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里的中医药——吃饭有讲究:养好脾胃,健康成长

《道德与法治(一上)》告诉同学们“吃饭有讲究”,《体育与健康(三年级)》学习了如何“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中医学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称作“饮食失宜”,这会给身体带来诸多伤害。民以食为天,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食物的营养助力。为什么“吃”这么重要?原来,我们的肚子里藏着一个神奇的“工厂”——它就是中医说的“脾胃”,这个工厂每天忙着把吃进去的食物变成身体需要的能量,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动力。

可是,如果吃东西不注意,挑食、偏食或暴饮暴食,脾胃工厂就会“罢工”,引来许多小麻烦。中医学把这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称作“饮食失宜”,包括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三个方面。今天就来聊聊,吃饭有什么讲究,怎么吃才能让脾胃开心工作,远离“病从口入”的麻烦!

吃“饱”饭,有节制

“没有我爱吃的,我不吃。”

“太好吃了,我吃了三碗。”

很多孩子都会出现挑食、厌食或暴饮暴食的情况,在中医学理论看来,这就叫作“饮食不节”,指的是饮食没有节制、没有规律。

1.吃得过少

如果长期挑食、厌食、吃得太少,脾胃“工厂”原料不够,首先会造成身体气血不足、营养缺乏,可能会变得没精神、长得瘦小,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此外,身体能量匮乏还会导致“正气不足”,致使人抗病能力下降,让“邪气”有机可乘,侵入体内而引发疾病。

2.吃得过多

《黄帝内经》中有句话叫“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若经常暴饮暴食,超出脾胃的运化能力,脾胃这个“食物加工厂”便会不堪重负,致使食物积滞于腹中,形成“食积”,引发消化不良,出现腹胀、食欲不振甚至呕吐、腹泻等症状。经常积食的话,就会损伤脾胃,还可能引起超重、肥胖。

所以,我们吃饭应定时、定量,三餐按时吃,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就足够,养成有规律、有节制的饮食习惯。

吃“好”饭,讲卫生

“路边的小蘑菇真漂亮,我们尝一尝吧!”

“土豆发芽了,把芽掰掉还能吃。”

饮食卫生保障着孩子的健康成长,上面这些情况在中医学理论中被称作“饮食不洁”,指的是吃了不卫生或腐败变质、有毒的食物,比如被污染的水源、毒蘑菇、发霉的食物、农药残留的蔬果、醉虾蟹、生鱼片等,都可能会诱发多种疾病:

1.胃肠道疾病

若吃了腐败变质的食物,比如发霉的面包、变质的猪肉,会引起胃肠道疾病,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不适。霉变的粮食,如花生和玉米,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强致癌物质,长期摄入会增加肝癌的发病率。

《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醒我们:不吃不洁、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在购买包装食品时,也应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包装有无胀包或破损,不购买无证、不卫生摊点出售的“三无”小食品(包装上没有生产商名称、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的食品)。

2.寄生虫病

若吃了被寄生虫污染的食物,则会导致各种寄生虫病。比如未煮熟的淡水鱼、虾中可能含有肝吸虫;醉虾、醉蟹中可能藏有肺吸虫;未煮熟的猪肉、牛肉中可能含有绦虫,绦虫可在人体肠道内发育至数米长;未煮熟的荸荠、菱角等水生植物中可能含有布氏姜片吸虫。这些寄生虫会诱发多种寄生虫病,甚至能在身体中“游走”,损害多个脏腑器官。

需要提醒的是,白酒、辣椒、醋、芥末都不能杀死寄生虫,即使是表面火炙,寄生虫也依旧能存活。预防寄生虫病需要做到:①食物熟透了再吃。②生熟分离。厨房里切生、熟食品所用的刀和砧板要分开,不能混用。③安全饮用水,不喝来自不明源头的水。④饭前务必要洗手。

3.食物中毒

如果吃了被毒物污染或有毒性的食物,就会发生食物中毒,出现腹痛、吐泻甚至危及生命。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食物有:

(1)发芽的土豆:含有龙葵素,误食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甚至昏迷。削皮、挖掉发芽的部分虽然能降低中毒风险,但不会彻底消灭毒性,建议大家吃新鲜的土豆。

(2)新鲜的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在体内会氧化生成毒性极强的二秋水仙碱,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性,会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用过量则可致人死亡。吃黄花菜讲究“吃干不吃鲜”,黄花菜经过焯水、晒干后才能食用。

(3)未煮熟的扁豆:含有皂苷,对胃肠道黏膜具有强烈刺激性,可引发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扁豆、豆角、芸豆都需要彻底煮熟后方可食用。

(4)毒蘑菇。有毒野生蘑菇中含有毒素,若误采误食,严重者会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所以,不采摘、不食用野蘑菇,遇到不认识、不了解的野果、野菜,在没有大人的指导下不可以随便乱吃。

吃“对”饭,不偏食

白菜:“人们说我是百菜之王,我最有营养。”

大米:“人是铁,饭是钢,我最重要。”

听了这些食物的“心声”,有些人若仅钟情于自己喜爱的食物,或偏爱某一种味道,这便被称作“饮食偏嗜”,易造成营养不均衡,进而引发疾病。

食物具备寒、热、温、凉之不同性质(四气)与酸、苦、甘、辛、咸之不同味道(五味)。唯有饮食结构合理,寒温恰到好处,五味和谐相融,无所偏嗜,身体方能健康成长。

如果偏爱吃辛辣燥热的食物,比如麻辣烫、火锅、烧烤、炸鸡,会使胃肠积热“上火”,出现口渴、口舌生疮、便秘、痔疮等不适症状;

如果偏爱吃生冷寒凉的食物,比如冰淇淋、冷饮,就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身体内寒湿内生,发生腹痛、腹泻等病症,久而久之易形成阳虚体质;

如果偏爱吃某类食物或不吃某类食物,比如只爱吃肉或只爱吃菜,或不吃主食,都会造成营养不均衡,引发疾病。《黄帝内经》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应该合理搭配膳食,保证食物的多样化与均衡性。

吃好饭、好好吃饭是儿童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拥有棒棒的身体,进而健康、愉快地生活和学习。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好好吃饭,定时定量不挑食,饭前洗手要牢记,生冷辛辣别贪嘴,五谷蔬果搭配齐,让脾胃这座“营养工厂”高效运转,长得高、少生病,每天都有满满的活力!

(文:蔡晓彤 陈蕊 刘泽逸)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8

标签:养生   脾胃   中医药   课本   讲究   食物   饮食   身体   寄生虫病   煮熟   寄生虫   营养   疾病   黄帝内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