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夏思凝的选择,才知道女性运动员的难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前些日子,22岁的跨栏小将夏思凝,晒出了一组自己穿旗袍在训练场的短视频。

黑色紧身旗袍、高马尾、淡妆、小蛮腰,还配着标准运动员才有的肌肉线条。

整个人看上去像是从时装秀直接冲进了赛道——画风突变得令人猝不及防。

可是,如果你只看到了她“旗袍跨栏”的出圈操作,那你可能低估了一个22岁女孩在竞技体育和现实之间不断拉扯的艰难选择。

有些人天生带光环,从一出场就自带热搜体质,夏思凝就是这种让人“记住名字”的存在。

标准的跨栏少女脸,还没成年就收割了“天才少女”“女版刘翔”“神仙颜值”的三重buff。

站上起跑线不需要多余铺垫,光是一双长腿加上标志性的高马尾,就足以让人眼前一亮。

14岁,普通人还在为数学考试焦头烂额,她已经把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的女子百米栏冠军奖牌挂在了脖子上。

15岁,不小心把脚弄骨折了,边伤边练,硬是顶着不到三成的恢复状态参赛,结果赛场一开,她抬腿就是冠军。

这种操作堪称“旅游+夺冠”双修流,堪称跨栏界的励志剧女主。

到了16岁,天赋爆发的夏思凝以13秒30打破全国少年纪录,拿下全国青运会冠军,“女刘翔”说法就此流行开来。

但凡热搜体质,背后总少不了放大镜般的注视。

一边是荣誉加身的热度,一边是从少年组跳级进成年组的艰难适应。

2021年,她登上全运会女子百米栏的跑道,可预赛结束就直接出局,连决赛都没摸着边。

从“抬腿就能赢”的自信,到“人人都是”的挫败,夏思凝第一次感受到,成年组的跑道,并不是靠脸和旧成绩就能稳坐冠军的领域。

可她没有直接“塌房”,反而在这次“技术落地”之后,夏思凝做出了一个比发自拍还重要的决定——转型。

不是去拍短剧当女主,而是彻底变身为一个“技术控”。

她去了上海,找到中国田径跨栏界最懂“怎么调腿”的男人——刘翔的教练孙海平。

从那天起,夏思凝的“改造工程”正式启动,一点点校准起跑的摆臂,一次次微调跨栏的角度。

别看她以前跨得快,其实动作上有点“糙”,用她自己的话讲,像是“划龙舟”。

而她现在要做的,是从划桨变身刺刀,每个跨越都得精准到0.01秒。

最初,连训练节奏她都跟不上。

孙教练安排她的课程她非要加注,结果累到神经疲劳,训练质量反而下滑。

后来她才明白,“科学训练”不是说说而已,精不代表偷懒,反而每一滴汗都得打到点上。

动作的修正,是一场看不见结果的耐力赛。

别人以为运动员只拼冲刺的那几秒,实际上真正决定胜负的,是镜头没拍到的那些训练日子。

一遍遍录像分析,一次次栏架前原地定格练习。

跨栏和摆拍不一样,照片可以修,但栏上犯错,秒表不会撒谎。

这场从“天赋型选手”转变为“技术细节控”的过渡,花了她整整两年。

没有惊天动地的高光时刻,更多的是无数次看似“练了白练”的磨炼过程。

2023年夏天,在全锦赛女子百米栏决赛上,夏思凝终于完成了她的“阶段性复仇”。

13秒25,冲线瞬间的她,神情冷静却眼圈微红。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夺冠的姿态,而是赛后的一张雨中照片:

她站在领奖台上,手撑透明雨伞,背后雨幕朦胧,前方金牌发亮。

这一幕,如今已经成为她社交平台的代表作之一。

作为田径界少有的高颜值代表,她的存在感不仅在起跑线,也在镜头里强烈发光。

从训练场跳到滤镜下的短视频,妆造、跳舞、古风、黑天使、“加绒摇”……

照片里她拎着镰刀配黑翅膀,脚下踩着一双长腿,网友笑称“女神成精”,妥妥地成了体育界的视觉流量代表。

平台粉丝超350万,获赞超2000万,这数据甩开一大票娱乐圈十八线小花。

只不过,围观的快乐归网友,背后的酸楚只有她知道。

当一部分人还在调侃“训练没见她,跳舞倒挺积极”,现实却摆在那儿:

