感染了疾病,最后不治身亡。朱元璋悲痛至极,却只能打起精神,思考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因为朱标死后,朱棣、朱樉等藩王肯定对皇位虎视眈眈,而他们都不是皇位的最佳人选。

因此,朱元璋将朱允炆推到人前,宣布他是下一任皇帝。

为了让朱允炆坐稳皇位,朱元璋细心谋划,为其留下了几位辅政大臣。谁曾想正是这几位辅政大臣,让朱允炆在位时间间接缩短。

朱允炆一登基,这些大臣就迫不及待地上奏,认为诸位藩王大权在握,对其有极大的威胁,所以建议削藩。

而朱允炆早就没了主意,便同意了这件事。因为朱棣的权力过大,所以朱允炆绕开了他,选择先削弱其他而几个藩王,将朱棣留在了最后。

而这也给了朱棣造反的时间,朱棣表面上装疯卖傻,实际上在姚广孝的帮助下,招兵买马,训练军队。

当朱允炆将目光放到朱棣的身上时,朱棣决定不等了,借来朵颜三卫之后,直奔南京城。他们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便来到了南京城下。

在南京城破的那一刻,皇宫里燃起了熊熊大火,而朱允炆消失了踪迹。

朱棣下令对皇宫进行搜查,却一无所获。他不敢相信自己的侄儿竟死在了大火里,一天不得到他的真实消息,他这皇位坐不踏实。

只不过,直到他晚年,他也没有发现他的踪迹。

后世有的人认为朱允炆躲在寺庙里,出家了,也有的人认为他就死在了大火里。

但具体情况如何,只能期待新的研究资料出现了。

西施、徐福、老子、朱允炆,他们四个人中,有的是普通人,也有的是皇帝,阴差阳错地在历史上写下了重重一笔。

在引起读者注意力之后,他们却悄然离去,就连历史书都没能记载他们的结局,他们究竟有多传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历史   踪迹   西施   鬼谷子   老子   吴王   吴国   皇位   勾践   大臣   神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