这不是她主动想做的“转型”,而是被伤病一步步推着走上来的“应对”。

从2023年开始,她就像被套进了一个反复循环的程序:复出、提速、伤退、休养、再复出,像极了田径版的“无限回档”。

前脚刚站上领奖台,后脚就跌进病床,节奏感全靠伤情支配。

冬训阶段脚伤刚刚好转,她急着跟上训练进度,结果上肢练猛了,背肌又出问题。

2024年5月刚用13秒08刷新个人最好成绩,一转眼6月就掉回第三。

到了7月,嘉兴站还没出发,直接因伤退赛,临走前在现场鞠躬致歉,观众看得一阵心酸。

说她不上进是不讲理的,拼成绩、拼节奏、拼命往前冲,她样样没落下。

唯一的错,是身体不给力,一有起色就受伤,一提速就被打断。

既然跑道上受限,那镜头前的存在感总要维持一下。

毕竟,田径场不等人,平台粉丝倒是能撑一口气。

要知道,短视频不是她的终点,是她的“避震器”。

如果她一直顺风顺水,稳稳进奥运,谁愿意天天打光化妆跳“加绒摇”?

不是她“不务正业”,而是她早就明白:这个时代的运动员,得给自己备一条“备用跑道”。

有些人觉得她穿旗袍训练、拍古风写真是“离经叛道”,其实那才叫“活得明白”。

比起某些只会蹭热点的偶像,她在技术场上照样一丝不苟。

跟教练研究动作结构时,一改社交平台的“美艳营业”风格,专注到连镜头都忘了看一眼。

她没放弃跨栏,只是为日后多加了一点保险,毕竟跨栏本就不是热门项目。

没有足够的曝光,没有稳定的资源分配,成绩波动一点,就很容易被“后浪”拍在沙滩上。

更残酷的是,运动员的“黄金期”比普通职业短得多,一不留神,就被时间推下领奖台。

一旦退役,许多女性运动员就面临一地鸡毛的生活困局。

无论过去多辉煌,只要脱下战袍,回归普通生活,很多冠军和你我一样要算账、交房租、做饭、养家。

所以夏思凝选择保留“运动员身份”的同时,也把自己的人设拓展到了更多维度。

她既是拿过全国冠军的田径小将,也是能拍写真、跳舞、拍短视频的“次元混搭博主”。

而她的“美”,恰恰也是“体育人的一种实力”。

短视频是平台,田径场是战场,这两者在她手里并不冲突。

跑得快也好,拍得美也好,她都活得比很多人清醒。

如果未来伤病真的让她告别赛道,这份“兼职”可以保她不至于连退路都没有。

如果未来能重返巅峰,那“颜值选手”的质疑,也终将烟消云散。

这年头,光说成绩还不够,还得学会“靠自己造麦克风”。

那些穿旗袍的照片,那些黑翅膀的写真,并不是“堕落的信号”,而是她提前为人生下半场铺设的“安全网”。

别再轻易用“女神下凡”这种标签去揣度她的选择。

结语

重要的不是她现在选了什么路,而是她有没有在每个选择前认真思考、拼尽全力。

既然在赛道上她能冲破栏架,那在生活里,她也能冲出一条自己的跑道。

参考资料

突发!她临时宣布退出!含泪鞠躬致歉.鲁中晨报.2025-05-01 [引用日期2025-05-01]

湖南00后美少女亮相全运会女子100米栏赛场,网友:女版刘翔.手机新浪网 [引用日期2024-09-12]

13秒25,全锦赛夺冠!这个湘妹子被网友称为“最飒女神”→.三湘都市报 [引用日期2024-09-12]

美少女”圈粉300万,不只因为颜值.环球人物微信公众号 [引用日期2024-08-14]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8

标签:体育   难处   运动员   女性   跨栏   冠军   跑道   田径   成绩   马尾   栏架   成年组   赛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